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城市就业效应差异及成因
——基于河北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5-08-21 08:02李延军王海川
关键词:生产总值增加值面板

李延军,王海川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



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城市就业效应差异及成因
——基于河北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李延军,王海川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

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研究河北省11个地级市就业效应差异及成因。结果表明,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就业效应的因素主要有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等;同时也发现,区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对就业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推动的工业发展抑制了当前的就业水平;各因素对不同区域经济就业效应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河北省各城市必须结合自身情况,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调整发展结构,提高就业水平。

区域经济;就业效应;面板数据

区域经济发展与就业密切相关[1-2],调研发现,河北省各城市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与河北省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有关,同时区域的差异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原因,不同的城市在资源禀赋、产业状况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3]。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各城市的就业水平,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角度出发,利用2010-2013年河北省各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城市间就业效应差异和成因进行分析,寻找影响就业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为相关地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参考[4]。

一、河北省城市间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差异

近年来,河北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差距迅速扩大。从经济总量上看,2013年唐山、石家庄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121.21、4863.66亿元,占河北省GDP总量的21.6%和17.16%,而承德、秦皇岛和衡水却分别为1272.09、1168.75和1070.23亿元,唐山的GDP总量为衡水的5.72倍;从就业水平上看,邯郸就业增长率高达6.64%,张家口、秦皇岛和邢台在3%以上的水平,承德和保定就业增长率为负值。经济增长与就业水平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为了明确就业水平的具体差异,本文利用河北省各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就业弹性度量模型:

其中Y为T*1维变量,表示各城市的就业水平;X 为T*K维变量矩阵,表示各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K为解释变量个数,T为各城市观测时期数;为随机误差项;估计结果见表1。

表1 各城市就业弹性估计结果

可以看出,河北省各城市就业弹性有明显差异:邯郸和廊坊的就业弹性高达20%以上;但是石家庄和保定就业弹性不足10%;其他几个城市的就业弹性分布在10%20%间。

二、河北省城市间就业效应差异的成因分析

(一)基于面板数据的因子分析

根据经济理论,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国外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财政支出等因素对就业都有影响。接下来,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影响就业水平的重要因素,分析城市间就业差异的成因。基础数据来自2011 2014各年度《河北经济年鉴》以及WIND宏观经济数据库。

1.因子分析过程

利用 SPSS16.0,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特征根,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解,并且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从旋转后的因子解得出3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分别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45.244%、27.193%、18.135%,即总的方差贡献率为90.573%。因此大部分原有变量信息可以通过本文提取的因子来解释,因子分析的结果比较可靠。由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得出,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投资总额与财政支出在因子1上载荷较大;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工业增加值比重在因子2上载荷较大;进出口和国外直接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因子3上载荷较大。这三个因子可以分别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对外开放程度进行描述。

2.因子得分计算

为了提高因子分析的可靠性,本文将面板数据运用到因子分析中。具体处理方法参考董锋(2009)[5]:在计算第i个城市的综合得分时,采用:

其中,mt为第t年数据做因子分析时,第m因子贡献率,Fmit为第i个城市第m个公共因子得分。

公共因子总得分:

综合总得分:

其中,t为第i个城市第i年因子分析时的方差贡献率。

利用上述方法,对2010-2013年河北11个城市进行4次因子分析,根据前面给出的式 (2)和式 (3)计算河北省各城市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河北省各城市公共因子总得分及综合总得分

从表2可以看出,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最靠前的两个城市分别是石家庄和唐山,这两个城市综合得分远远高于其他城市的得分;其次是保定、邯郸和秦皇岛,它们的综合得分都是大于零的;承德和衡水的综合得分最低,这也说明河北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经济发展最快的是唐山和石家庄;产业结构最合理的是秦皇岛、张家口和石家庄;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是秦皇岛和廊坊。根据“奥肯定律”,经济增长与失业呈现相反的状态,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失业率越低;产业结构优化意味着河北省由目前的第二产业占优逐渐向第三产业占优转变,而第三产业发展创造就业的能力要远远高于其它产业[6];对外开放程度扩大,一方面出口的增加会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有利于引进外资,这都将提高城市的就业水平。

(二)聚类分析

根据前面的数据对河北省11个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谱系图(图1),本文将11个城市经济发展相近的城市化为同一类,总共分为四类。其中石家庄和唐山为第Ⅰ类,这两个城市工业较发达,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张家口和承德为第Ⅱ类,这两个城市的旅游较突出,地处河北北部;秦皇岛为第Ⅳ类,其旅游较突出,地处河北东部;其余六个城市,如保定、沧州、廊坊等为第Ⅲ类,其工业、商贸突出,地处河北西南部。图2为区域经济分类图。

图1 聚类谱系图

图2 城市聚类分组结果

(三)各类型区域经济就业差异的回归分析

利用各城市2000 2013年相关数据,考察各种因素对四类区域经济就业产生的影响,建立的就业面板数据模型为:

其中,L为就业规模,i为城市类型(i=Ⅰ,Ⅱ,Ⅲ,Ⅳ),t为年份,Bit包含和t两项,表示该模型或是固定效应模型或是随机效应模型。X1t、X2t、X3t、X4t、X5t、X6t分别为第t年第三产业总产值、国外投资、全社会投资、进出口、财政支出、工业总产值各指标在 GDP中所占的比重,X7表示地区生产总值。

对河北11个城市整体进行回归,根据 Redundant Fixed Effects检验,拒绝混合回归模型的假设,根据Hauseman检验,接受随机模型假设,因此本文建立随机影响模型,估计结果如表3。

表3 就业的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从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3看出,可决系数较高,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从系数的显著性来看,四个区域经济中,第Ⅰ类型城市显著影响就业的因素是进出口、财政支出、地区生产总值;第Ⅱ类型城市显著影响就业的因素是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第Ⅲ类型城市显著影响就业的因素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第Ⅳ类型城市只有进出口和工业增加值两因素没有对就业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总的看来,地区生产总值对各区域经济的就业都起到了带动作用;工业增加值的提高降低了就业水平,这可能是因为现阶段工业领域的经济增长过多的依靠对劳动力具有排斥作用的技术进步所致。

三、结论

河北省各城市间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存在着较大差异,影响各城市就业效应的因素主要有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全社会投资、财政支出、进出口总额和国外直接投资;但是不同类型区域经济的就业效应受到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进出口、财政支出、国内生产总值能够显著影响第Ⅰ类型区域经济(石家庄、唐山)的就业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能够显著影响第Ⅱ类型区域经济(张家口、承德)的就业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能够显著影响第Ⅲ类型区域经济(保定、邯郸、沧州等)的就业水平;进出口和工业增加值没有对第Ⅳ类型区域经济(秦皇岛)的就业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他五个因素能够很好的促进就业水平。因此本文认为不同类型的城市在提升就业水平时,应该因地制宜,适当调整投入结构,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来重点发展[7],从而更快的提高城市的就业水平。

[1]陈桢.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4-30.

[2]张车伟.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 [J].中国工业经济,2009(1):18-28.

[3]吴振球,程婷,王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扩大就业:基于我国199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2):70-77.

[4]Christopher A Pissarides.The impact of TFP growth on steady-state unemployment[J].Internatinal Economic Review,2007,48(5):607-640.

[5]董锋,谭清美,周德群.多指标面板数据下的企业R&D能力因子分析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3):50-56.

[6]魏燕,龚新蜀.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就业差异:基于我国四大经济区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产业经济研究,2012(4):19-27.

[7]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经济研究,2004(9):18-25,47.

Urban Employment Effects Differences and their Cau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Panel Data of Hebei Province

LI Yan-jun WANG Hai-ch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fference of employment effects and their causes of the 11 cities in Hebei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in the employment effects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and the employment effects are influenced by GDP,industrial added value,the added valu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the gross import and export and soon.This paper also found that the GDP of regional economy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employment level,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moted by technical progress restrains the employment level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is quite different.Therefore,the cities of Hebei Province must combine its own situation and adjust the development of structure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mployment.

regional economy;employment effects;panel data

F241.4

A

1674-7356(2015)-04-0051-04

10.14081/j.cnki.cn13-1396/g4.2015.04.010

2015-05-30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JRS-2014-1017);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5457621D);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3456243)

李延军(1978-),男,汉族,陕西延川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

网络出版时间:2015-11-11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96.G4.20151111.0942.006.html

猜你喜欢
生产总值增加值面板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2020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2019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石材家具台面板划分方法
什么将取代国内生产总值?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Photoshop CC图库面板的正确打开方法
本地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