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后英国对外英语教学发展的研究及启示

2015-08-21 08:02骆微微
关键词:汉语英国英语教学

骆微微,李 冬

(1.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2.河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401)



二战前后英国对外英语教学发展的研究及启示

骆微微1,2,李冬1

(1.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2.河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401)

英国对外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二战前后,由于战争和移民等原因,特别是文化委员会成立之后,英国政府对于对外英语教学愈发重视。对外英语教学以此为契机,在英国快速发展起来。以英国对外英语教学经验为参考,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过程中,也应抓住现有契机,加速发展。

对外英语教学;移民;英国

对外英语教学(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或称对他语者的英语教学。在《朗文英语教学实践》一书认为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和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越来越难以维持。其原因如下,首先,无论在英语国家或者非英语国家,很多社区已经成为多语的社区,而英语是交流的语言。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确定英语是外语还是第二语言。第二,很多EFL的学习者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英语。在国际交流中使用英语,尤其在互联网上使用英语,意味着网络已经成为全球目的语社区的一部分。所以,有必要模糊EFL和ESL之间的区分。而无论在什么场合教英语,都可以称为TESOL[1]。此外,华中师范大学的辛凌教授把以英语为外语和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统称为对外英语教学。本文旨在研究在英国国内,特别是对于移民的英语教学发展的社会背景,所以也称之为对外英语教学[2]。

对外英语教学在英国的起源可追溯到16世纪80年代,1586年英国学者贝洛特(Bellot,Jacques)出版《日常对话》(Familiar Dialogue),目的是为逃往英国的法国胡格诺教难民学习日常英语对话提供教材[3]。但是从那时起一直到19世纪末,在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对外英语教学并没有形成一种理论体系。到了二战前后,由于战争和移民等原因,英国政府对于对外英语教学愈发重视。这多重背景的影响下,英国对外英语教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成为英国对外英语教学史上重要的发展期。

一、推动英国对外英语教学发展的因素

(一)移民与法案

二战前后,也就是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为躲避法西斯统治的大批难民逃往英国,从而加大了对英语的需求。从1933年开始来自纳粹德国的犹太难民不断涌入英国,在1935年《纽伦堡法案》颁布之后,难民人数快速增长。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部分难民涌入英国。1938年纳粹德国与奥地利合并后,能够从奥地利逃亡出来并且可以被英国接受的难民都移居英国。此外,有两批人获得政府特殊批准进入英国,他们都是离开父母家庭的儿童。其中一批是1936年来自西班牙的儿童,另一批是1938年至1939年间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的享受“儿童转移计划”的儿童。这些儿童大部分被安排在英国的寄宿家庭,直接进入全英语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4]。战争爆发后,来自欧洲被占领国家的难民大量增加。有人估算英国在战争期间至少接收了114 000名难民[5]。这些难民在到达英国后,为了尽快开始正常生活,对于英语培训的需要亟不可待。英国政府在二战前后为犹太移民和非犹太移民建立了晚间成人教育机构(AEIs: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s)来负责移民的语言以及其它教育项目[6]。

二战后,来自波兰的语言学习者多半是不想也无法回到苏联统治下的祖国,他们希望能留在英国或是移民到别的英语的国家[7]。《1947年波兰人重新定居法》于1947年3月通过,该法案是英国议会通过的第一部集体移民入境法案。该法案主要针对英国境内超过20万无家可归的抵御纳粹德国和苏联的波兰士兵。在该法案的影响下,以推进同化政策为目的的,针对波兰移民的英语教学项目随之开展起来[8]。

次年,即1948年6月,英国政府颁布了《1948年英国国籍法》,该项法案是英国在二战后颁布的重要法案之一,对战后英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法案对法律和传统习俗都进行了重大变革,明确规定无论英国及其殖民地公民还是独立后的英联邦国家公民,都能以英国国民的身份自由移民进入英国。它既为战后大量有色人种移民的涌入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还加强了大英帝国和英联邦的凝聚力。显然,国际移民在促进英国社会转型中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该法令将英国公民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独立的英联邦国家公民,二是联合王国及其殖民地公民。法案指出,不以种族进行区分入境权与定居权,因此引发了大量移民涌入英联邦。大量移民开始进入英国的时间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达到高潮。

(二)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二战前期,虽然对外英语教学和对本族语人的英语教学尚未明确划分,但随着对外英语教学先驱帕尔默(Palmer,H.E.)新的外语教学理论专著的相继问世,《新概念英语》的作者亚历山大把1917年看作是英语教学史上划时代的一年,主要是因为帕默的的语言观和方法论与前人大不相同[9]。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帕尔默、霍恩比(Hornby,A.S.)等语言学家开始从事外语教学方法的系统原则研究,他们认为直接法(DirectMethod)缺少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教学内容更是无章可循。因此,教学法专家们努力寻求语言教学的选择、顺序、陈述的系统原则。这便成为了从理论上颠覆直接法的开端[10]。他们主要研究了选定和编写教材的原则和过程,其内容包括:词汇选定原则和语法内容选定原则。首先,在词汇选定原则方面,以帕尔默为代表的一些英国语言学家一致认为词汇是外语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词汇也是流利阅读的关键因素,词汇选定原则由此确定和发展起来。据统计,日常生活和常见文章中大概包含2 000个核心词汇,学习者一旦掌握了这些核心词汇,就可以有效的进行日常交流和阅读。帕尔默和威斯特(West,M.)编写了英语词汇导读材料。按照出现频次最多的2000个核心词,福塞特(Faucett,L)等人于1936年提交了词汇选择中期报告,确定了词汇选择的标准,1953年,此报告经威斯特修订,形成《英语常见词汇表》(A General Service List of English Words),此书一经出版便成为各类英语教学材料的选词的参考标准。词汇内容的选择具有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外语教学大纲编写原则的首次成功尝试。其次,在语法选定原则方面,经过帕尔默、霍恩比以及其他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对于英语语言的分析,总结出一套语法句型常用标准对照表。随后,为那些以英语为外语的学生编写了一系列的英语语法学习材料,如霍恩比1953年编写出版的《现代英语高阶词典》(Th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帕尔默的《语音学英语口语语法》(A Grammar of Spoken English on a Strictly Phonetic Basis,1939);霍恩比的《英语句型与用法》(Guide to Patterns and Usage in English,1945)。以上的词汇选定原则和语法的选定原则成为口语法理论基础,口语法和情境法是英国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主要的对外英语教学方法[11]。

另外,英国教师埃克斯雷(Eckersley,C.E.)在20世纪30年代末编写了《精粹英语》(Essential English for Foreign Students),向常住或暂访英国的外国人教授英语,他们需要英语来实现各种实用目的。20世纪30年代严峻的政治局势使来自中欧国家的避难者人数不断增加。难民大多受过良好教育。他们需要学习在英国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口语。《精粹英语》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成为对外英语课程的主流教材。

在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英国哲学家、语言学家奥格登(Ogden C K)经过统计分析后,精心挑选了850个最常用的单词,其中包括10多个用途广泛的动词,将其编入《BASIC英语教程》,并于1930年发行。这些单词在一般性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达78%以上,在口语中则高达85%以上,奥格登相信这些单词可以解决英语的简单交流。“BASIC英语”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英语。“BASIC英语”被习惯性的译为“基础英语”。其实,奥格登所说的“BASIC”一词是“英国(British)、美国(American)、科学(Scientific)、国际(International)、商业(Commercial)”这五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也就是英美国际商业英语。

在对外英语教学的组织形式上,1934年文化委员会的建立使对外英语教学走上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对外英语教材和专著日渐丰富,但由于战争原因,英国文化委员会1946年才推出了专业性期刊《英语教学》(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这标志着英国对外英语教学专业性组织又迈进了一步[12]。

(三)政府的关注

“BASIC英语”一经问世,便得到了政界的关注。内维尔·张伯伦(1937年至1940年任英国首相)任命了专门委员会调查简化英语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以“BASIC英语”的850个基础词汇系统为基础,将英语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语言。然而战争的爆发使得这一计划夭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BASIC英语”受到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认可和积极支持,丘吉尔设立了“BASIC英语”内阁委员会。1940年12月6号,该委员会在一次报告中明确表明支持将“BASIC英语”发展成为一种国际语言以及行政语言[13]。1943年,丘吉尔接受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时公开表明其对“BASIC英语”的支持,接着1944年3月在众议院做了同样支持“BASIC英语”的报告。他将自己的言论以及大西洋公约翻译成了“BASIC英语”。“BASIC英语”得到丘吉尔和英国政府的支持,一度还有被选为国际语的趋势。这一方案也得到了美国哈佛大学语言教学法教授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不少热情的支持者,包括文学家、语言学家、大学教授,他们仅就使用这850个单词,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他们希望全世界明白,使用“BASIC英语”完全可以写出很漂亮的文章,表达很深刻的思想。国际上对“BASIC英语”的热衷贯穿了20世纪30年代,讲授、发展“BASIC英语”的机构遍布全球。该体系再版了很多的作品,“BASIC英语”版本的《新约圣经》曾一天售出过一千本。

(四)英国文化委员会的积极推广

成立于1934年的英国文化委员会,负责英国国内的对外英语教学和海外英语教学的推广。文化委员会保持包括语言学习在内的所有文化相关事务上的独立性,对战时外国居民所开展的教育项目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英语课程还是传播英国文化、生活方式及政治传统的重要途径。其次,新的语言学习者在英国是临时居民,且根据外交部官方政策,他们必须将语言、文化和传统,以及英国的正面形象一并带回祖国。因此,文化委员会鼓励很多国内组织致力于维护并发展学生的母语和文化传统,并在战后的新生活中支持他们达成更高的教育追求。最后,文化委员会的独立性意味着可以在英语语言教学的教材及教学法的使用上保持独立,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倡导奥格登的“BASIC英语”框架,而委员会可以免受这种强大压力所带来的困扰。

1939年二战爆发时,英国文化委员会成为负责对外英语培训的专门机构,英语作为外语已经向专业性组织迈出了第一步。1940年,经其颇具影响力的第三任主席洛德·罗伊(Lord Lloyd)的努力,该委员会被纳入皇家宪章。尤其是二战期间,该委员会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并在1945年后对行业方向性的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BC在1940年8月29日的一项调查中显示,英国文化委员会还在不遗余力的将英语语言教学项目在战时大范围的推广:“目前我们最希望解决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如何向他国军队教授英语。在波兰的军队中,我们已经大范围实施教学,并成功为军队提供了波兰语版的英语语法。另外捷克军队也在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两个军队都在向英国文化委员会所派出的老师学习英文。与此同时,我们也向军营或一些其它的交流场所发放了大量的英文与其母语对照版本的图书。”

战后,英国文化委员会经过一段艰难时期后,1957年,二战期间曾任BBC电台医生,后成为英国政府官员的查尔斯希尔(Hill,Charles)审阅过文化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后,在政府白皮书中表达了对文化委员会未来的信心。政府文化委员会开始增加拨款,愈发重视来自英联邦成员国以及其它国家的留学生,对对外英语教学更是大力支持。自此,英国文化委员会得到了政府持续而稳定的支持,得以在国内外开展更为丰富的对外英语教学项目[14]。

(五)战时联邦军队的需要

在战争前期,军中并没有对外英语教学项目,而是委派特定单位行使此职责。中央咨询委员会(Central Advice Committee)的第一份报告(1940年 10月至1941年4月)指出军队利用与其关系密切的民间机构以及志愿者进行英语教学,但他们尚未具有向英语为非母语的军队教授英语的传统[15]。但这样的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由于英国军队日渐意识到,它必须与来自地中海最东边的英联邦军队进行沟通,同时,它必须为盟军服务人员建立更加系统的语言培训。随后,英国文化委员会开始负责军队的英语教学项目。自此,军队的英语教学活动便有了统一和系统的管理,对于在英国的其他国家的盟军,委员会在各个军队中建立语言培训中心,委派英语教师到各中心为士兵教授英语。

在对外国军队的英语培训方面,军队的高层和英国文化委员会也发生过冲突。文化委员会认为应在战时开展更大型的教育项目,当然包括对外国军队的英语教学。而英国陆军部(War Office)则认为只教授盟军最少量的英语,确保盟军具备一点点生活英语能力即可。经过会议的讨论,双方最终达成共识:英国文化委员会在盟军中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会获得更大的自由权利。

二、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一)政府主导,建立多种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图1 2007-2014年来华留学人数及其来自国家与年份关系(数据来自教育部官方网站)

二战后,移民进入英国后,具有极大的英语学习需求。为此,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社区语言培训机构,为移民提供免费的英语教学服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因贸易、教育、文化、学术交流等多方面需求来到中国的他语者数量与日俱增,特别是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及其来自国家数逐年增加,如图1所示。随着人数的提高,该群体对于中文的学习需求也异常迫切。教育部于2010年出台《留学中国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2014年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7万外国留学人员进入我国775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比2013年增长5.77%。其中来华亚洲留学生人数达到近22.5万人。然而,依靠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仅占总人数的9.8%,自费生占来华生总数的90.2%。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可由政府投资建立非盈利的汉语培训机构,或由政府引导、鼓励建立以高校学生为主的汉语教学志愿服务机构等,为广大来华人员进行汉语教学,以加速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二)深入教学理论研究,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实用性

从上文提及的有关二战期间英国在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上的相关研究中不难发现,英国在对外英语教学中一直注重教学理论研究与坚持实用性原则相结合,因为不论从难民还是盟军都需要快速获得日常口语的技能。相比之下,当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总量很大,然而还有待深入,同时,由于实用性不强,无法将学习成果很好的与实践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发有针对性的、有较强实用性的汉语教学方式,建立日常口语汉语、商务汉语等强实用性学科,更有目的的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三)因地制宜推进教材开发的本土化

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的建设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盛于八、九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的建设工作已初具规模,但存在的诸如教材的教学对象以英美等国为主、编撰语言大多以英语为中心等问题依旧不能忽视。随着近年来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世界各国都兴起了“汉语热”,据统计“截止目前,全世界132个国家已建立478所孔子学院和884个中小学孔子课堂。”[16]但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开发却没有跟上这样的脚步,教材中的大多数内容按照中国的社会认知、文化习惯进行编排,并不完全适合学校所在国家的国情,也不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给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与困扰。因此,我们在开发对外汉语教学教材时,要吸收借鉴二战期间英国教材开发的相关经验,兼顾“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促进世界各国的汉语教学更具成效,汉语学习者能清晰、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之精髓。

(四)以语言为载体,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战期间,英国文化委员会的一项重要政策即将语言、文化和传统一并传授给战时外国居民。古老的中国文化本身就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加之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快速发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迅猛增长,汉语也成为发展最为迅速和稳健的语种之一。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下,我们要意识到,汉语教学不单是作为单纯的语言教学而存在,并且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要深刻的意识到,“汉语国际推广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走出国门教汉语,而是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国的影响,确立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从而推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17]2011年,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同样明确提出,要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也认为传统的语言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其学习需求,他们不仅渴望学习基本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更渴望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但是,目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却普遍存在着“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尚未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无疑是汉语推广过程中的一大遗憾与障碍。所以,我们有必要建立起一套以中国文化为核心,将语言和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的汉语教学模式。

(五)适应全球一体化的形势、满足外籍人员对汉语学习的需求

二战期间,英国军队发现必须为盟军服务人员提供英语学习条件,这一需求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英国对外英语教学在教材、教学方法等多领域的发展,随后英国文化委员会开始了相关英语教学项目,推动了英国对外英语教学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对于对外语言教学需要面对契机,适时而动,便可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如今,在中国也出现了境内外籍人员对汉语学习的强烈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接受普查登记的外籍人员为59.4万人,所占比例最高的三个国家为韩国、美国、日本。其中半数为来华留学与攻读学位的留学生。在华居住的外籍人员,其中绝大多数人希望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语言,并具有很强的接触汉语社团的意愿。其目的在于将学习到的汉语知识尽快应用于贸易往来、文化传播、学术交流、基本生活等方面。综上分析,我国政府若能及时通过政策鼓励引导,建立健全对外汉语教学体制,完善对外汉语教学的办学形式,必将极大推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发展。

三、结语

通过对二战前后英国对外英语教学的发展因素的研究,可以看出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与社会背景具有高度相关性。特别是社会需求、政治、经济、军事格局等客观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外英语教学体系的地位,指明了对外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而逐步形成了与当时社会背景相适应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同时,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对具体的教学手段与模式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研究或参考借鉴时,决不能脱离时代与环境,将其一成不变地照抄照搬,特别是对于具体的政策制定、教学实践,必须结合当时条件将其本土化。时至今日,无论对于英国的对外英语教学,还是对于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其发展仍然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现状密切相关。随着科技进步,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社会因素的多方面影响,必将共同推进着对外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向前发展。注释:

[1]杰里米 哈默.朗文英语教育实践 [M].王蔷,陈芳,柳伟,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9-10.

[2]辛凌.现代英语教学的历史发展 [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2):116-121.

[3][12][14]Howatt A P R.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14,217,218.

[4]Bentwich N.They Found Refugee[M].London:Gresset Press,1956:68.

[5]Proudfoot M J.EuropeanRefugees1939-52[M].London:Faber& Faber,1957:72.

[6][8]Khanna A L,Verma M K,Agnihotri R K,et al.Adult ESOL Learners in Britain:A Cross-cultural Study[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98:30.

[7]Anders.An Army in Exile[M].Nashville,Tenn:Battery Press,1981:294.

[9]熊寅谷.英国和美国的对外英语教学 [J].现代外语,1998,(2):27-31.

[10]袁春艳,当代国际外语教学法发展研究 [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9.

[11]Richards J C.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31-34.

[13]Gordon W T.A Bio-Bibliographic Study[M].London:Scarecrow Press,1990:50.

[15]Hawkins TH,Brimble L J F.Adult Education:The Record of the British Army[M].London:Macmillan,1947:101.

[16]教育部.我国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辉煌“十二五”)[N]. 2015-10-13(12).

[17]王国安,要英.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国文化 [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3.

Study and Enlighte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SOL in Britain around World War II

LUO Wei-wei1,2,LI Dong1
(1.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theory and practice in Britai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background then.Around World War II,owing to the war and immigrants,and especially the foundation of British Council,British government began to attach increasing importance to TESOL.Thus,the development of TESOL was enhanced in Britain.The TESOL in Britain provided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to the progress of TCFL(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which will be accelerated with current opportunities.

TESOL;immigrants;Britain

G519

A

1674-7356(2015)-04-0033-06

10.14081/j.cnki.cn13-1396/g4.2015.04.007

2015-06-30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5020503)

骆微微(1980-),女,汉族,天津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网络出版时间:2015-12-11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96.G4.20151211.0927.004.html

猜你喜欢
汉语英国英语教学
学汉语
英国的环保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