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在江苏的落地要求

2015-08-25 11:37
群众 2015年7期
关键词:一带一路建设

编者按:处在“一带一路”战略交汇点的江苏,如何抢抓机遇,让国家战略更好地在江苏落地,重在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调动各地积极性,狠抓落实到位。为此,本刊约请南通、盐城、连云港、苏州市及黄桥工业园区的领导,谈谈他们积极参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路和举措,供读者参阅。

江海联动 陆海统筹

丁大卫

南通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区位好、机遇多、潜力大。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全市围绕国家战略规划明确的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定位,实施省级重大项目69个,国家级开发园区6个,跨国跨江合作园区14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念好江海经,唱好开放歌,打好生态牌,深入推进沿海开发、江海联动、陆海统筹。

——深入推进沿海港产城融合发展。以港口为龙头、产业为核心、城镇为依托,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提升港口优势,围绕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整合优化沿江沿海289座港口码头资源,着力提高洋口、吕四、海门等海港经济效益,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江海组合强港;提升产业质态,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做强做优六大主导产业、八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高地、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提升城镇功能,抓住沪通长江大桥建设机遇,加快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一主三副多点”的城镇结构,构建五级城乡空间体系,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城市的承载、传导、辐射作用。

——深入推进以通州湾为重点的江海联动。国务院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提出“推进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国家发改委同意、省政府批准设立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要求把示范区建成长江经济带北翼桥头堡、江海联动现代物流集聚区、江海产业联动发展先导区、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我们将加快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建设,近中期重点搞好战略规划、专项规划修编,加快产业集聚,推进港区开发,尽快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深化市域内江海联动,引导产业、人才、科技等资源由沿江向通州湾等沿海前沿转移,推动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中拓展江海联动,向南深度接轨上海、全面融入苏南,接受上海、苏南辐射带动,巩固扩大跨江园区合作成果;向西扩大与长江流域重点城市的融合发展,沿丝绸之路进入中亚、欧洲经济圈;向东沿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与东亚东盟合作交流;向北与连云港、盐城等地强化双向互动,打造长江口北翼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富集区和传导区。

——深入推进陆海统筹改革和对外开放。坚持以改革促开发,在陆海统筹改革上先行先试,抓好100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构建统筹配置陆海资源、促进转型升级、江海联动跨江融合、城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六大体制机制,着力完善以“5张清单、5个平台、5项重点改革、5大监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制度框架,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本、人才等参与开发建设;用好南通“新侨之乡”品牌,引导船舶海工、建筑、家纺等江海特色产业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布局发展,形成链条式转移、集群化发展、园区化经营的“走出去”新格局。

——深入推进绿色生态开发。围绕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更加注重亲近自然的绿色低碳、紧凑节约开发,强化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统筹利用陆江海环境容量,依法铁腕治污,下更大决心推动企业入园和园区生态改造、实施工程性减排和达标尾水排海,落实最严格的水、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制度,促进开发与保护由“两难”向“双赢”转变。□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委书记)

积极作为 加快崛起

朱克江

盐城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点、江苏沿海中心枢纽,地域辽阔、区位独特,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而为,大力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实现沿海中部崛起。

加快港口集群发展,构筑沿海开放新通道。以港口建设为龙头,加快形成贯通南北、东出西连、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港口综合能级,开工建设大丰港区15万吨级通用码头和邮轮码头,加快滨海港区30万吨级航道工程前期工作,盐城港年内跻身全国亿吨大港行列。放大港口带动效应,大力实施项目载体突破年活动,推动沿海5个经济区提档升级。启动建设临海高等级公路“黄金海岸经济带”。实施港口联动发展,主动配合连云港打造抱团出海“组合港”。寻求与上海港战略合作,深化与宁波港在金融、货运、航线方面的合作,着力构建以沿海港口群为支撑的开放大通道。

用好资源空间禀赋,创塑沿海开放新优势。发挥海域面积广、海岸线长、滩涂资源多、成片建设用地大的优势,在全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牵引和支撑效用。用好盐田资源,主动迎接未来淮河流域经济带开发,积极打造以盐田资源开发为主体、以滨海港深水大港为龙头、以月亮湾港城建设为支撑的沿海开发新载体,加快建设中电投储配煤、中海油LNG等重大项目,着力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努力建成淮河流域枢纽门户城市。开发滩涂资源,加快建设国家百万亩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着力打造种植业、水产养殖、绿色能源、生态旅游四大板块,力争形成1-2个超千亿元的特色产业园区和2-3个超百亿元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保护生态资源,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抓手,再造两个万亩森林,创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

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建设沿海开放新高地。推动能源转结构,大力发展千万千瓦风电、千兆瓦级光伏为支撑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加快建设100万千瓦陆上风电、200万千瓦海上风电、155兆瓦光伏电站,今年清洁能源占比达20%。加快产业转形态,瞄准“高轻新绿”方向,大力推广“风电车”、“风电水”、“风光渔”等“新能源+”商用模式,推进非并网风电淡化海水技术设备输出印尼、马尔代夫等“一带一路”国家;围绕整车、零部件、汽车服务业“三个千亿”目标,建设集汽车制造、商贸、文化于一体的东部沿海汽车名城,扩大面向欧美的轻量化自主品牌电动汽车出口。实现发展转方式。

探索融合发展路径,拓展沿海开放新空间。加快形成“东南西北”全方位开放格局。向东出海建立新标杆,深化拓展对韩合作,以韩资带动外资“引进来”。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扩大在盐台资发展。加快印尼德龙镍铁合金冶炼工业园、中坦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向南融合搭建新载体,以南北合作园区为基础,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快建设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和盐城(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强与北京、上海、深圳及苏南等地科技企业合作,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和云谷智慧园区。向西拓展富集新资源,扩大对欧开放合作,加强与德国工业制造4.0对接,不断深化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航空装备、高端纺织、新材料等制造业方面的合作,努力打造制造业合作“升级版”。与巴伐利亚化学集群合作共建中欧(盐城)生态园,共同打造面向世界的中欧合作平台。推进淮河入海门户滨海港30万吨航道和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打通盐城港口群西向市场通道,广泛集聚西部出海资源。向北联手共创新格局,深化与京津冀和央企等战略合作。发挥盐连两市区位互连,推进“五个一体化”,联动发展沿海地区乃至全省策应“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示范区。□

(作者系中共盐城市委书记)

扩大开放 勇立潮头

杨省世

作为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连云港将以港口为龙头、产业为支撑、城市为载体,依托大陆桥,面向海内外,更大力度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更高水平拓展各领域交流合作。

加快提升出海口功能。强化港口能力建设。顺应航道深水化、船舶大型化、码头专业化要求,加快推进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30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通用泊位等重点工程。年内力争开工建设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新增6个生产性泊位。争取到“十三五”末,连云、徐圩、赣榆、灌河四大港区新增泊位51个,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有序、错位发展新格局,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5亿吨以上。完善综合集疏运体系。加快连盐、连青、连淮扬镇铁路和新机场建设,争取陇海客运专线徐连段年内开工,形成有效衔接的多式联运网络。畅通与长江、京杭大运河的水运联系,构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新通道。加密中韩客货滚装运输航班,争取开通至大连以及日本的客货班轮,积极增辟至东南亚、澳洲、南美、中东的海运航线,年内新增航线10条,不断扩大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覆盖面。三是提升港口经营服务水平。实施“互联网+港口”行动,打造智慧港、低碳港,提升市场竞争力。

加快做强产业支撑。依托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和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三大载体,加快推进石化产业基地、精品钢基地和进口资源深加工基地建设,扎实做好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明年下半年首个炼化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动石化冶金、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向高端迈进。培育壮大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有基础、有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一批新增长点。优化整合港产城要素资源,继续推进连云新城、新海新区等城市板块建设,为汇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营造优良环境。

加快物流中转基地建设。建好物流园区。近期启动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二期、三期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多式联运中心,加快推进新疆霍尔果斯、哈国阿腾科里两个配套场站合作,形成“一园三区”链式布局。高水平规划建设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打造面向日韩与东南亚、服务上合组织的国际物流合作示范区。做大陆桥运输。联合哈国铁和中铁总公司加密“连新亚”班列,年内增至每周5列以上,力争全年中哈过境运输超过10万标箱。积极开行至中亚其他国家及欧洲的出口班列,扩大中韩陆海联运甩挂运输合作,吸引过境货源向连云港集聚。推动贸易便利化。推广14项通关、8项检验检疫新制度。强化与沿海、陆桥沿线口岸的一体化协作。

加快拓展开放合作。按照巩固中亚、拓展日韩、海陆并举、东西双向的思路,努力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共建开放平台。申报设立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中心,提升连博会的规格和层次,筹办上合组织成员国商品展销会,搭建更多高端开放平台。提升交流层次。扩大与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等地的友城交流,争取“一带一路”相关机制和会议落户连云港。加强与韩国群山新万金经济区、丽水产业园的互动合作,积极探索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新机制。扩大合作领域。加快建设丝路产业合作园、“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大力拓展与日韩、东南亚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讲好“海上贸易之王”张保皋、东渡求仙的徐福等历史人物与连云港的故事,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向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延伸。□

(作者系中共连云港市委书记)

发挥优势 务实创新

周乃翔

苏州作为闻名遐迩的“丝绸之府”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最新要求为指引,发挥既有优势,找准切入点,在落实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上再创新业绩。

一、放大开放优势,拓展对外合作空间。放大对外贸易优势。去年,苏州进出口总额3113亿美元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到551亿美元。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持续做大贸易规模。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开放合作示范基地,用好对口支援的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中亚贸易口岸平台。放大境外投资优势。苏州境外协议投资额连续11年保持全省第一,拥有境外投资企业1000余家。我们将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培育本土跨国企业,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争取开发建设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二期项目,以东方恒信集团巴基斯坦塔尔煤田项目和先锋木业集团印尼、老挝林业投资项目为依托,探索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推进俄罗斯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等重大合作项目,力争参与亚投行和丝路基金投资项目。放大开放模式优势。苏州开发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高度密集,并且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比较成熟的开发管理经验。我们将重点加强中新合作,与新方携手“走出去”,共同推介成功的开发开放模式,实现异地发展。建好国家级开发区培训基地等平台,系统推广开发经验和管理理念。放大政策环境优势。深化对“一带一路”的研究,挖掘国家战略叠加利好,寻求更多利益交汇点,有针对性地完善政策举措。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做好外资项目快速审批试点、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人民币跨境交易和金融创新服务等工作,争取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探索拓展综保区功能。

二、彰显人文优势,提升交流交往水平。苏州素有开放包容的传统,与“一带一路”国家渊源深厚,已与沿线威尼斯等16个城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与55所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我们将广泛开展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包容共进。密切友城关系。在瑞典、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增设“苏州之窗”,举办罗马尼亚苏州丝绸展等活动。办好亚洲合作对话—亚洲工业园区合作论坛等国际活动。加强科教互动。支持西交利物浦大学、牛津大学苏州研究中心等发展,办好中国高校首个“走出去”项目—老挝苏州大学。把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APEC技术转移中心打造成为本土企业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的主渠道。丰富文化和旅游交流。举办中国苏州国际丝绸旅游节等主题展会,积极参加米兰世博会、土耳其“丝绸之路”国际大会等活动,尽快加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行列。

三、发挥产业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并进。苏州是长江经济带上的产业重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拥有工业企业15万家。我们将进一步融入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建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形成合作竞争新优势。主动接受上海辐射。学习上海、接轨上海、借力上海,率先复制推广自贸区成功经验,分享其优质资源和功能,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与上海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积极参与分工协作。按照国家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产业向长江中上游梯度转移。畅通港口物流通道。加大苏州沿江港口整合力度,放大太仓港享受海港和启运港退税政策效应,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合港。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完善物流园和产业园功能,构筑“产、城、江、海”一体化物流体系。□

(作者系苏州市市长)

主动融入 敢于担当

耿元进

作为泰兴市黄桥革命老区东部7个乡镇唯一的工业园区,黄桥工业园区承载着老区乡镇产业振兴的重任和使命。面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并实施,黄桥工业园区必须抢抓机遇,积极策应,主动融入,精准对接,奋发作为,构建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致力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引领黄桥老区加快振兴。

一、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在放大优势中提升承载力

黄桥工业园区地处南通、盐城、扬州、泰州四市交界处,承启南北、贯通东西,交通区位明显。同时,也是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各项政策,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筑了“先天”优势。我们将借助省市各级扶持园区发展的政策性机遇,加快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公铁水现代大交通体系,不断提升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一是放大陆路交通优势。加快推进334省道东延工程,确保年内主体工程竣工通车,并与境内宁通、宁靖盐两条高速相贯通,构筑“贯穿东西、连接南北”的陆路交通快车道。二是放大水上航运优势。组织实施如泰运河、姜黄河疏浚畅通工程,提升航道等级,并对航道两岸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形成“通江达海”便捷水运新航线。三是放大铁路运输优势。抓住新(沂)长(兴)铁路扩建机遇,依托泰兴货运中转枢纽站,编制火车站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建设规划,加快实施泰丰国际商贸城、广源物流、恒泰物流、苏沪烟草溶剂采供配送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打造苏中重要节点上的物流集散中心。

二、增强企业主体作用,在合作共赢中增强竞争力

策应“一带一路”战略,企业是主体。积极策应中国制造2025,引导企业树立开放包容的义利观,通过合资参股、高端嫁接等途径,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合作,加快产业国际化步伐,扩张园区的外向度。一是放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效应。加快推动“中奥(中国和奥地利)绿色技术合作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纤维、建筑新材料等绿色低碳产业。全力打造“中国·黄桥乐器文化产业园”,把黄桥打造成世界东方的“克蕾蒙纳”。二是发挥骨干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凤灵集团已经与美国、德国、印度等国家开展业务合作,小提琴的产销量占了全球总量的30%以上,连续21年荣膺全球销量冠军。鼓励更多的企业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通过发展电子商务积极“走出去”,变“一枝独秀”为“百花争艳”。三是鼓励企业与国际大企业配套。惠尔信机械(泰兴)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通过购置西班牙、德国生产的世界顶级品牌设备,投产仅一年,就成为德国西门子、美国特灵、英国伟尔等世界500强企业的精密铸件供应商。鼓励其他企业像“惠尔信”一样,舍得在技术装备、工艺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在提高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巩固南北共建成果,在深化拓展中扩张影响力

黄桥工业园区也是国家级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南北共建园,目前有18家企业在园区落户,投资总额达60亿元,其中6个项目已经建成投产。我们将深化拓展跨江联动成果,更加主动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在发展理念上,充分发扬敢为人先、善于创新的精神,以开放的视野、开拓的精神、开明的思路,打破框框,干成大事。在发展质态上,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绿色、生态、低碳园区。在发展环境上,探索建立“快速审批服务+清单管理”模式,着力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投资环境,最大限度实现投资便利化、高效化。□

(作者系中共泰兴市委常委、黄桥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宁

猜你喜欢
一带一路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