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语文灵魂搭建精神台阶

2015-08-29 21:57孙鸿飞孙红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漫长

孙鸿飞 孙红

授课背景:

当时接到“第五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的授课邀请时,我十分激动。这是中国语文界份量很重、规格很高的教学交流活动,参加前四届会议时,我只是坐在台下观摩这些中国语文界名师精彩课堂的听众。余映潮、韩军、王君、王崧舟、贾志敏、孙双金、薛法根……听着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感受着他们的风采,认真揣磨每位名家的课堂教学,以此来审视自己,不断修正与学习。而如今竟有机会和我心目中的偶像、名家们同台上课,对我来讲真是难以形容的兴奋与激动。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压力和强烈的紧张。

几经斟酌后,我选择了《台阶》一课。关于李森祥这篇小说的主题,教学参考上已有多种分析理解,《语文教学通迅》中也发表了多篇关于《台阶》主题的文本解读,还有很多名家也已有成熟的课例。关于《台阶》,我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必须先确定教什么,才能思考如何教,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我查阅了所有解析《台阶》的资料,也分析了所有课例,最后把主题定位在从文本中读出“父亲的伟大”。几易其稿,反复修改,于是有了《台阶》这一课。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是不是已经认认真真地读过了课文?(生点头。)文章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生:(齐答)32个。

师:好的。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一位同学清晰洪亮地领读一下字词。(屏幕出示:自言自语、老实厚道、漫长、若有所失、很倔的头颅、膝盖、半晌、庄稼茬。生领读,其他学生跟读。)

师:好的,谢谢。读得很准确,如果能做到清晰洪亮就更好了。准确、清晰、洪亮,这是我们语文课表达交流的基本要求,让我们一起再来清晰洪亮准确地读一下这些字词。(生齐读。)

师:好的,谢谢同学们。我们再提高一点检查预习的要求,这篇文章很长,文字很多, 谁能试着讲一讲这篇文章的故事。注意,请仔细听要求,希望可以用上屏幕上的词语, 可以不全用,谁来试一试?

生:(思索片刻)原来我们家有三阶的台阶, 后来父亲经过努力又盖了九阶的台阶,但是父亲觉得他失去了很多东西,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

师:好的,请坐。 概括得很凝练,课堂上我们说话要清晰洪亮,听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明确了吗?(生点头。)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开始上课。(师生问好。)

(课前交流“一石三鸟”:读清字音、整体感知内容、明确课堂要求,达到短时间和学生了解沟通的目的。)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小说《台阶》,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的文学作品,我们将共同品读本文塑造的人物形象——

生:(齐答)父亲。

师:在你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在我的心目中,父亲高大魁梧,劳苦功高,后来变老,茫然若失。

师:好的,你对文章非常熟悉,结合了文章的内容。

生:我觉得父亲就是懂得关心我们,爱护我们,在外边努力工作, 在家里又非常体贴我们的人。

师:是的,巍巍高山般的父亲,给我们山一样的呵护。

生:我觉得父亲是一个很高大的形象,具体就像现在热播的“爸爸去哪儿”中主题曲唱得那样:“爸爸我们去哪里呀,有你在天不怕呀地不怕。”我觉得有父亲就有安全的感觉。(众人笑,鼓掌。)

师:感谢你,孩子,这就是父亲啊!是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何不大丈夫”,品质优秀的父亲深沉地呵护着自己的子女,这是我们生活中了解的父亲,但是,父亲还有我们并未深刻认识的内涵,希望通过这篇小说的学习,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走近父亲、理解父亲,学会心疼我们的父亲。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森祥的小说,来到1988年,25年前的乡村,走近文中的农民父亲。在父亲的乡村,有一个十分特别的风俗。

生:就是哪一户的台阶高,就显示着这家主人的地位比较高。

师:所以,家中只有三阶台阶的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家台阶低!(屏显。)

师:请你清晰洪亮地读出这句话

生:我们家台阶低!

师:请你用父亲的口吻读一下这句话。

生:(略带情感)我们家台阶低!

师:请你用浓重的情感读一下这句话。

生:(略带情感)我们家台阶低!

师:好的,文字渐渐有了温度,有了生命。我想请问一下,你体会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生:就是觉得自己非常卑微、自卑。

师:自卑、失望、无奈。如果作者只想表达这种情感的话我觉得应加一个感叹词, 这种情感表达会更强烈,试一试。

生:(加入一个感叹词)哎!我们家台阶低!

师:好的,谢谢,但文章中没有这个感叹词“唉”,那么这看似表面的自卑情感的背后你还能读出父亲什么样的心理。

生:父亲非常坚定,坚定要盖很高的台阶。

师:是的,自卑背后就是一种热切的向往,失望背后就是一种强烈的渴望,这就是心有不甘,胸怀梦想,有着强烈渴望,自尊自强的父亲。男人当自强,责任肩上扛!

师:父亲的梦想是——

生:盖一个高台阶的房子。

师:但是在八十年代,对于一个农民来说,仅靠一己之力,赤手空拳去实现,这无疑是一个宏大的志愿、浩大的工程,但我们的父亲没有止于心中有梦,而是为了梦想开始了漫长的准备。(屏显: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请清晰洪亮地读一下这句话。(生读。)请读出准备时间漫长的感觉。

生: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重读“漫长”。)

师:我们能不能读出在十分漫长的准备过程中父亲的艰辛。

生: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重读“十分漫长”。)

师:看来这句话很难读,读懂了这句话,读懂了“十分漫长”,也就读懂了父亲的艰辛,读懂了父亲。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真正要把这句话读好,还要读下面的内容,让我们认认真真地再读一下10~16段,父亲准备建造台阶的过程,哪些细节能让你感受到父亲漫长准备中的艰辛。(学生认真读课文10~16段。)endprint

生:第11自然段中“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父亲这一年中都没有休息,一直在忙碌着,为搭建高台阶的房子在忙碌。

师:是啊,父亲一直在艰辛地准备着,一年十二个月,365天,年年如此,日日辛劳,五年过去了,我还是个儿童,我看到心有梦想的父亲这样艰辛地准备着。(生读“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一段。)

师:十年过去了,我已经是个少年了,我仍看到可敬的父亲这样执着地准备着。(生读“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一段。)

师:20年过去了,我已经长大了,我还是看到我的父亲呀,竟然半辈子都这样艰辛而又执着地准备着,让我们一起动情地读一读。(生读“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一段。)

师:父亲就这样艰辛地准备了大半辈子,这样执着地准备了大半辈子。父亲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身影深深地印在我幼小的心灵上。请你们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十分漫长”这句话。(师生重读“十分漫长”一段。)是的,我们还在一些语句中读出了这种漫长准备中父亲的艰辛。

生: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从“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这句话中体现出父亲早出晚归,让人感受到他的不容易。(屏显“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一段。)

师:你发现的这一段描写非常细致,那是对黄昏砍柴归来的父亲的描述,在这段描写中,有一个词特别触痛我们的心,表现出父亲砍柴后劳累的状态。

生:(齐答)很疲倦。

师:什么是“很疲倦”?同学们,生活中你有很疲倦的经历和感受吗?

生:以前上小学的时候,上一些课外辅导班,作业布置得也比较多,特别晚睡觉,就感觉很疲倦,眼里布满血丝,马上倒头就可以睡着的感觉。

师:是啊,就想睡一觉,想停一停,过度劳累后就会疲倦,这是透支生命,我们疲倦的父亲没有时间休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依然艰苦地坚持着,第二天鸡叫三遍时出来,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疲倦地坚持着。同学们,生活中,你见过很疲倦的人的样子吗?

生:每天父母工作很晚之后坐到那里动都不愿意动了,我们做错了什么他们会发脾气,甚至实在累得连搭理都不愿搭理你,这就是劳累到极点了。

师:长期疲倦就会损伤身体,透支生命。父亲就是这样疲倦地坚持着,深山砍柴的父亲黄昏归来,步履蹒跚——很疲倦,而父亲又何止是砍柴后的疲倦,我们仿佛看到父亲终年劳作,长年疲倦,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在各种场所劳作的父亲疲倦的身影:我们仿佛看见耕作种田的父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我们仿佛看到拾石捡瓦的父亲,弯腰躬身,汗流浃背,这就是——

生:很疲倦。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回到那个冬天的乡村,清冷的黄昏,用情地读一读这段话,感受在疲倦中坚守的父亲。(学生充满情感地齐读:“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一段。)是的,父亲就是这样执着地准备了大半辈子,艰辛地准备了大半辈子,疲倦地准备了大半辈子,长期的疲倦必然使父亲身劳体伤,父亲疲倦的身影一直深深刻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十分漫长”。(学生分别、一起读这一段。)

师:是的,漫长的准备,漫长的坚守,漫长的疲倦,这就是愚公移山,这就是精卫填海,这就是春燕衔泥,这就是积沙成塔。同学们,将父亲漫长的准备过程凝缩一下,就是一首小诗:

我的父亲啊!

您自尊自强,用艰辛的劳作兴家立业,

您执着进取,用疲倦的身躯建造台阶,

鸡叫三遍是您的出发号,

月色星光是您的归家曲,

春夏秋冬,苦涩的汗水浇灌着田地,

寒风冰雪,健壮的肩膀扛起了荆棘。

师:孩子们,读到这里,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

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劳苦功高、任劳任怨、有责任感的父亲。

师:拼搏奋斗的父亲。

生:他是一个非常坚强的父亲,他为这个家做了太多太多。

师:坚毅刚强的父亲。

生:我认为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顶起了家里所有的苦难。

师:倔强自强的父亲。家中的顶梁柱,儿女的希望,这就是父亲,面对这样的父亲,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怎么能不油然升起一种赞美之情呢?缀文者情动而词发,我想请同学们以“父亲啊,您”作为开头,跟文中的父亲说几句话,来表达你此时最真实的感受。我们准备一下。

生:父亲啊,您为我们这个家操碎了心,您在我的心中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多么勤劳顽强的父亲啊!

…………

师:谢谢同学们。建造台阶,是父亲平生之志,他朝思暮想,魂牵梦绕,台阶终于造成了,我们多么希望我们的父亲,扬眉吐气、志得意满。可是,多么令人遗憾的“可是”啊!我们的小说竟是一个这样的结尾。(师配乐深情诵读: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

师:好,同学们,看到小说这样的结尾,我想请问,你此时最真切的感受是什么?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然后再解释一下。

生:读了这些,我非常心疼。因为父亲劳作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把台阶建好了,本来是可以享福的,但是没想到岁月不饶人,父亲已经老了,他也许不能享受他自己所带来的成果了。

师:那么谁享受了这个成果了呢?

生:是他的后代,他的孩子。

师:是的,他的子女,他的家。父亲衰老了,这个衰老不仅仅是时间意义的衰老,而是在漫长的准备中,长期的艰辛,长期的劳碌,长期的疲倦中的衰老。台阶建好了,曾经钢铁一样的巨人曾经扛鼎拔山的勇士竟然衰老到如此。(屏显: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endprint

师:这人怎么了?我的父亲啊,你怎么了?你曾经是那样的……

生:倔强。

生:要强,不甘落后。

师:是啊,你充满着梦想,充满着活力,充满着力量啊!回顾全文,回顾你的一生。(屏显:还记得您连续三趟背回三百多斤的青石板,还记得您……)

生:还记得您每天鸡叫三遍就出发去砍柴。

…………

师:是啊,你有劈山斗海的力量,你有移山填海的气魄,你有奔走不息的生命活力啊,我的父亲啊,您现在怎么了?(齐读: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父亲怎么了?

生:父亲衰老了,父亲累垮了。

师:父亲怎么了?

生:父亲已经老了。

师:父亲怎么了?

生:父亲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活力。

师:怎么了呢,父亲大半辈子的艰辛,大半辈子的劳苦,大半辈子的疲倦,父亲用他的青春、生命为家庭、为子女建造了九级台阶的房屋,建成以后,身衰体伤,而失去了劳动力的倔强刚强的父亲却无法接受自己不能担负父亲的重担、男人的责任这一事实,父亲痛苦、无奈、伤感而又迷茫。他深深埋头这一动作让我们感受到夸父逐日般的悲壮,让我们敬重中同情,同情更加敬重。怎么了呢,儿子作出了回答。(屏显: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师:不知同学们在这段结尾中,儿子的回答中,是否发现标点运用得很特殊,很耐人寻味。

生:第一句话“怎么了呢”好像是自己在反问自己,又好像回答前面那一段里父亲的问题,后来又说“父亲老了”用了个句号,这个句号让人感觉一种悲壮的心情,表达出悲伤的情感。

师:你从一个句号中读懂了儿子的心、作者的意。这一个波澜不惊的句号,确实是深沉而冷静地烘托了父亲的这种凄凉,一个句号结束了父亲刚强的一生,执着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拼搏的一生。父亲老了,身衰体伤,失落彷徨,但他确实用他的青春和热血为家庭盖成了九级台阶,他的可悲可叹,让我们感觉到了他的可敬可赞。这就是父亲,执着坚毅、顽强进取、自强不息、勇于担当,他是伟大的父亲。

师:作者也说,我就要做这样的父亲,他就是我的榜样和标杆,我就要做这样的人。同学们,你觉得儿子在回答的时候,他是在心里默默地说,还是直接告诉父亲。

生:我认为应该是默默地说,父亲不想承认他自己老了,所以不能当面说。

师:你懂得了心疼父亲,谢谢你。是的,学会心疼我们的父亲吧,文章中的父亲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那却是我们所有父亲精神内涵的缩影。学会心疼我们身边的父亲吧,用我们的成长来回报他吧,因为终有一天我们的父亲也会这样老去(屏显:父亲老了)。让我们重读“老了”,把我们的心疼献给我们的父亲。

生:(齐读)父亲老了。

师:让我们重读“父亲”,把我们的敬重献给我们的父亲。

生:(齐读)父亲老了。

师:让我们再读一遍,把我们的感恩和我们的祝福都献给我们的父亲吧!

生:父亲老了。

师:谢谢同学们。此时此刻,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对父亲的形象有没有新的认识。

生:我觉得父亲就是甘愿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自己的家人,然后用自己的奉献和汗水换来家人们的幸福。

师:是的,这就是父亲。

生:我认为父亲是很伟大的,不过我为文中的父亲感到惋惜,因为他不应该把这大半生都用在建造高台阶的屋子上,半生的付出自己都享受不到。

师:那我想问问你,他的半生的付出都奉献给谁了?

生:奉献给文中的我和家庭。

师:是啊,孩子,等我们有一天终于长大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我们的父亲和母亲为什么这么做了,你的惋惜恰恰是父亲的伟大啊!是啊!这就是父亲,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他们用他们的一生,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筑成我们成长的台阶,支撑着家庭,抚育着儿女,并把他们的精神传承给我们,筑成我们生命的台阶(板书:生命的台阶)。

师:正是千千万万个父亲生命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才代代相传,中华民族的文明才生生不息,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台阶、民族的台阶,传承着生命,绵延着民族。同学们,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也深深受到震撼,我也是一个儿子,我感谢我的父亲为我奠定坚实的台阶;我更是一个父亲,我深深地感到父亲的责任和父亲给我带来的光荣。我脑中总是想到这样一首诗,让我们恭恭敬敬地来读一下。

挺起来;

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

躬起来;

就是世界上最坚的桥;

倒下去;

就是世界上最长的路;

父亲啊!我们的父亲。

教学评析:

语文是什么?仅从字面理解,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文章。但是热爱语文的人都知道,这个解释太苍白,太冷静,太缺少情感的温度……语文,应该是飞扬的情思,是灵动的精神,更是流淌着鲜红血液的生命!所以,成功的语文课,教师应该能够用精湛的教学艺术,触动学生情感的神经,激发学生热爱的情怀,进而让语文绽放出应有的生命异彩。一句话,语文课堂须要唤醒——唤醒睡在文字里的情感,唤醒学生情感的共鸣,通过唤醒达到言语和精神的和谐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孙鸿飞老师执教的《台阶》一课是成功的。

《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描写一位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从一下子能背起三百多斤重石板的壮汉,垮掉为连一挑水都不能担的老人。这座九级台阶的新屋成了父亲的人生坐标,也成了父亲生命的终点。

面对这个蕴含着淡淡凄楚与辛酸的故事,如果是偏远农村的孩子,他们会理解贫困带给父亲的艰辛;如果是有足够生活阅历的成人,他们会理解责任带给父亲的坚韧;如果是同样承担着家庭重担的人父、人母,他们会更容易与用青春和热血筑成儿女成长台阶的父亲产生情感的共鸣!可是,眼前,孙老师面对的却是一群生活无忧、生存无虑,住的是高楼大厦、走的是柏油马路的十二三岁的城市少年,要想真正理解父亲的形象,认识父亲形象的深刻内涵,谈何容易!endprint

那么,孙老师是如何引导这些懵懂少年与文中的父亲完成情感对接的呢?

生活移情,披文入情,以情唤情,是孙老师本节课教学的突出特色!

上课伊始,孙老师并没有在课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急于让学生体会文中父亲的形象,而是把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理解文本的突破口,巧妙地将对生活中父亲的感情转移到对文中父亲的认识上来,对学生情感的第一次唤醒水到渠成!

没有生活体验的作品是没有生命的作品,没有生活经验参与的阅读谈不上真正的阅读!此时学生对父亲的感知虽然并不深入,但是,这宝贵的生活积累,已经为学生走进文中的父亲奠定了第一级台阶。

感受父亲的艰辛,体会艰辛背后所蕴含的自尊自强,是认识父亲形象、理解父亲形象深刻内涵的重要节点,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在这一环节,孙老师准确抓住了两个关键词语“漫长”和“疲倦”,品析重点,研读细节。

这两个词,承载着父亲一生的梦想,浸透了父亲半生的心血!读懂了这两个词,也就读懂了父亲的艰辛,读懂了父亲。

“哪些细节能让你感受到父亲漫长准备中的艰辛?”“什么是很疲倦?”“生活中你有过很疲倦的经历和感受吗?”“你见过很疲倦的人的样子吗?”

问题的指向名为析词,实则悟文。“漫长”是抽象的,细节是可感的;“疲倦”是抽象的,体验是可感的。在可感的细节中,在真切的体验中,在孙老师举象、造境、铺陈、渲染的推波助澜中,抽象的“漫长”和“疲倦”开始变得生动,变得具体,变成了寒意料峭的初春,变成了烈日难耐的盛夏,变成了凉风瑟瑟的深秋,变成严寒刺骨的隆冬,变成了鸡叫三遍时出发的背影,变成了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的脚步,变成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变成了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

以词带文,披文入境,情境相融,人随情动!此时的课堂,没有了上课伊始的紧张、沉闷,学生的思维被调动了起来,课堂变得活跃了,孙老师顺势启发: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请同学们以“父亲啊,您……”作为开头,跟文中的父亲说几句话,来表达你此时最真实的感受。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经过前面一系列的情感蓄势,此时我们从学生的表达中明显感受到了其对父亲的理解、心疼、感激和敬重!加之受到孙老师整堂课诗一样的语言的感染,学生的发言集合起来,就是一首赞美父亲的诗篇!

倾心的表达,倾情的诵读,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课堂出现了新的高潮!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孙老师正是用他充满智慧与诗意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唤醒了文字的灵性,唤醒了文章的灵魂,也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情感,唤醒了学生语言的生命!

绘人先绘眼,画龙须点睛。本节课对父亲精神内涵的品味与挖掘,体现了教师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认识,可谓点睛之笔!

《台阶》一文的结尾,出人意料,又意蕴丰富。建一座高台阶的房子,对于父亲来说是人生一项最重要的“事业”,但是,它的成功,不但没有带给父亲巨大的幸福和尊严,反而让父亲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对于这一结尾,有人读出了身体衰朽的心痛,有人读出了追求丧失的可悲,有人读出了新屋没有换来相应社会地位的遗憾,更有人读出了中国农民们拥有执着、吃苦耐劳等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却依旧换不来一个人基本的尊严和幸福的无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可是,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十二三岁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啊,怎样解读才恰如其分、拿捏适度呢?这不仅让我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当勤劳善良和失意孪生,和智慧决裂,和冷漠对峙,当无数的‘父亲靠自己辛勤的劳动依旧无法平和而安静地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甚至还成为了他人笑柄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将无法避免尴尬。”可见,对父亲形象内涵的解读需要谨之又谨,慎之又慎,如果我们对其“可悲”之处的强调方法不当,就完全有可能引发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负面思考,严重的甚至可能使学生鄙视奋斗或不屑奋斗。

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我认为,孙鸿飞老师是智慧的。

首先,孙老师引导学生用“你曾经是那样的……”和“还记得您……”的句式,深情回顾了父亲勤劳付出的一生,一桩桩,一件件,如电影镜头般在学生眼前闪过;一桩桩,一件件,又如刀子一样,在学生的心上划过!

是啊,面对这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有谁能不心生悲凉呢!此时的学生跟读到此处的所有读者一样,心情滑落到了谷底……

但是,孙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让这种悲悯的情绪肆意蔓延,而是及时因势利导:“身衰体伤、失去了劳动力的倔强刚强的父亲,无法接受自己不能担负父亲的重担、男人的责任这一事实,父亲痛苦、无奈、伤感而又迷茫。他的深深埋头让我们感受到夸父逐日般的悲壮,让我们敬重中同情,同情更加敬重……学会心疼我们身边的父亲吧,用我们的成长来回报他吧,因为终有一天我们的父亲也会这样老去。”

悲哀变成了悲壮,遗憾化成了敬重!心疼身边的父亲,更是让语文与生活对接,让原本来自生活的语文再回到生活中去,实现语文学科对人的教化功能。但是,这种教化,不是生硬的要求,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将心比心,以情唤情,润物无声,雪落无痕……

孙老师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在学生带着心疼,带着敬重,带着深深的感恩和祝福,反复诵读“父亲老了”这一句并读得荡气回肠、读得热血沸腾的时候,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此时此刻,同学们对父亲的形象有没有新的认识?

这一问,问出了学生的心声,更为父亲形象的内涵拓开了一个新的境界:正是千千万万个父亲生命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才代代相传,中华民族的文明才生生不息,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台阶、民族的台阶,传承着生命,绵延着民族!

《宋史·张载传》中说:“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可见,教学的终极目的应该是育人,通过教学,触动人的精神世界,开启人的心灵之窗,从而影响人、培养人,使之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该是教育最本质的追求吧。孙老师正在用他奇妙的唤醒艺术实践着这一崇高的追求!

有人说,文字、文章、文化的和谐统一是孙鸿飞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本节课的教学,又一次印证了这一特色,并使之得到了发扬、光大。

网评:

哈尔滨市风华中学的孙鸿飞老师执教《台阶》一课,面对人文情怀比较浓重的《台阶》一文,孙老师充分挖掘文本的价值,引导学生“学会疼爱身边的父亲”并用行动回报父亲。不仅如此,孙老师引导学生对父亲的感悟可谓曲径通幽,对教学环节的处理可谓收放自如。因此,学生对父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从学生的精彩回答中我们看到了情感目标淋漓尽致的展现。

情感教育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但是,没有情感的文本解读一定不会有生命的绚丽多姿;情感目标的达成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因此孙鸿飞老师用大量的文本解读为情感目标的达成奠基。基础牢固了,学生的情感厚重了,也就如同获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更像凤凰涅槃一般重生。

参加第五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享受名家名师给我们提供的饕餮大餐,也使我的心灵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不但使我对三维目标的困惑慢慢消融,也使我对上好语文课的信心逐渐水涨船高。

哈尔滨市风华中学的孙鸿飞老师,为初一的孩子讲了《台阶》一课,也让与会的老师感受了语言的精妙优美。精卫填海般的执着,愚公移山般的倔强,孙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引领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孩子们走进了辽阔的田野,整堂课散发出原汁原味的生活色彩。欣赏这样一节课,就像是走进了苏州的某个园林。走进一道门,发现一个惊喜;再走进一道门,体验一份精彩,一直走,一直走,走到最里面,才知道最美的风景在这里。

没有奢华的课件,没有面面俱到的活动设计,不用提前和学生交流,一支粉笔,一本书,却让学生听得如此酣畅淋漓。他也应该没有用很长的时间备课吧?因为,文化积淀的过程就是他备课的过程,用一生的储备激活了每一次教学,这就是教育大家!endprint

猜你喜欢
漫长
《漫长的余生》
漫长的“旅行”
聂华苓 人生如漫长的河流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下)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上)
春天的告别
漫长的冬季
虚拟现实炫酷来袭走出实验室坎坷漫长
你梦见大雪纷飞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