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课题研究课”课例及研讨

2015-08-29 21:56殷海燕敖占军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陶渊明学案课题

殷海燕 敖占军

一、课前阐述

1. 课题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及研究中存在问题的阐述

为凸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模式,笔者于2014年参与“分层次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设计”的课题研究,现已进入后期实施阶段。此课题的精髓可以从师生关系、时空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四个角度概括为四句话:“主导加主体,课外加课内,教材加(导)学案,自主加合作”。经过不断实践、改进和调整研究思路,使用导学案进行现代文教学的研究成果显著,诸如《祝福》《林黛玉进贾府》这样篇幅较长的文章,不仅所用课时比从前精简很多,且在导学案的指引下,学生见仁见智的争鸣声音更让人欣慰,不禁让人惊叹学生主体性被引爆后的“杀伤力”。

但在如何利用导学案,突破“肢解式”的传统诗词鉴赏模式,还原“诗性”“诗味”,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等方面,研究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所以,又一次精心准备,酝酿了本节课,希望可拨开云雾。

2.课题成果转化和具体策略

成果转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尝试,学生已喜欢让导学案,习惯利用它打“有准备之仗”:清晰的教学目标、可自主扫除的预习案,悬而未决的探究案。课堂不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的地盘我做主”,我陶醉于他们质疑的眼神、争论的声音、征服对方的满足。所以,本节课将继续在完成“探究案”环节中,转化课题成果,争取凭借以点带面的十个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归园田居》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对陶渊明的形象有更独到的见解。

具体策略:学习小组组长组织成员合作完成导学案,(可有层次分工);教师检查指导,明确统一。

二、授课部分

教学目标:

1.诵读品味诗歌,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象,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

2.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3.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田园风光意象的解读及对诗人情感的体悟。

教学方法:以导带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1.课前发放导学案(附):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

主备人:殷海燕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教学目标】略。

【温故知新】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后家道衰落。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陶渊明二十九岁,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曾三次辞职。四十一岁时,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退隐之后,他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终至炉火纯青。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明社会理想。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是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这虽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要求,也反衬了现实社会的黑暗。

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儒家思想,使他早期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正是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体现。退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他的道家思想,继承了正始以后道家精神批判现实、否定现实的一面,但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又给予他以消极的影响。

【预习案】

(1)注音。

羁( )鸟 暧 暧( ) 榆柳荫( ) 后檐

(2)解释下列加点词。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池鱼思故渊 方宅十余亩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久在樊笼里

【探究案】

(1)导疑启问:品读归向何处?

①如果说诗有诗眼,词有词眼,从“归园田居”这个标题来看,题眼是哪个字?

②“归”在古代,是有指向、方向的,在这首诗中,“归”的指向是哪里?

(2)导疑启问:品读从何而归?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3)导疑启问:品读为何归来?

①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②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③小结:这些诗句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 的态度。

(4)导疑启问:在诗句中再次品味归向何处?

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诗人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写景的角度及手法分析。)

(5)导疑启问:品味归去如何?

①请从诗中找出蕴含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②如何理解“虚室”?

③深层探究: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

【检测案】

(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5题。

归园田居(节选) 归园田居(三)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endprint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基础题

①解释诗中加点的字。

荫:_____罗:_____ 兴:____

带:_____荷:______荒秽:______

②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 “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 “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 “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且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③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 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 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3)巩固题。

“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

(4)提高题。

①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A.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B.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C.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D.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

②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我的收获】 。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关于陶渊明的评价文章。

(设计意图:课前发放导学案,将理解、识记等难度较小的教学目标安排学生课下完成,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且将诗歌行文线索纲目清楚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不致将诗歌白话化;此外,四组“导疑启问”的设计使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2.即将上课前粗批导学案。

粗批由各小组合作完成的导学案,重点圈画出“预习案”中出现的错误,对“探究案”出现的共性问题了然于胸。

(设计意图:课前粗批导学案,力求做到知己知彼,更有效地发挥“导”的作用。)

3.课堂上组织各小组分别展示“探究案”内容。

(1)指定各小组分别展示负责的探究题目。

(2)组长做中心发言人,组织明确各探究结果,若有异议,其他同学可质疑,教师适时点拨、明确。

(3)学生总结本首田园诗的写景特点,突出重点。

(4)组织学生畅所欲言,深层探究陶渊明的归隐,突破难点。

(5)齐读诗歌,体味诗人的理想志趣和人生追求。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课题成果转化的“主战场”,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放手将质疑、释疑的权力交给学生,不等于不闻不问,而是密切关注进展,适时点拨。精心设计的10个探究问题,使学生在争论的过程中,越辩越明,诗歌的意境、手法、诗人的形象特征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明确。不强求最终一定归于一点,允许“满园春色”,尺度由教师控制。)

4.课下完善导学案,分层次完成“检测案”及“课下作业”。

A层次学生完成1~5题;B层次学生完成1~4题;C层次学生完成1~3题。

(设计意图:自参加导学案课题研究开始,我就依据学生的语文成绩将他们编排成组,每组6人,以AABBCC形式搭配,便于合作探究。分层次的探究作业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舞台。)

5.再次批阅导学案。

重点批阅课堂上争议较大的探究题,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虽然再次批阅导学案的工作很繁复,但对了解学生是否仍存在知识漏洞大有裨益,所以虽累何惜!)

三、教研组反思(齐齐哈尔市第六中学教师研讨摘要)

殷海燕:本节课我对导学案的问题设计本着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的原则。三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环环相扣,意在不破坏诗歌的整体美。须要统一答案的问题我设计得较少,更多的是须要发散学生思维的设计,使他们在探究案环节越辩越明,最终感受其诗、其人,实现课题成果的转化。从课堂反映来看,初步实现了预期设想,学生不再简单地知人论世,而能抓住“羁鸟”“池鱼”“樊笼”等意象思考诗人形象,再透过陶渊明的归隐探究他所处的社会,思考问题的深度较之从前也有提高,成果转化较满意。但自我感觉还有须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虽对导学案的完成做到了全员参与,但课堂探究环节,即转化成果环节的参与覆盖面不广,想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刘红:我们的课题研究已经走到后期实施阶段,殷老师的困扰曾经也是我的困扰。高考中,诗歌鉴赏题一直是学生得分偏低的题目,这与我们在诗歌教学时只要求学生会译、会背的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关系。今天利用导学案鉴赏诗歌的课型,让我重新看到了诗歌教学的希望。只要我们坚持用这样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三年下来,理性鉴赏就会水到渠成。

杨玉秋:课堂上,我看到学生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场面很感动。语文课堂,太需要这样的论辩了。我们的英语已经变成哑巴英语,不能让我们的语文再只回答简单的“是”和“否”了。探究题的设置给学生提供的思考空间很大,尤其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一题,学生们由对人物的探究,深化到对社会和人生观的探究,这不正是我们诗词教学中所忽视的方面吗?由此我想到,高中语文教学确实应该摒弃一些功利的色彩,而应转向弘扬国学思想,让古仁人的思想精髓去影响这一代人。

段丽娜:类似的诗词鉴赏课我也曾在班级里尝试过,确实比我们驾轻就熟的传统课效果好。但对授课教师而言,工作量是曾经的二倍,学生的收益却不是能用准确的数字估量出来。我们利用导学案的模式,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授之以渔。对于习惯被牵着走的高中生而言,他们的思想被禁锢太久了,一旦我们打开笼子,他开始还是不习惯自己飞行。所以每一次设计导学案的探究问题,真是太费脑筋,好在初见成教。学生的变化给了我们前进的勇气和信心,不管前路多么艰难,我们的导学案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刘景霞:“分层次教学下的导学案设计”是我们语文组正在实施的课题,全组教师正在大胆地摸索尝试。我们虽顶着很大的压力,但从今天的这节诗词鉴赏课和学生的语文成绩来看,我们的付出不是徒劳的。学生大胆质疑释疑的过程是我们在传统教学课堂很难看到的,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深刻性是令我们惊叹的,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空间是我们难以预料的。但确实还有须要完善的地方,课堂上活跃的人物还是语文功底较好的那一部分学生,我们做到了让他们“吃饱”。可是那些性格内向、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们怎么才能让他们也动起来,准确把握他们的动向,是我们全体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了一切学生”,我们仍任重而道远。我们还会在后续的实践中完善我们的实验教学,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我们的课题一定会满园飘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陶渊明学案课题
你好,陶渊明
乡愁导学案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比例尺(一)”导学案
不为五斗米折腰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