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词教学为体 成人文教化之功

2015-09-02 19:00彭烈宏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诗教诗作古诗

彭烈宏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古诗文的教学和古诗文文化的传承,我校于2005年5月正式启动诗教工作。

一、环境营造,创设诗香氛围

古诗诵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确保其持续稳步地推进,就必须优化诗教的整体环境。

1. 开设诗教课程

一是有教材保障。我们选出300篇经典诗文,编辑出一本《小学生诗文精读》,并将其作为校本教材。

二是有时间保障。将古诗诵读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规定每天晨读的前十分钟为全校古诗诵读时间,每周安排一节古诗诵读课。

三是有经费保障。学校每年初都要把诗教经费纳入预算,单独列支,对诗教成绩突出的教师和诗词诵读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

2. 优化诗教环境

走进三小,仿佛走进了一座充满诗意的殿堂。别开生面的百米曹禺文化长廊,有家乡美景,有名人介绍,有古今诗词,有学生诗作,有经典名言,有专家墨宝。教学楼走廊上挂着60余块诗词山水画条屏,目之所及皆是诗,尤如徜徉在诗的王国。

二、活动推进,丰富诗意文化

学校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赛诗、演诗、写诗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学诗的乐趣,诵诗的雅兴。

1. 不拘一格“赛诗”

一是评选全校“诗词大王”,以诗词背诵绝对数量最大者胜出;二是评选班级 “诵诗星”,以单位时间诵诗数量最多者胜出;三是举行看画、听音乐的“联想诵诗”比赛,以联想贴切、诵诗流利者胜出;四是举办“诗词连句接龙”比赛,诗词文学常识比赛,主要考察学生的诗词综合素养;五是举行大规模的诗教汇报演出活动,以班为单位,集中展示班级的诗教成果。

2. 进入角色“演诗”

我们让学生在“演”中记忆、“演”中感悟、“演”中冶情:一是实现“诗书联姻”,要求学生在吟诗的同时做到边诵边写,将诗句写成一幅书法作品;二是实现“诗画联姻”,要求学生在吟诗的同时将诗的意境画出来;三是实现“诗乐联姻”,在集体诵诗会演中,组织部分学生进行配乐伴奏,同时还穿插一些舞蹈。

3. 引导创作写诗

一是适时将学生的诗作在班上朗读,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二是学校成立了“香樟树诗社”,在校报《东方少年》上开辟了社员的诗作专栏。三是在潜江市诗词学会主办的《笔架山诗刊》上推荐学生优秀诗作。

三、全面渗透,挖掘诗教功能

诗词进校园,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1. 诗教可以丰富语言

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作品,语言风格、语言艺术也各不相同。或优美婉丽,或放纵恣肆,或雍容典雅,或朴素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样本。学生多读诗歌,对于他们模仿、借鉴文学语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无疑有直接的作用。

2. 诗教可以愉悦性情

学习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3. 诗教可以健全人格

诗歌是社会人生的浓缩,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面对生活,创造生活。“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对话大师、融入经典中去俗气,添雅气,增灵气,长志气。

4. 诗教可以启迪心智

“创造”乃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诗教不仅仅是语文素养的问题,还有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提炼,并带动其他学科的共同发展之功效。

几年来,我们形成了校园有诗教,诗教有活动,活动有阵地,阵地有作品,作品有交流的诗教工作格局,师生愉悦地徜徉诗的海洋。

(作者单位:潜江市园林办事处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诗教诗作古诗
梁潮诗作《水里边》·源清书法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