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2015-09-02 19:03沈建新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例题辅导分层

沈建新

在学生人数众多的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也有很大差别,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更新观念,探索出既能面向全体又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和学习潜能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分层教学正适应了这种新的需要。

一、学生分层策略

分层是本着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进行的,但如果分层不当,可能加重学生不平等的观念,或者教师还不能一下子对以往的做法有全新的转变,在思想和态度上还不能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分层带有歧视的成分或被学生认为是有歧视的,那么就有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伤害并不为教师所知晓,特别是在学生畏师、惧师情绪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学生很少把自己的感受直接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感受也就知之更少了。因此大多数反馈回来的是智力发展和知识学习上的教学效果,而少有关于情绪体验的信息。同时,对这些教学的效果评价也大多集中在知识智力上,知识智力上的提高程度成为教学好坏的主要标准。在同一个班里,实施合理的分层对教学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因此,要对影响学生的相关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即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兴趣、个性特点、能力水平、数学想象、数学思维等做出综合分析与评估。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即A、B、C三个层次,比例分别为20%、60%、20%。

二、教学目标分层策略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不同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认识知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将课程与每章节的教学目标分层时应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励个体发展。各层次学生最低要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中层学生要能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和应用;高层学生要求具有自学、探索、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能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实践。

三、施教分层策略

分层施教是分层教学中最关键、最难操作、而且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异步达标。

1. 按课型确定分层。新授课在时间的安排上,B层、C层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的保证,一般是25—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层学生能听懂吃透。对A层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层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复习课、习题课教学分层较明显,以学生层次差为教学资源,努力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利用高层学生的答问、小结、归纳、板演、辅导,为低层学生开拓思路、取长补短。教师按照学生的分层设置分层练习,建立学生所要获取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使各层学生在各自最近发展区有所发展。

2. 按教学内容分层。例如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有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等不同程度要求,概念本身也有定义、狭义、广义、内涵、延伸等层次内容。课本中的例题起着对概念的应用、解题规范化的示范作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但是层次感不强,内涵有限。教师应熟悉教材前后联系,掌握每个概念、例题所处的“地位”,对概念、例题进行恰如其分的分层,有的适可而止,有的加以铺垫与引申,形成变式例题组或习题组,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用。

3. 提问分层。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便于课堂提问,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层学生,适中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B层学生,学生的回答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

4. 练习、作业分层。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

5. 辅导分层。平时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对C层学生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面批学习作业,个别辅导,重点突出,选题简单、基础;对B层学生增加综合性习题,鼓励拔尖;挑选A层学生进行数学培优辅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

四、测试分层策略

阶段性测试具有比较全面、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和激励作用,把握试卷的密度、难度,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少部分为变式题和综合题,其中基础题占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各层次学生都做,B层学生选做选做题,A层学生则做全部选做题。

由于大班额背景下的分层教学加强了与现实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有潜在的影响,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由“不想学”变成“很想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不会学”变成“都会学”。对它的尝试、探索与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单位: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例题辅导分层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