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邮激趣 读写结合

2015-09-02 19:06薛姣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侧重于邮票武汉市

薛姣

为了走出“作文难”的困境,武汉市江汉区邬家墩小学将邮票、读典与习作相结合,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结合课标要求,把教材中的习作训练汇总、分类,在明确习作训练重点的基础上,将写的训练进行总体规划,力求突出重点,一课一得。

校本教材以“邮票导入——经典学习——动笔习文”为基本体例,分中年级、高年级两个层次编写。中年级20课,包括龙文化、中国画、京剧、传统节日、孝文化、文房四宝、十二生肖故事等8个主题。高年级也有20课,分为书法、唐诗、宋词、对联、建筑等七个主题。

中年级侧重于把句子写具体,把片段写得有条理。课题组结合邮票知识,确定了写想象、写事、写景、状物、创编故事等9个读写训练内容,分别确定训练重点。高年级侧重于篇章的选材、结构及词汇的活用、句式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

确定了编写体例和思想后,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样章。每课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识邮票。侧重介绍邮票知识。第二部分——诵经典。一是“你知道吗?”介绍与邮票相关的文学历史等知识。二是“背一背”,编写相关的古诗、名言等。三是“读一读”,编写相关的故事、传说等。第三部分——写感悟。一是“填一填”,包括相关的成语、歇后语、名言等填空;二是“我来写”,寻找第二部分“读一读”中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有兴趣地写。第四部分——知识链接,包括学生喜欢的邮票知识和与邮票主题相关的内容。

教材开发出来后,如何运用?

一是安排课时。学校每周安排一课时,落实教学内容。

二是选定试点班级。每个年级确定一个实验班,观察学生对教材的接受度,发现教材编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是开展系列语文活动。读有安排。学校开展了“邬小每天不一样”阅读活动:周一是无作业自读日;周二是分享交流日;周三是师生共读日;周四是学生听读日;周五是亲子悦读日。各班自行选择邮票知识读本及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写有创意。开展了“我喜欢的邮票”推荐活动——学生写出自己喜欢邮票的理由,在活动中宣讲。开展“我的书我做主——童书创编”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自编自创童书。表演有成果。侧重于创编邮票故事。三年级(1)班的课本剧《丑小鸭》,获得武汉市课本剧比赛一等奖。

四是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组定期开展研究活动,探讨校本教材的教学方式。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识邮引趣——读典悟法——当堂动笔”的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刘丹老师执教的《想象中的龙(一)》,从欣赏邮票入手,激发学生探究邮票的兴趣,引出本课要认识的大龙邮票,让学生了解“龙”文化;接着,师生共读与龙有关的成语故事,让学生在品词读句的过程中展开合理的想象,丰富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最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感兴趣的邮票。这节课获得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邬家墩小学)

猜你喜欢
侧重于邮票武汉市
独一无二的邮票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几对常被用错的词语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文学的两股劲儿
邮票上的“三月三”
空巢青年
找寻通往童年的那张“邮票”
宏观调控侧重于“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