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湿疹100例效果观察

2015-09-03 10:46宫宇红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医疗法湿疹有效率

宫宇红

中医治疗慢性湿疹100例效果观察

宫宇红

目的 观察中药对慢性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12—2014-06来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诊治的100例患有慢性湿疹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采取中医疗法,治疗时间均1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对照组总有效率6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疗法对湿疹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副作用小。

中医;慢性湿疹;效果

湿疹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性疾病,在男女老幼中均会发生,其主要的发病季节集中在春季和夏季。湿疹临床上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迁延而来,亦可因挠抓、摩擦或其他刺激,起初就表现为慢性湿疹[1]。中医认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证型较多,虽然病机有所不同,但均以红疹、红斑、水泡、有抓痕、皮肤瘙痒为主要表现[2]。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局限性,边缘清楚的皮损斑块,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3]。它会引发皮肤炎症,使病患产生一种强烈的瘙痒之感,容易反复发作[4]。本次实验将选取2012-12—2014-06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有慢性湿疹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12—2014-06来我院诊治的100例患有慢性湿疹的患者,其年龄分布在3~65岁,平均年龄为(32.3±3.5)岁。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50例治疗组和50例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有22例男性,28例女性;对照组有24例男性,26例女性。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病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患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5 mg×100片,H20080182,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50 mg/d,3次/d。对治疗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除湿止痒、健脾益气,组方:薏米20 g,白鲜皮20 g,柴胡20 g,车前子l0 g,枳壳10 g,茯苓10 g,白术10 g ,党参10 g,苍术15 g,厚朴20 g。若患者伴有大便干燥可在方剂中加入大黄15 g(后下),若热甚者可加入连翘10 g,金银花12 g。以水煎服,l剂/d,2次/d。一周为一疗程,连续观察四周。服药期间嘱咐患者忌食辛辣发物,不得食用鱼、虾、蟹等易过敏食物,戒除烟酒嗜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参照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有关标准制定[5]。痊愈:瘙痒症状消失,丘疹红斑消退,糜烂面结痂;好转:皮损基本消失,但仍有微痒;无效:症状无改善,皮损未消退。有效率等于治愈加好转。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之间对比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2%。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湿疹的病因相当复杂,湿疹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段,没有性别差异。慢性湿疹呈现浸润、肥大及苔藓形态的病变[6],瘙痒剧烈,并且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认为这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是多方面的。内在因素如情绪,压力,消化系统疾病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外在因素如日常生活,气候或受外界刺激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的影响。而中医学理论认为湿疹由于患者受了风、寒、湿等外邪同时患者正气不足,导致了营卫虚弱,外邪侵入而发病,部分患者由于脾虚湿热内生,复感外邪而发病。目前,中药治疗慢性湿疹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本次实验中,治疗组采用中医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有效率为62%。治疗组治疗效果远优于对照组。这就表明,采用中医疗法对湿疹可以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副作用小,具有安全稳定性,可为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黄卫东,蔡蕾,张善雳.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湿疹52例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4):99,178.

[2]张冰凌.苦参等中药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3(10):87-88.

[3]李红果,刘志立.慢性湿疹32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1):109.

[4]陈玉堂.浅谈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9):189.

[5]姜春燕,谭勇,赵宁,等.湿疹证候分类及中药用药规律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1):2397-2399.

[6]张艳杰,尚艳华,王凯.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0(10):1301-1302.

2014-11-21)

1005-619X(2015)06-0603-02

10.13517/j.cnki.ccm.2015.06.024

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湿疹有效率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auxiliary treatment of grade 1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很有效率
近十年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中医治疗进展
高血压肾病诊治经验采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