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医用口罩内双侧鼻塞吸氧对低氧血症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2015-09-03 10:46范丽江梁忠泉关雪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双侧面罩鼻塞

范丽江 梁忠泉 关雪

一次性医用口罩内双侧鼻塞吸氧对低氧血症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范丽江 梁忠泉 关雪

目的 观察一次性医用口罩内双侧鼻塞吸氧的效果,并与鼻导管与面罩吸氧比较。方法 选取2012-03—2014-10重症肺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3组,A组用鼻导管吸氧,调节氧流量3~4 L/min;B组用普通面罩吸氧,调节氧流量6~8 L/min;C组用双侧鼻塞吸氧,并加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调节氧流量2~4 L/min。结果 给氧0.5 h后观察血氧饱和度C组均高于A、B组(P<0.05)。结论 一次性医用口罩内鼻塞吸氧,使得患者吸入的氧浓度较稳定,不受呼吸频率、潮气量、张口呼吸的影响,而且方法简单,避免了氧中毒的危险,较鼻导管与面罩吸氧更能很快纠正低氧血症,效果满意。

一次性医用口罩;双侧鼻塞吸氧;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是指血液中含氧不足,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 mmHg(1 mmHg=0.133 kPa)。长期有效的氧疗,可以纠正低氧血症外,对于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有提高活动耐受力,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意义[2],但长期吸入高浓度氧,可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引起炎症,细胞损伤,甚至并发各种急性或慢性肺损伤[3],而且也容易造成氧中毒。为了提高氧疗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2012-03—2014-10我科对20例低氧血症患者采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内鼻塞吸氧进行供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2-03—2014-10重症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20例,年龄34~88岁;B组20例,年龄44~79岁;C组20例,年龄36~84岁。3组患者均有自主呼吸,年龄、病程及病情程度(动脉血气分析)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表1)。

1.2 方法 3组患者均先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A组用鼻导管吸氧,调节氧流量3~4 L/min;B组用普通面罩吸氧,调节氧流量6~8 L/min;C组用双侧鼻塞吸氧,给患者加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调节氧流量2~4 L/min。

1.3 血氧饱和度的测定方法 3组患者均采用同一品牌的监护仪,并使用一次性血氧探头,均在吸氧后半小时读取血氧饱和度数值。

1.4 统计分析 对3组患者吸氧前后的血氧饱和度求差值,对各组差值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若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采用单因素三水平设计定量资料方差分析,若数据不满足正态性或方差齐性,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3组治疗前后SPO2比较(表2) 由于数据不满足正态性,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吸氧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差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H=19.009 7,P<0.000 1。说明3组患者吸氧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显示A组和C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C组患者SPO2提高较明显。

表1 3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表2 3组吸氧前后SPO2比较

2.2 不良反应 A组和B组患者在24 h治疗过程中各有2例出现嗜睡、烦躁,且B组20例使用面罩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如自述憋气、面部不适等。C组患者在24 h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A组和B组患者未经特殊处理,嗜睡、烦躁症状自行消失,B组憋气和面部不适患者由护士耐心解释,取得了配合。3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尿常规及血生化异常。

3 讨论

鼻导管吸氧存在FiO2不恒定现象,患者张口呼吸、咳嗽等均可使FiO2低于实际值,另外导管口易受痰液堵塞,同时氧气从另一侧鼻孔泄露,实际吸氧浓度更低,如果氧流量加大,患者自觉鼻腔吹风样感觉,氧气干燥,吸入后呼吸道干燥,患者常感不适,2例出现嗜睡、烦躁,影响氧疗效果。

面罩吸氧对口鼻的遮盖作用可有效地减少经口鼻散失的水分,有利于呼吸道的湿化,不容易造成气道痉挛、黏膜干燥和痰液结痂的形成,可达到满意排痰功效[4],保证氧气吸入效果。但面罩吸氧时,由于面罩遮盖口鼻,呼出的CO2是从面罩两侧小孔排出,部分CO2仍残留于面罩内,反而会降低吸氧的浓度,难以纠正缺氧[5]。另外面罩由于是塑料材质,透气不好,20例使用面罩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适,2例出现嗜睡、烦躁,14例自述憋气,15例自述面部不适、妨碍交流等。

一次性医用口罩内鼻塞吸氧,由于口罩透气性好,患者呼出的CO2直接透过口罩呼出去,即使重复吸入CO2,量也是很小,不至于产生CO2潴留,且少量的CO2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可刺激呼吸增加通气量[6]。鼻塞吸氧加戴口罩不仅利于呼吸道的湿化,而且不会导致氧气直接散发于外,使得患者吸入的氧浓度较稳定,不受呼吸频率、潮气量、张口呼吸的影响,患者无不适症状,而且方法简单,调节氧流量2~4 L/min即可,避免了氧中毒的危险,经济适用,值得推广使用。

[1]元波,元咏梅.谈低氧血症患者不同给氧方法的疗效及护理[J].健康必读杂志,2011(3):92-97.

[2]祁晓磊,高艳红.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9,9(2):34-35.

[3]葛玉梅,王浩彦.长期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患者的影响[J].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1):872-875.

[4]张春桂,何碧娇,王美莲.两种不同的氧气吸入法在昏迷患者中的对比[J].右江医学,2008,36(5):580-581.

[5] 黄泽虹,刘翠月,郑银芳.3种不同吸氧方法提高血氧饱和度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3,5(4):288-289.

[6]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9-24.

2014-12-04)

1005-619X(2015)06-0624-02

10.13517/j.cnki.ccm.2015.06.039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猜你喜欢
双侧面罩鼻塞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理想面罩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