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走向媒体业发展的春天——《巴音郭楞日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

2015-09-03 09:04郝永文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党报日报微信

□杨 晓 郝永文

(巴音郭楞日报社,新疆 巴音郭楞 841000)

假如几年前,传统媒体还在探讨研究“是否上新媒体”、“是否媒体融合”的话,那么,现在已别无选择,唯有参与。但是,不管舆论传播形式如何变幻,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台、党刊仍然是党委的主要舆论宣传阵地,其自身所拥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品牌建设和内容生产上都具有不可复制和无法替代的阵地优势,真正起着“航向标”“定盘星”的作用,其地位不可撼动。面对新媒体的发展和传媒格局的变化,《巴音郭楞日报》注重挖掘、提炼和发挥自身优势,注重尝试与新媒体互动融合,不断巩固作为地州级党报的舆论引导和主流传播优势,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

强化“内容为王”,突出媒体融合发展新优势

对于新闻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来说,内容永远是根本,是决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报纸可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报”,“报”是传播的内容,融合发展就是为了让内容适应新形势新方式,实现更好的生产和传播;一个是“纸”,“纸”是传播的载体,融合发展就是努力运用互联网技术、电子技术等新载体,提供更顺畅更便捷的舞台,从而实现更好的传播。因此,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强调运用互联网技术、电子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内容为王”这个根本不动摇,把内容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把内容优势不断扩大和转化为发展优势。《巴音郭楞日报》始终着眼于主旋律,关注正能量,做好主流媒体舆论的传播与引导,从而更好地为党政工作大局服务。在信息海量、互动性强的多媒体时代,更加注重发挥新媒体无法比拟的内容权威性和深度报道性。

巴州州域面积广大,受种植利益驱使,非法开荒种植现象一直比较严重,引起网民阵风式跟帖炒作,保护生态环境植被、打击非法开荒成为各级党政不得不重点抓紧抓好的工作之一。2014年4月,巴州、库尔勒市联合召开打击非法开荒现场会。《巴音郭楞日报》针对党政重视,社会关注的非法开荒事件,专门派出记者来到开荒重灾区包头湖农场,对其非法开荒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式的调查采访,适时推出了包头湖农场非法开荒跟踪调查连续报道,共分三篇,分别为《谁在蚕食胡杨林》《富起来的人和扬起来的沙》《打击非法开荒全面展开》,并配发评论《彻底斩断非法开荒这只黑手》。报道不但揭露了非法开荒的利益链条,更揭示了非法开荒导致沙尘暴天气频发的严重恶果。稿件见报后,库尔勒市委、市政府立即成立联合工作组开赴现场,查处非法开荒事件,该地非法开荒势头迅速得以有效遏止。此次报道,形成了强有力的舆论引导,使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非法开荒事件很快销声匿迹,同时赢得了人们对严厉打击非法开荒的支持。这充分说明,无论资讯多么发达,无论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如何多元,但是权威性和深度性依然是党报在新媒体环境下所拥有的最大优势,不可逾越更不可能复制,这也是党报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永远不变的特质。

强化快速反应,拓展媒体融合发展新空间

在新媒体日益崛起的当今时代,地州级党报与生俱来的信息传播优势受到极大挑战。曾经“固守阵地”式的报道战略以及“一日一报”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和适应新常态下高速快捷的发展需要,必须取“微信”之长,补“纸媒”之短,结合自身优势拓展媒体经营业务,带动从用户模式、新闻内容生产模式以及赢利模式的全面转型,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对于纸质媒体人来讲,我们既不可能一味地依赖传统媒体自身的先天性优势而存在,也不应该放弃主流媒体优势而亦步亦趋地跟随谋生,唯一的出路就是快速提高反应能力,即:受众在哪里,我们就第一时间把新闻传播到哪里。在此方面,《巴音郭楞日报》主动地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方面积极挖掘自身原有优势并想方设法做大做强;另一方面,积极与新媒体探索互动、注重优势互补,实现“鱼与熊掌兼得”,从而凝聚起媒体宣传正能量的强大信息传播力。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借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最大化实现媒体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关键要维护好微信公众号用户,为用户推送定制化和个性化的信息,满足特定用户的特殊需求。2014年底,巴音郭楞日报社注册了官方微博,建立了多个读者QQ群,并利用微博、微信与读者QQ群进行互动。深度报道《库尔勒市城郊违建房现象调查》在报纸上刊发时,同时也在巴音郭楞日报微博上滚动播出最新调查动态,引起州市两级党政的高度关注,及时成立调查组,对城郊违建房屋逐一进行调查,并对涉及此事的单位公职人员进行了严肃查处,赢得了更多用户的关注和好评。目前,报纸官博拥有粉丝已近2万人。2015年又注册了微信公共平台,名为“巴音郭楞日报”。每天下午召开编前会,对微信上即将发布的重大新闻稿件逐一进行发布确定,待编前会一结束,巴音郭楞日报微信就即时发布,主动增强主流媒体与新媒体间的传播互动,进一步扩大《巴音郭楞日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补齐了新媒体时代地州市级党报的“短板”。目前,巴音郭楞日报微信影响力在库尔勒地区微信50强排名中,已稳居前10名。在全疆纸媒微信公众账号排名时,曾五次进入前3名。初步开启了纸质媒体由平面到平台,由单一到多元的传播渠道,同时迈出了传统媒体向现代传媒融合发展的步伐。

强化用户至上,打造媒体融合发展新核心

衡量传统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看拥有多少读者,发行数量有多少客户,而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用户拥有量多少。媒体融合绝不是简单地变换新闻发布空间,而是把正确的舆论引导与用户的需求很好地加以结合,渗透和提升舆论传播正能量,抵御和消减网络滋生负能量。

始终关注读者,满足客户需求,才能被用户关注。不关注读者就不会被读者关注。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采写什么样的新闻,编辑就编发什么样的新闻,读者就阅读什么样的新闻。这样的新闻采编模式,质量再高,也无法获得更多更高更广的读者关联度。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网上读者的愈来愈多,为吸引网上读者,我们必要做到: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新闻,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新闻。新闻不接地气,就汇聚不了人气。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生产上,对突发类新闻要保持关注热度,第一时间传播权威声音;对民生类新闻要保持常有温度,显现亲和力,不能是冷面孔;对时政类新闻要持有客观态度,既严肃公正又活泼务实。《巴音郭楞日报》针对发行量主要集中在市区的实际,专门开辟“库尔勒城事”栏目,适时报道有关库尔勒市的规划建设、服务功能、社区故事、百姓生活等新闻,每天新闻热线都能接到50多个电话,颇受各族读者关注。

了解用户,更好服务用户,才能吸引用户。当今,好酒也怕巷子深,呆在深闺无人识,这早成共识。如果媒体融合不能快速聚集和吸引用户,也就无法完成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任务。在互联网时代,要明白用户从哪里来,用户有什么特点,才能做到吸引用户并且留住用户。现在的新媒体群体主要集中在80后、90后、00后身上,因此新闻报道更应注重体现出他们的参与性、互动性。2015年4月初,报社与库尔勒卡夫乐培训学校共同发起了网上少儿作文大赛活动,通过网上征集作文、微信投票、微博征集意见,许多学生积极参与,20多天就收到作文800余篇,留言近600条。良好的反响,透露出了强大的网络参与和网络互动程度,也极大地增强了报纸的关注度。

近几年来,《巴音郭楞日报》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结合实际,谋新谋变谋发展,不断探寻媒体业发展的春天,寻找融合发展的前进路径,找对收益增长点,找准目标客户,党报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猜你喜欢
党报日报微信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微信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