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老年人医护培训”在居家互助养老模式中价值的探讨

2015-09-03 06:24张颖程云吴秀菊陈倩秋
上海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精英居家养老

张颖 程云* 吴秀菊 陈倩秋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上海 200040)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势态日益严峻,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等特点。传统的家庭养老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家庭规模的缩小等原因,其功能正日益弱化[1],而机构养老限于资源的缺乏和较高的成本无法大规模进行推广。因此,通过构建“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主、机构养老服务为辅”的养老服务格局,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护理和保健服务等。但居家养老在运行中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方面:①行政色彩浓重,社会参与不足;②服务种类单一,专业服务程度低;③居家看护人员层次参差不一,多数看护人员文化程度低,仅能提供家政服务;④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差,队伍不稳定[2]。因此在目前有照顾需求的居家老年人中,84.3%仍然依靠亲属提供照顾,而这些承担“家庭照顾者”责任的人员中亦仅有8.2%接受过相关教育或培训[3]。长期、繁重的照顾任务加之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上的欠缺,不仅会影响照顾者的身心健康,还会直接导致其服务能力和质量的降低。

互助养老是社会正式和非正式养老体系有机结合的重要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集合了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3种模式的优势,在老人们熟悉的环境中,主要依靠社区集体力量解决老年人的照护问题。它内含了由老年人亲友及熟人支持网络向社会陌生老年群体延伸的层级性互助理念。

精英老人主要是指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文化程度和政治觉悟较高、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较强,具有较广泛的人际资源网络、较稳定的经济收入、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具有较强的社会奉献意识和较大社会影响力的老年人[4]。以精英老年人为主导的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正在被社会所接纳,如何帮助这一群体掌握丰富的家庭照护知识和技能,以使其更好地为周围人群提供服务。2014年2月-5月,我们与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合作,设计与实施相关培训方案,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训了55名学员,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培训对象

此次培训项目设定的纳入标准为:①年龄60~75岁;②高中及以上学历;③身体健康;④愿意参与社区养老帮困服务。通过个人自愿报名、协会推荐、主办方遴选的方式,最终,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下属的16个专委会通过综合考评遴选出55名学员,其中女性52名,男性3名;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5.5岁;技术职称为副高及以上。学员家中有照护需求的共19名,被照护者与学员的主要关系为父母、爱人,失能的主要原因为脑梗死后遗症、老年痴呆。

1.2 培训方法

1.2.1 课程设置

本次培训将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辅以参观与体验,交错分阶段进行。培训均利用双休日时间进行,每次授课4学时,总共10次课、40学时。

1)理论课程

培训内容包括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居家护理两大模块。具体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见表1。

2)实践课程

内容包括居家急救常识、生命体征的正确测量方法、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失智老人功能锻炼操、卧床老人翻身、洗浴技术等10项实用居家护理技术。培训采取当场示教和实地操练的方法,对有特殊要求的学员另外给予上门指导。

表1 理论培训课程设置安排

1.2.2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础,使学习者进入案例情景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研究学习和主动性分析,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5-6]。本次培训课程在其中插入了案例教学法,使学员们对学习的内容感觉更为真实、贴近,教授更为生动形象。

1.2.3 考核评价

学员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因此在考核评价的设计中将课程反馈评价、培训体会及理论考试三种形式相结合。其中课程反馈评价包括授课内容、讲授方法、授课效用、培训组织4个维度,共14个条目。

授课内容包括:本课程目标明确、通过本课程我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巧、我能够理解本次课程老师讲授的内容及本课程内容实用;讲授方法包括:老师讲课有吸引力、老师讲课层次清晰、老师对课程内容有独到的见解、老师与我们有交流互动及老师的授课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课程内容;授课效用包括:本课程对我照顾失能老年人有用、我能够将培训中学到的内容应用到日常照顾老人当中及本课程使我对照顾好老人充满信心;培训组织包括:本次课程内容正是我所需要的及培训课程的时间、地点安排合理。

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选项包括“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非常同意”,依次计为1~5分,量表总分为14个条目之和(14~70分),得分越高,则学员对课程评价越高。

培训体会则要求学员在培训结束前将整个培训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情境用文字进行描述。理论考试题目由每节课中的重点知识点构成,题型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5分,总计100分,考核时间30 min。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课程反馈及理论考核各维度得分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学员对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居家护理两部分课程评价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员对课程的总体评价

学员对课程总体评价平均为(67.00±5.34)分,总体较为满意。各条目平均分显示:授课效用条目平均分(4.72±0.52)最低,其次是培训组织(4.78±0.42),讲授方法(4.80±0.42)和授课内容(4.81±0.39)。结果见表2。

表2 课程反馈总体及各维度得分(x ±s)

2.2 学员对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居家护理两部分课程评价的比较

经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在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居家护理两部分课程中,学员对授课内容、讲授方法和授课效用的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2.3 学员培训体会

本次培训的学员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对培训过程的感受及经验体会如下:①老年人需安全用药,尽量少用药;②进一步掌握了高血压相关知识,平时应重视自我监测;③获得了压疮预防和护理的相关知识。

表3 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居家护理课程评价(x ±s)

很多学员在培训心得中都提及了对老年人慢性疾病和居家护理有了重新认识,认为此次培训让他们获益匪浅。

2.4 理论成绩

本次培训班终期考试中,学员成绩60分以上者共52名,占94.55%。

3 讨论

3.1 精英老人的高知背景决定了学习的高效

目前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以下岗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主,整体文化水平不髙,加之缺乏系统的培训,专业化程度更低。而精英老人学员的知识层次高,理解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强,出于对自身和家属健康保健护理技能和知识的需求,学习的主动性极强。培训中大家学习认真,互动积极,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培训知识和技能,终末考试达标率为94.55%。

3.2 在精英老人中开展培训有助于提高医疗保健常识及居家照护技能

精英老人作为老年人中较为特殊的群体,本身对居家的保健和照护知识就有迫切的需求。在培训体会中学员们都提到,过去忙于工作,很少考虑到养老照护等问题。退休后发现自身对医疗护理知识所知甚少,身体不适时只能选择去医院就诊,无法进行基本的自我身体情况判断。

经过学习,学员们对居家照护的知识和技能有了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和提高。部分学员在家庭中承担着照顾者的角色,主要照顾对象为父母或爱人。本次培训不仅解决了当前居家照护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居家照护的知识和技能,还专门建立了居家养老的公共咨询邮箱,学员们可以将在居家照护中遇到的问题直接发送至邮箱,由专门的专业医护人员给予回复指导。

3.3 在精英老人中开展培训,是互助养老模式中的重要补充

McGee等[7]研究了老年人与非正式支持提供者的关系,发现朋友和邻居对居家照护认识的沟通会增加老年人对居家照护的认识,进而促进老年人对居家照护的利用。精英老年人群不同于专业从事社区老年服务的专业人员,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普遍具备奉献精神,更关注的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不仅能将所学的基础医疗护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身边的亲属和朋友,也乐意向社区或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辐射性反馈。

且精英老年人群是非营利的第三方,在提供帮助的过程中更容易与被帮助对象建立信任的关系。如政府能将这一特定人群组织起来,建立非专业性的公益团体,相信其能在政府、医疗机构、服务市场和需要服务的老人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并与其形成合力起到协调功能。

3.4 在精英老人中开展培训,有助于稳定社会、促进和谐

现代社会生存竞争加剧,子女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工作和下一代身上,对老人给予的多是物质照顾,与老人沟通交流较少,忽视了老人精神层面或其他方面的需求。加之不发达的社区建设和社会服务建设的断层,老人的精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精英老人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他们不仅能够运用所学的基础医疗知识,为全职的非专业照顾者(如护工、保姆、亲属陪伴者等)提供指导、帮助,还能增进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以平等的伙伴关系与老人建立信任,帮助他们重新评估自身的需求和能力,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学习和解决自身的健康和生活问题,从而改变生活现状,享受一个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精英老年人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具有灵活性、多样性、自愿性、自治性等特征。培育精英老人,构筑互助养老模式,建立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健康老人为病残及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的护理互助体系,不仅能丰富老人相互间的友情和精神世界,让老人们在服务过程中学习到护理知识,还能为政府节约社会管理成本,提高老年社会政策效率。当然,该模式的建立和健康发展需要得到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撑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构建,使其与正式养老支持体系相辅相成,最终促进老年人群体实现“老有所伴”和“老有所乐”。

[1] 于彬彬, 柳韡. 老年人居家照护现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8): 764-766.

[2] 矫海霞. 上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社会工作, 2012, (1): 24-26.

[3] 郭平, 陈刚. 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 23.

[4] 陈静, 江海霞. 角色理论视域下精英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特征和价值探析—基于河北省保定市的个案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1): 28-34.

[5] 郝萍.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 2013, 10(1): 13-15.

[6] 张宏晨, 高丽, 崔艳, 等. 案例教学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 护理研究, 2014, 28(7): 2420-2421.

[7] McGee HM, Molloy G, O’Hanlon A, et al. Older peoplerecipients but also providers of informal care: an analysis among community sample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J]. Health Soc Care Community, 2008,16(5): 548-553.

猜你喜欢
精英居家养老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它们都是“精英”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