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化语境下 党报文化评论栏目的定位

2015-09-10 19:31王研
记者摇篮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余秀华栏目文化

王研

消费主义与互联网正在合力改变当今时代的文化生态,泛娱乐化演变为一种新的文化精神,并深刻影响着媒体的言说方式。

在网络平台上,几乎一切信息都被娱乐化处理,戏谑、解构、颠覆式的发言和评论层出不穷,传统媒体或是随之起舞,或是湮没在众声喧哗之中,甚至失语、缺席。面对这种状况,党报应有所担当,对于那些与大众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现象和人物,要及时发声,提出问题,指出病症,校准价值坐标,引领舆论良性发展。

为此,2014年7月28日,辽宁日报在文化新闻版正式开设“文化七日谈”栏目,其主要功能是对当下的文化热点进行分析、评论。截至目前,该栏目已发稿逾百篇,话题涵盖文化领域的各个层面,不仅被广泛转载,同时亦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受到读者好评。

笔者担任“文化七日谈”的主笔,从一年多的实践来看,该栏目之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影响,最主要的原因是定位准确,无论是内容、话题,还是写作方向,都做到了既具有文化评论的通俗性、灵活性和潮流感,同时,也兼具主流媒体的持重、严谨和专业。

一、内容定位

内容定位,也就是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传播,评论海量出现,其中,尤以文化评论特别受大众关注。应当说,当下并不缺少文化评论,反而是太多太杂。因此,“文化七日谈”栏目要追求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做许多声音中的一个,而是要成为有担当、有独特性、有引领作用的声音。作为省级党报开设的文化评论专栏,“文化七日谈”的身份决定了它的内容应当有品位、有深度,同时还要生动、可读,紧贴潮流但不跟风,通俗但不媚俗。为此,”文化七日谈”把有热度、有感受、有价值作为每篇评论所应具有的内容要素。

有热度

党报的文化评论栏目不应过分高冷,要对大众有所引领,首先要贴近大众,在内容方面要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始终围绕大众最关切的话题展开。“文化七日谈”从设立之初就定位为“热点”评论栏目,即每篇评论一定要从具备一定热度或可能产生热度的话题切入。如,2014年7月下旬,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3》和韩寒执导的《后会无期》先后上映,两位具有21世纪青春文化符号意义的人物以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共同登场,掀起一场舆论热潮,成为当时最大的文化热点。“文化七日谈”抓住此契机,以该话题作为栏目的开篇,刊发了《在小时代里郭敬明与韩寒后会无期》一文。笔者通过对《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上映后票房与口碑的不同走向的观察,分析了郭敬明与韩寒在文化理念上的不同选择,提出“韩寒想要讲一个关于疼痛的理想的故事,而郭敬明则继续用纸醉金迷包装着时代的苍白”,此番相遇折射出“在这场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近身厮杀中,郭敬明与韩寒似乎后会无期”。再如,2015年年初,诗坛刮起猛烈的“余秀华旋风”,余氏作品《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全民皆知的“名作”,“被复制、粘贴、引用、改写了无数次”。“余秀华旋风”让诗歌重回大众视野,但也打破了诗坛原有的宁静,争议声四起。笔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观察媒体生态和舆论环境对余秀华处境的改造,当“余秀华现象”本身演变成为一个更大的现象,且公众对她的关注也到达顶峰时,“文化七日谈”以《余秀华承载不了那么巨大的想象》一文作出这样的回应:“在成功学主宰的时代,余秀华的当下,的确具有样本意义”,“其实,许许多多的解读不过是把无数的想象摁进一个余秀华去重构现实。但现实终归是现实,余秀华不会也不可能承载如此巨大的想象。”

有感受

一个成功的文化评论专栏,其内容应当源于大众有感的话题,同时,也要契合大众的文化心理,表达大众的文化诉求。2014年12月,“琼瑶状告于正侵权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这起案件将于正抄袭的问题正式摊在了公众面前。其实,于正被质疑抄袭早已不是新闻,每有于正新作播映,找“雷同”已经成为广大网民的习惯动作。然而,无论网民如何愤愤不平,无论业内同行如何批评,于正仍然“混”得风生水起、志得意满。对于这起大众非常有感的事件,笔者以《为什么无耻者愈无畏》为题撰写评论,提出“在网络时代,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更大的难题。让无耻者不能无畏的方式,除了完善市场规范,健全法律法规之外,还必须在全社会营造出‘侵权是一种劣迹的观念,让侵权者无法在创作界和市场立足。惟有如此,才能终结无耻者无畏的歪风”。2015年4月,诗人汪国真逝世,作为上世纪90年代诗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离去勾起若干时代的旧影:一句诗、一首歌、一部电影,或是一个人……令社会上弥漫起怀念上世纪90年代文化生活的情绪。为此,“文化七日谈”栏目迅速推出《旧影1990》一文,说汪国真,也说庞中华、蒋昌建、魔岩三杰、张国荣、库布里克、罗大佑,等等,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串起了1990年至1999年的文化记忆。

有价值。“文化七日谈”栏目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较高的品位,不同于一般的娱乐评论,坚决不抬轿、不跟风、不抹黑,不做情绪性的发言,而是关注那些具有趋势性、现象意义的有价值的话题,目的是发挥主流媒体文化评论的引领作用。如,2014年9月,有学者呼吁抵制“你妹”“蛋疼”等粗鄙的网络用词,因为它们大多来自生活中的脏话、粗话,只是稍作变形,披了个“调侃”的外衣就成了时髦的新词,更被广泛使用。然而,此观点却遭到不少网民的炮轰,有人为网络语言粗鄙化倾向辩护,称其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是语言保持鲜活性的一种体现。为此,“文化七日谈”刊发评论《别用鲜活性包装语言的粗鄙化》,提出“语言文字不是一个口袋,想塞什么就塞什么。语言文字是一种生命存在,它的美与纯粹性具有尊严和价值。不管是哪一个历史时期,粗鄙化的语言文字都不可能被弘而扬之……”“随着时代的变迁,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一切传统文化形态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改变,重点不是它们如何改变,而是我们如何选择、如何取舍。”再如,2015年2月,《奔跑吧兄弟》票房大获成功,综艺改编“大电影”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写了一篇《大电影凸显中国电影的“小”》,对“大电影”充斥市场的现象提出批评:“大电影”的票房成功“是中国特有的现象。环顾其他国家或地区,鲜有电视剧、动画片或综艺节目因受欢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投拍成电影,并大卖特卖,甚至成为电影市场的主体”,“电影人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抢钱上,而几乎没有人真正去关心电影生态的涵养。正是这种有意无意的漠视,才让大电影之类的怪胎,堂而皇之地发展并茁壮起来”。

二、话题定位

话题定位,也就是解决如何寻找话题的问题。

“文化七日谈”栏目设立后,由最初的每周一期,逐渐增加到每周三期,出版较频繁,需要不断发现和发掘新话题。为此,笔者从三个方面下功夫,即广泛观察、强化积累和深入思考。

广泛观察。撰写文化评论专栏,吸收信息的渠道要多。首先是善用互联网,特别是微博、知乎、豆瓣等,关注聚集在这些平台上的网民在关注什么。因为,在互联网时代,话题的产生往往不是来自于媒体,而是来自于网民。如2015年4月,一位叫“撇撇”的网友的日志登上豆瓣首页,她被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她76岁了。笔者从“撇撇”的“走红”联想到大众对新媒体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于是便以此为话题,写出了《新媒体不是青春的专属》一文。2015年3月10日刊登的《自创节任性得漂亮》一文则缘于微博上风行的男生节、女生节、萝莉节、示爱节、八卦节等等“自创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当下中国的独特文化图景,很值得深入讨论。其次要留意受访者,特别是文化界、学术界的受访者,关注他们在思考什么,他们的思考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中国的文化脉动。第三要观察同行的兴奋点,还有朋友的兴趣点,同行有较高的话题敏感度,而朋友则是了解大众文化需求的一个有效途径。

强化积累。“文化七日谈”是一个动态的栏目,必须保持话题的新鲜度,所以,要求写作者有较多的知识积累,否则,当面对一个文化事件或一种文化现象时,就很可能无话可说,或只能说一些皮毛。同时,积累还能帮助写作者发现更多有价值的话题。关于积累,重点在一个“精”字上。笔者的心得是,可以通过阅读、观影等多种方式来强化积累。以阅读为例,阅读永远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如果时间充裕,最好养成深阅读的习惯;如果时间比较少,哪怕是浅阅读也是有益的。观看电影同样是强化积累的好方法。一部优秀的电影不亚于一本好书,有助于为撰写评论提供灵感。例如,看电影《黄金时代》如同读一部东北现代文学史和一部东北文化抗战史,看电影《博物馆的时光》如同浏览了一遍欧洲文化艺术史。另外,笔者还充分利用记者这一职业的工作便利来强化积累。记者每天都要面对新鲜的人、事、物,可以从不同领域吸收经验,每一点经验都会成为撰写评论时所需的养分。笔者在辽宁日报文化新闻部工作了七年,曾采访过众多文化界人士,特别是在2009年至2011年期间,因参与《重估中国当代文学》和《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两项重大策划,与数十位国内著名作家、批评家对谈,过程当中的收获可以说是终身受用。

深入思考。从思考中寻找有价值的话题,是写文化评论必须要做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很多时候,一个话题值不值得写,不仅要看话题本身的热度,还要看写作者能否通过思考来创造话题,拓展话题。如,2015年6月,复旦大学被质疑抄袭。短短几天时间,在一浪接一浪的批评声中,这所享誉中外的著名学府陷入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社会各界最感不满的是:中国大学失去了原创精神。但是,笔者认为,不能就事件本身来评论事件,需要再进一步思考。围绕该事件,“文化七日谈”推出评论《拿来文化已成时代病》,提出 “复旦事件”的背后隐藏着当今中国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病症,即拿来文化,文章认为:“拿来文化盛行,让借鉴、复制、移植成为文化生产的常态,大众尤其是青少年,习惯了享受二手文化产品,甚至把‘拿来本身当作一种时尚,其后果是,整个社会渐渐失去了对原创的尊崇和追求。‘复旦事件并非偶然现象,也不是单一现象,如果拿来文化继续发展壮大下去,如果社会继续忽视原创的价值,那么,我们的文化迟早会变成复制文化。”

三、方向定位

方向定位,也就是解决如何写的问题。

文化热点很多,涉及的领域很广,相关评论数量巨大,平面媒体尤其是党报的文化评论专栏要形成一定影响并非易事,因此,“文化七日谈”对于“如何写”的问题有很多细致考量,着力于找视角、有观点、求深度三个方面。

找视角。一篇评论能不能产生影响,视角很关键。笔者在撰写评论时,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在找视角上。以八卦新闻的评论为例,党报文化评论能不能把八卦新闻纳入评论视野,答案是当然可以,但重点是如何写,也就是用什么样视角来评论。八卦新闻是娱乐产业高度发达后的必然产物,表面看来,它们是毫无营养的“口水新闻”,但其实能够折射出一段时间来社会的文化状况和文化心理。从这一视角来看,评论八卦新闻很有必要。2015年7月7日,“文化七日谈”刊发《公众人物不可逃避身份定位》一文,文章从演员文章在微博骂人一事说起,提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名人、明星,在微博这样的公众平台骂出了普通人尚难以启齿的脏话,其后果不仅仅是文章变成了‘文脏,更可能刺激出一种示范效应……公众人物肆无忌惮的所谓个性表达,会传递一种错误的行为方式。”2015年3月2日,《“娱乐”这个词成了最大的替罪羊》一文针对为烂片辩护的八卦言论作出反思,提出“不知具体从何时开始,‘娱乐渐渐演变为低质量、低趣味、商品化、苍白化的代名词,仿佛‘娱乐就是‘图个乐,就是单纯的消遣,就是不需要大脑介入的没心没肺的活动。如此误读成了许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也让捞钱式拼盘劣作们从中找到了使自身合理化的借口。”

有观点。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事件发生后几分钟就会出现相关评论,一天过后,评论已经铺天盖地。因此,能不能提供新的观点,往往决定着一篇评论有没有阅读价值和传播价值。为此,“文化七日谈”在强化观点方面花了很多心思。具体做法是,当热点出现时不急于评论,首先对产生的背景及其外延效应进行分析,然后从结论中提炼与众不同的观点。2015年年初,电视剧《武媚娘》“封胸”风波引发热议,“文化七日谈”刊发评论《“捂媚娘”呼唤分级制》,提出“《武媚娘传奇》风波看似孤立事件,其实不然。实际上,不少国产电视剧,甚至动画片都存在‘尺度问题,例如激情场面、暴力情节、成人对白、粗俗动作、血腥镜头等等。那些并不适合所有年龄段观众观看的画面或多或少地出现在不同的电视剧中,这一现象长久以来并没有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当下,真的到了需要认真思考电视剧实行分级制的时候了……分级制既能对电视剧拍摄起到更有效的管理作用,也能对电视剧播出进行更合理的区分,特别是有助于在全社会树立一种‘教育观念和欣赏‘秩序。从更宏观的意义来看,分级制对构建健康的文化生态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该文在全国相关评论中率先提出电视剧播映应当建立分级制的观点,引起强烈反响。

挖掘深度。“文化七日谈”栏目所追求的是为大众文化生活提供养分,要写出厚度、质感、价值来,要发现这个时代的某些缺失,回应这个时代的某些需求,提出这个时代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的问题。所以,笔者撰写每一篇评论时都注重挖掘其深度,让读者在阅读之后能够有所回味、有所思考。比如,《我们的文学“失忆”了吗》一文从君特格拉斯的逝世看《铁皮鼓》的历史意义,进而反思中国文学孱弱的历史书写能力;《遥望莱比锡》则从莱比锡书展的盛况观照中国书展的缺失;《请给严肃电影一条活路》是从电影《闯入者》说起,从严肃电影的生存困境来看中国电影的整体发展。

总而言之,党报文化评论要在互联网时代的新舆论格局中发挥出向上的牵引力,就必须明确定位,找到有效的发声方式。(作者单位:辽宁日报)

猜你喜欢
余秀华栏目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The Poet on Earth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