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大数据研究综述与评析

2015-09-10 07:22杨黎张勤
新闻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界研究

杨黎 张勤

【摘要】近年来关于大数据的研究热度持续升温,为了解其最新研究成果,本文通过梳理2014年国内有关大数据的研究,发现大数据研究仍然处于上升阶段,大数据价值应用研究成为大数据研究的重点,并呈现出较强的拓展态势,学界对大数据的研究态度也更加审慎。

【关键词】大数据研究综述评析

一、大数据整体研究状况

1、大数据研究溯源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就提出了“大数据”这一概念,并赞颂其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①随后的20多年里,美国企业界、学术界对它不断地加以探讨、研究。2011年5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麦肯锡在其发布的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新前沿》中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②从此,人们对大数据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2012年,徐子沛的《大数据》梳理了大数据浪潮发生的前因后果,揭示数据在未来社会中的革命性作用,被称之为国内掀起大数据热的第一本书。2013年,英国大数据专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出版,前瞻性地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此后,大数据迅速成为国内外学界研究的热点。

2、2014年国内大数据研究的特征

本文以“大数据”为关键词搜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发现2012年“新闻与传媒”门类下涉及到“大数据”的研究文章仅有15篇,2013年研究文章增长为270篇,2014年,关于“大数据”的研究文章达到了534篇之多,相较于2013年翻了2倍。此外,对大数据的研究涉及到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多个领域。由此可以看出:2014年,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关于大数据的研究延续了去年的热度并且仍然处于活跃期,并且呈现出多向拓展的趋势。

二、研究内容及视角

本文以2014年我国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所载研究大数据的论文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本进行梳理,发现2014年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对大数据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数据基础问题研究

自大数据概念引入国内开始,学界对大数据基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数据相关概念的探讨,包括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新闻以及对大数据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预测等。201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大数据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创新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可以说代表了业界的主流观点。

喻国明提出大数据并不仅仅是指数据规模的海量,大数据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全,而大数据分析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透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数据,以及历时态的关联数据,找到问题的症结,直抵事实的真相。③陈力丹教授提出大数据新闻报道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那样的简单数字交代,而是展示了一种从宏观与中观的层面对于社会某一方面的动向、趋势的动态的把握。同时陈昌凤教授也总结了数据新闻包含的新闻形态的创新和新闻内容的创新。并指出形态到内容这两个层次创新是非常可贵的,从技术形态的融合,进入到产业化的融合,再进入到内容的融合和迁徙,而这种迁徙反过来逼迫内容必须要进行改革。喻国明认为大数据新闻是基于大数据分析思维的新闻报道,是数据驱动新闻更高一级的形态,代表了未来新闻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的大数据新闻更多是停留在实验性阶段,大数据新闻的关键不在于数据本身,而在于对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关联性分析。

2、大数据的实际应用研究

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利用新技术实现传媒业创新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大数据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实际应用问题研究呈现强势状态。

2014年,传媒业出现很多较为成功的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案例,中央电视台可以说开创了国内电视媒体大数据新闻先河。2014年春节前夕,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中推出的“据说春运”专题报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随后,央视又在春节、“两会”、清明假期推出了“据说春节”、据说两会”、“大数据看出行”等系列报道,积极探索电视媒体大数据新闻的创新模式。

央视大数据电视新闻一经播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陈力丹教授认为,该节目将百度搜索和网上即时的调查与电视新闻结合起来,以各方面发展态势的大数据作为背景来报道,是新闻报道题材的一个重大的创新。同时他以《华盛顿邮报》关于奥巴马就职典礼的新闻图片游戏为例,提到了“新闻游戏化”的趋势,运用最新传播技术手段改革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而大数据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支撑后盾。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陆丹结合“据说春运”专题,总结了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创新情况。在生成机制上,通过台网合作为报道创新提供了契机;内容选题上,用大数据准确感知,更加接地气;报道方式上,大数据背景下更要凸显对个体的尊重和关怀。⑤而大数据电视新闻的发展路径需要从生产、传播、营销三大维度出发做通盘考虑。因为大数据电视新闻的根本依然是内容,大数据电视新闻发展不能单靠外部大数据,更要重视电视媒体自身的大数据富矿。徐琦等人强调新闻从业人员素养的提高将最终决定大数据电视新闻的未来。在肯定大数据在新闻业务上创新作用的同时,也有学者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大数据来源的单一,大数据使用的模式化以及数据图表之外的视觉元素缺乏等,而这些都有待于数据来源、功能和呈现方式的完善。

此外,针对传统图书出版资源开发严重不足,产品形态单一,收益不佳的困境,有学者提出利用数据分析能优化出版过程,把握消费需求,准确定位产品形态,进而促使出版业从单纯的出版活动向系统的知识服务转型。吴咏蓓也强调基于数据分析的图书策划能够更接近市场,图书营销更为精准。这就要求图书编辑们强化利用数据的意识、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利用的技能、重视数据反馈。

3、关于大数据技术的审视和反思

作为一种技术创新,大数据正在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但也带来了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以及数据主权问题。因此,在人们对大数据时代到来欢欣鼓舞的时候,一些学者对于大数据也表示了一定的担忧。早在2013年,王武彬就指出国内大数据讨论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包括数据的公开性与公众隐私保护之间的冲突以及过于高估大数据对于传媒业的价值等。2014年,关于大数据技术的审视和反思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探讨的话题集中于数据公开与个人隐私保护、大数据时代数据主权维护等问题上。

(1)数据公开与个人隐私保护。大数据技术环境下,公共数据开放与保护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刘小霞认为大数据网络搜索加大了个人信息安全风险,而信息主体安全意识淡薄、立法规范滞后以及信息和数据传播的动态、交互、匿名化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重要原因。田新玲等指出除了大数据技术上的原因,还存在诸多结构上的因素,如被操纵的公共领域与内心领域的融合趋向、技术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公众网络社会的抗争、不同文化价值的冲突等。

对于大数据时代公众隐私保护的途径,陈昌凤、虞鑫等人认为应该将隐私问题的重心转移到数据使用者身上,数据使用者在获取了数据后被允许较长时间保存数据。这样可能带来过度披露和二次使用数据带来的关于隐私问题的风险。而为了缓解这种矛盾,需要我们尊重个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数据存在方式,尽快出台数据隐私权保护政策,制定大数据产业的行业自律条例,树立公众数据开放观念、提高公众大数据技术素养。

(2)数据主权维护问题。当前的大数据和运用处理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原先以国土疆界为划分的安全概念,带来了复杂的权责关系。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蔡翠红分析了大数据技术所引发的新数据鸿沟、数据霸权以及数据跨国安全威胁等问题,称对大数据的高效利用已成为各国获取信息权的关键,其所蕴含的重要情报信息昭示了对国家安全和战略能力的重要意义。⑥沈国麟强调数据主权是一种权力,但实施这种权力则需要掌握分析能力。大数据是国家战略资源,中国应构建自己的国家数据战略,包括加强国家安全、推动技术创新和完善政府决策等。⑦

三、学科研究总体评析

2014年,学界对大数据的研究热度仍在上升,并且已不仅仅停留在概念探讨、特征分析等基础问题层面。人们开始结合大数据应用的案例,试探着寻找其在传媒业的应用价值,如何才能让大数据成为利器,实现中国传媒业的创新发展成为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关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已经逐步推进到了其实际应用层面,并且呈现强势状态。与此同时,大数据的研究已渐趋回归理性,人们不再如大数据引入初期那般欢欣鼓舞,而是尝试着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哲学审视和反思,诸如公共数据开放性与保护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大数据技术下国家数据主权的维护等问题成为学者讨论的热点。

大数据研究方兴未艾,大数据将依旧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并且,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推广以及研究的深入,将会开拓出更新的视角,也提出更多的问题,人们将会用更加审慎的态度看待技术对于新闻事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②⑥蔡翠红,《国际关系中的大数据变革及其挑战》[J].《国际经济与政治》,2014(5):124-145

③喻国明,《从精确新闻到大数据新闻——关于大数据新闻的前世今生》[J].《青年记者》,2014(12):43-44

④杨雅,《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新闻传播的新范式——“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4(3)

⑤陆丹,《从央视〈晚间新闻·据说春运〉看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创新》[J].《新闻界》,2014(9):20-22

⑦沈国麟,《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主权和国家数据战略》[J].《南京社会科学》,2014(6):113-119

(作者:均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学界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