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践行“三严三实” 推动统计事业改革发展

2015-09-10 07:22王保安
人民论坛 2015年19期
关键词:三严三实党建

王保安

【摘要】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是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保障,是新时期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是新时期全面推进统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统计部门践行“三严三实”,必须加快推进统计改革发展,最核心的是工作要实、数据要实、服务要实,要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上出实招,在全面深化统计改革上谋实策,在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上办实事。

【关键词】统计改革 “三严三实” 党建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系统论述,高屋建瓴、内涵深刻、意义深远,是党中央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理论创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阐明了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和成事之要,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准确把握“三严三实”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三严三实”是党建成功实践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机结合、通俗概括和重要总结,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是新形势下党建标准的重要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科学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刻阐释了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执政为民的底线要求。严以修身就是思想道德的自觉提升,是锤炼党性的根本基点。严以用权就是执政为民的基本遵循,是执政党最基本的党性要求。严以律己就是要求恪守公私之界,是对自我私欲的压制约束。二是通俗阐明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务实担当的本质特色。谋事要实是做事精髓,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创业要实是责任担当,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敢于担当责任,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是谋事创业要实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三是清晰刻画了党员干部正肃严明、行为规范的形象特征。“三严”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内在要求,是“三实”之基础和保障。“三实”是改造客观世界的行为取向,体现着“三严”的价值内涵,事关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

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对推动经济新常态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对统计工作与统计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首先,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是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三严三实”为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化,是全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再整装、再启程、再创新。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就要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理念,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为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其次,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是新时期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保障。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全面贯彻中央方针政策,把发展着力点转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上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行动遵循;就是要推动改革实践,激发改革动力,释放改革红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就是要捍卫法治权威,养成法治习惯,自觉遵法守法,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行为规范;就是要守纪律讲规矩,改作风树新风,强责任反腐败,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政治规矩。第三,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是新时期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三严三实”是好干部标准的具体化。深入践行“三严三实”能够使党员干部增强推进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熟练掌握干事业的方法论,增强抓机遇、破难题的本领,确保“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全面落实。第四,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是新时期全面推进统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三严三实”既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也是统计工作的本质属性。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党中央、国务院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多元化、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运用,都对统计工作提出新需求。统计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三严三实”,真正做到守纪律、严规矩、求实效、敢担当,切实推进现代统计体系建设。

围绕“三严三实”永葆忠诚干净担当本色

“三严三实”蕴含着对理想信念的庄严誓诺和政治追求,是完善组织生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严格组织原则,是懂规矩、守底线、拒腐蚀、永不沾的严明纪律要求。

要严以修身,筑牢忠诚之坝。“三严三实”,修身为基,忠诚为先。古人将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将忠诚作为修身的前提。党员干部严以修身就是要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一,加强党性修养。党性是一个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经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统计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有了很大提升,但还存在着少数党员干部没有真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要认真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学习践行党章,履行共产党员的义务,认真学习践行党的性质、纲领、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努力在工作实践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直以来,统计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勤奋敬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统计改革发展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但也要看到,个别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性锻炼,加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加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加强对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的研究,加强对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学习,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践行入党誓言,确保立党为公,肩负崇高使命。三,加强道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首先要忠诚自己的岗位、工作和职业,忠诚统计事业。要学习践行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进人物的思想品德,激发自己为统计事业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多读一些传统优秀文化经典,陶冶个人情操,以高强的本领和智慧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和压力。要认真恪守统计人的职业操守,努力弘扬“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开拓进取、服务奉献”的统计核心价值观。四,追求高尚情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要真诚对待自己,求得自我完善和发展。要通过自我提高,打造个人道德情操的升级版。要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开阔视野,净化心灵,增长才干。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灭火器”,时刻修剪欲望,遏制贪念,不让“下不为例”冲破防线,不让“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打开缺口,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

严以用权,干净做人做事。不受制约的权力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不受监督的权力是引发不正之风的土壤。作为履行行政管理的机关,统计部门有统计标准制定和审批权,调查项目立项权和审批权等,这些权力必须加以监督制约才能正确地行使。一,坚持用权为民。确保每项统计调查都来源于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需要,用好每一笔统计经费;切实维护社会公众的统计权益,最大限度地为全社会提供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统计产品;认真行使好独立调查、独立报告、独立监督的职权,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二,坚持用权循规。要敬畏制度规矩,确保在制度规定的程序、环节、过程中行使权力,严格按照程序和规定设立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布置国家统计调查任务,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审批备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审批部门统计标准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三,坚持用权有界。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紧密结合统计部门实际,牢牢抓住人、财、物、数和审批、评定等关键环节以及廉政风险大的重点岗位,建立健全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切实管用的制度规定。要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发挥统计系统纪检、监察、审计、巡视、信访等监督力量和监督机制的作用,让各种权力在阳光之下运行,使权力行使者不敢、不能、不想腐败。四,坚决杜绝特权。“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公权自身的内在要求。在统计系统最为关键的是不能以数谋私,数据生产要严格按方法制度执行。同时,在调查项目审批、统计执法检查、统计技术职务评定、统计教育培训、统计资金分配使用和干部职务晋升中,严禁公权私用,以权谋利。

严以律己,勇于担当奉献。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怎样做一个优秀的公务员,除了有外在的约束外,关键还要有内在的严以律己,要勇于担当,勤于奉献。一,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敬畏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敬畏道德法律,敬畏手中权力,并以道德法律、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为尺度严格约束自己。作为统计人就要敬畏统计法,敬畏党纪政纪国法,手中握紧统计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的戒尺,始终坚持独立科学规范,切实履行职责,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二,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加强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始终表里如一、严守本分;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及时发现不足,认真进行整改,决不让小错变大错,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三,坚守国法、恪遵纪律。党纪国法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行为规范,要按照党纪国法高标准要求自己,筑牢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基座,严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五个必须”,始终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正确把握自己,不越雷池一步,自觉做到守纪守法,为政清廉。四,警钟长鸣、改进作风。要坚持不懈巩固落实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确保整改落地有声、改有所成,兑现承诺、取信于民,持之以恒打造优良作风,毫不松懈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狠抓中央确定的21项专项整治任务,努力形成查实情、统实数、出实策的求真务实之风,真正做到真实统计、科学统计、依法统计、服务人民。

以“三严三实”推动统计事业迈上新台阶

统计部门践行“三严三实”,必须加快推进统计改革发展,最核心的是工作要实、数据要实、服务要实。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对统计工作的具体要求,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着力构建现代统计体系,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统计支撑,使统计改革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化、多元化、市场化发展格局,更好地适应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迅猛发展大势,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好地适应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动统计事业迈上新台阶。

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上出实招。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一,加快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不断健全统计法律规范,进一步严格统计法治实施,加强统计法治监督,强化统计普法宣传,将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纳入法治轨道,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二,始终保持严惩统计上弄虚作假高压态势。坚决把指令报送、冒名报送等弄虚作假行为作为统计执法检查重点,积极主动地查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确保统计数据客观真实。认真落实统计严重失信企业公示制度,加大企业统计违规违法成本,推动完善企业独立真实填报数据的长效机制。三,不断完善提高数据质量的工作机制。认真研究、深入查找当前统计工作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涵盖统计生产全流程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科学严密组织实施各项调查,持续推进各项调查工作的规范统一。

在全面深化统计改革上谋实策。统计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不断加大推进改革的力度。一,拓展完善统计调查领域。增加反映流通消费分配情况、民生改善、社情民意的统计调查项目,建立健全社会、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调查项目,深化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改革,完善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建成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改进创新统计调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健全循环经济统计,实现对“五位一体”总布局全覆盖。二,健全统计指标。增加有效引导科学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统计指标,完善农业、工业、建筑业等产业和消费、收入、价格、人口等领域调查制度,更加真实地反映速度变化,更加全面揭示结构优化,更加有效监测动力转换,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提供可靠信息保障。三,完善统计标准。进一步健全统计分类标准,积极推进统计指标涵义、计算方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的标准化,加快建立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元数据库和统一完备、不重不漏、信息真实、更新及时、互惠共享的国家基本单位名录库。四,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完善普查组织方式,创新普查手段,优化普查资源,夯实普查基础;全面推进抽样调查,完善重点企业全面调查方法。

在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上办实事。践行“三严三实”,归根结底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统计数据源于人民,不断提升统计服务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能力和水平,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一,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统计信息和对策建议,在提供常规性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加强对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程的统计监测,加强对新型业态、新兴产业、新型商业模式的数据反映,加强对深化改革的效益和成果的信息调查搜集,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预判,及时提出针对性强、时效性高、参考价值大的对策建议。二,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统计服务,更加快捷地发布翔实的统计数据,不断充实国家统计数据库,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资讯的习惯和渠道,大力推进统计公开透明,继续加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数据发布工作,加快推进统计可视化的开发与应用。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三严三实》,新华网,2014年3月9日。

责编/高骊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三严三实党建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