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春招生英语教学初探

2015-09-10 07:22朱丽萍
考试周刊 2015年93期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朱丽萍

摘 要: 高校招生形式的多样化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春季高考进入大学深造,但是春招生这一特殊群体英语基础知识薄弱,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缺乏学习英语的热情。面对这一现状,本文从教学内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师生关系四方面探讨了应对策略,以达到提高春招生英语水平和优化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高校 春招生 英语教学

自2012年开始,山东省普通高校实行面向不同类型学生的招考方式,即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春季高考主要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可以参加考试。山东省春季高考实行“知识+技能”的考试模式,由山东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这无疑圆了更多学子的“大学梦”。但是高校春招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佳。笔者以青岛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2015级电自化、工管、财管、国经贸四个专业(大一)的155名春招生为调查对象,探讨这一特殊群体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高校春季招生英语学习现状

1.英语基础知识薄弱,成绩不理想。

春招生在参加春季高考时更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科目的考试,对文化课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他们的英语基础薄弱。通过对我校2015级电自化、工管、财管、国经贸四个专业大一的155名春招生的调查,发现掌握英语基本语法的学生只占总数的5%,47%的学生表示英语什么都不会,48%的学生表示对英语基本语法的掌握是一知半解。学生的单词量少得可怜,而且单词的发音和拼写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连掌握基础的单词和语法都有困难,更别说对英语能力要求更高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我校2015级新生入学考试中,普通本科班(不含艺术生)英语的平均成绩为54.45分,而春招生的英语平均成绩只有35.98分,相差近20分,成绩相当不理想。

2.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层次不一。

春季高考既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又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英语学习起点的差异,造成学生层次不一的现象。我校2015级电自化、工管、财管、国经贸四个专业的155名春招生中,普通高中毕业生99人,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56人,生源的多样性决定了这些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普通高中毕业生由于接受过系统的英语学习,无论是英语基础知识方面,还是英语综合能力方面都会好一些,而中专、技校、职高的毕业生未经过高中阶段系统的学习,英语水平较低,部分学生只有初中水平。

3.学习动机不正确,学习兴趣不浓。

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表现为渴求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在调查中,18%的学生意识到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为了提高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48%的学生认为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文凭,34%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可见绝大多数春招生学习英语不是为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而是为了顺利毕业,找工作。不正确的学习动机会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死读书,而失去学习英语兴趣。在英语课堂上,能积极参与讨论并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只占5%,51%的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一般,44%的学生对英语没有兴趣。通过访谈发现,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有:(1)听不懂、看不懂、不会说、不会写,久而久之产生抵触心理,丧失兴趣;(2)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毕业后可能根本用不上;(3)以前的英语课本内容枯燥乏味,老师讲授方式单一。

4.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效果不佳。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英语,提高学习效率。调查学生每周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显示,28%的学生是两三小时,46%的学生是一两小时,26%的学生不到一小时。这少得可怜的英语学习时间多半被用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而很少有人主动地预习或复习,更没有人主动地读英文期刊或报纸等课外读物,也没有人参加英语课外活动。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有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春招生英语成绩差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高校春招生的教学对策

面对春招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我们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该想方设法地矫正学生心理和学习上的偏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1.调整授课内容,加深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讲解。

春招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差,词汇量及基础知识的匮乏使他们对英语课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在课上多增加一些语法知识的讲解,课下通过网络上传相关习题巩固所学语法,弥补知识缺陷;鉴于很多学生单词不会读或读不准,教师可以教音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找读音规律,同时建立起单词的音形义的联系,这样背单词就会容易得多。学生只有英语基础知识扎实了,才能逐一实现听、说、读、写、译五大能力目标。

2.找准兴趣点,激发学习兴趣。

绝大多数的春招生对英语不太感兴趣,往往上课时状态懒散、注意力涣散,英语成绩每况愈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自然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课前可以进行趣味导入,比如每次上课的前10分钟可以让学生进行英文故事接龙,一人说一句,故事的发展就会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或者玩猜单词游戏,边玩边巩固所学单词。上课时可以根据所讲内容适当穿插社会热点新闻,比如讲“sense of pride”时,我就引入屠呦呦获奖、国人自豪的事件,学生听得都很认真。在进行口语练习时,由于课本上的会话任务过于死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只是应付了事。于是我就将内容换成学生熟悉的,能引起共鸣的。比如第二单元关于问路和指路的口语练习,我先是和学生一起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校园的简图,然后布置任务,两人一组练习从教学楼到宿舍如何问路和指路,学生参与的很积极。另外,引起学生兴趣的还有文化背景知识,特别是西方国家特殊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相比起枯燥的语言知识,前者更受学生喜欢。因此,教师要挖掘教学内容中涉及的隐性文化知识,并引导学生将其与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同时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比如第六单元应用文写作的主题是广告,笔者会要求学生捡一片你认为最大最美的树叶(秋天,学校周围很多梧桐落叶),然后在树叶上为学校门口的肯德基写一则广告,学生脑洞大开,真的很有创意。由此可见,只要找准学生的興趣点,慢慢引导,学生就会对英语产生兴趣。

3.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对学习规律的认识将影响学习效果。春招生已经习惯老师“一言堂”、听课做笔记的套路,其英语知识的来源仅限于课本和教师,没有形成适合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转换思想,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此外,还要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定期检查其学习效果。对于学习效果不明显的学生,还要帮助其查找原因,改变学生对英语无能为力的现状。

4.积极鼓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于基础差,春招生普遍对英语心存畏惧。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苛求其正确性而损伤其自信心,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他们“够得着”的目标和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另外,英语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的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展开教学的关键。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关爱,这样学生才能敞开心扉,从内心接受老师,爱戴老师,才会把对教师的喜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程上。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无忧无虑地学习英语。

三、结语

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面对高校春招生这一特殊群体,只有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现有局面,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包天仁.当前我国英语基础教育的十大热点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宁光.关于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研究和补差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0.

[5]郑惠卿.英语学习困难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

猜你喜欢
高校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