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象棋实践活动

2015-09-10 07:22龚玉燕
考试周刊 2015年93期
关键词:中国象棋电教课题

龚玉燕

中国象棋对于启迪学生智力、增强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具有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相对于足球、篮球、排球等竞技运动而言,象棋因为其适用人群广(老少皆宜)、场地要求不高、用具简单、趣味性强且益智作用明显而深受老师、家长、学生的喜爱。基于这个特点,我校于2013年9月20日申报的课题: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编号:NG1252-098),并把《象棋》作为其中的子课题进行校本实践与研究。我们把融竞技、艺术、科学为一体的象棋引进校园,组建象棋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题实践与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形成适合农村学校特色、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象棋校本课程体系。

我校课题研究能取得预期效果,主要得益于我们在激发学生象棋兴趣方面有实效;在提高教师自身象棋素养方面有保证;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方面有落实。

一、激发学生参与象棋活动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事物的原动力。当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会对其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进行积极探知。因此,要让学生喜欢象棋、热爱象棋,激发他们对象棋的兴趣是刺激学生有效学习象棋的最佳形式。我们主要通过故事和游戏进行激发。

1.故事激趣法

对于农村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来说,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是他们共有的天性,象棋对他们而言,似乎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静态的“楚河汉界”当然比不上动态的电脑、手机游戏。因此,要让学生喜欢上象棋,恋上象棋,唯有从小学生共有的天性入手,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如在课题开展之前,我们在全校进行象棋知晓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对象棋的了解少之又少。面对这个可预知的结果,课题组随即实施第二个方案:开展以“你了解象棋吗?”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比赛,在引导孩子们了解象棋的形成和发展的同时,激发他们对象棋的兴趣。

2.游戏激趣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直观、形象的事物和活动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遵循这个规律,我们把象棋的规则教学寓于游戏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让他们在游戏中掌握象棋的走法规则和对弈规则。

如我们在学校操场画一个大型的中国象棋棋盘,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同一棋子在棋盘上走位,老师根据中国象棋走法规则适时设置相应的障碍增加游戏难度,从而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并领悟象棋的走法规则和对弈规则。

二、努力提高实验教师象棋素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句流行于课改时期的至理名言,同样适用于象棋教学。作为课题实验老师,我们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性水”,才能在象棋教学和指导学生对弈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引领者。因此,努力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的象棋素养,是决定课题能否顺利开展和有效推进的关键之一。因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请进来和走出去。

1.聘请象棋名师进校指导

实验教师的象棋水平,直接影响到我校象棋普及的水平和学生的棋艺。因此,学校外骋象棋名师(教练员)每周一下午来校对实验老师进行专门辅导;成立以外聘名师(教练员)为组长的象棋教研组,抓好教师象棋培训,提升实验教师的象棋水平。

2.组织教师外出交流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和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使我们的课题实践少走弯路;经常与兄弟学校开展“象棋友谊赛”,既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实战能力,无形中又提升教師的象棋素养和教学能力。因此,学校领导经常组织课题组老师外出交流与学习,有效提高实验教师的棋艺水平和指导能力,进而促进课题研究的有序推进和高效运作。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实践出真知。中国象棋是一项集益智与竞技为一体的智力活动。竞技运动的特点决定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象棋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学习者理论水平再高,如果没有经过实践的历练和实战的检验,则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我们在开展《象棋》课题研究前期阶段,就狠抓象棋的启蒙和普及工作;课题实践期间,我们采取师生对弈、电教教学、人机对话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象棋水平,并在各级比赛中取得超出预想之外的成绩。

1.师生对弈训练

师生对弈训练主要在初始年级(一、二年级)实施。小学生刚刚入门,对象棋的走法规则和对弈原则还不太清楚,这时候他们急需老师(教练)的引领和点拨,老师(教练)即时的指导和提醒相比于课堂上滔滔不绝的简单说教,效果更为明显,甚至于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2.电教教学训练

电教教学训练就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象棋教学,它相对于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电教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具有的静动态结合、音频视觉冲击、信息转换迅速等功能,我们在教学训练中需要的对局片断、对弈回放、精彩点评,随时随地都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的放矢的播放,从而在训练中让学生对象棋的体验从未知到了解、从了解到领悟、从领悟到应用,最后使其棋艺水平和实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人机对话训练

互联网的日新月异及众多游戏软件平台的开放,也给我们的《象棋》课题研究带来诸多便利,现在网络上有许多下棋的网站、软件和平台,我们课题组老师通过多方搜索和筛选,选择几家适合小学生学习和交流的网上棋室和象棋软件,鼓励、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上网下棋,通过人机对话提升自己的象棋水平。

两年来,我们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积极实践,虽然在实践过程中遇到过挫折,但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还是取得了超出预期之外的成果。我校杨昊源、杨鑫源、杨媛馨、王文杰参加中心校象棋竞赛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其中杨昊源还获得了南安市象棋比赛高年组的二等奖,杨鑫源获得了南安市象棋比赛低年组的三等奖。

实践证明,我校的《象棋》校本课程开发是成功的,它既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拓展学生的成长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学习与奋力拼搏的精神。同时促进学校特色的逐渐形成,为我校校本课题研究总体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中国象棋电教课题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马踏连营
马踏连营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中国象棋博弈程序中边界判断的优化方法研究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不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