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动作业”理念的教学过程规范化思考

2015-09-10 07:22谈衡雷卫宁周金宇
考试周刊 2015年93期

谈衡 雷卫宁 周金宇

摘 要: 本文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基于“主动作业”理念,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注重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改革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并就“主动作业”运行机制在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主动作业 教学过程规范化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液压与气动技术》

“主动作业”是杜威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对“主动作业”做了如下概述:“如果一个人在有目的的主动作业(不管是游戏,还是工作)中,应付各种事物的事实,扩大了兴趣,训练了智慧,这种人就最有可能避免在学术性和远离实际的知识与呆板的、狭隘的、仅仅是‘实用的’实践之间的选择。如果我们教育的组织能使儿童天生的主动倾向在做作业中得到充分调动,同时注意到这种作用要求进行观察、获得知识,和运用建设性的想象力,那就是改进社会条件需要的教育。”[1]这种通过作业组织学习,通过作业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方法正是杜威“行知合一”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表现,是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统一的典型范例。因此,“主动作业”是学生在保持兴趣和好奇心的情境下,充分调动学生天生主动倾向的方法;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中介;是一种获得知识和运用建设性想象力的活动;也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工具,自身成长与经验积累的一种手段。

杜威认为“无论何时,人类占优势的职业就是生活”,“职业”不仅是人们赖以谋生的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人们通过职业得以展现自我,表达自我,促成自我完善。杜威始终关注的是职业训练的教育意义和培养“发展的人”,而组织职业训练务必采用“主动作业”的方法。杜威指出:“通过作业进行的训练,是为职业进行的唯一适当的训练。”因为“作业是有目的的继续不断的活动。所以通过作业进行的教育结合进去的有利学习的因素比任何其他方法都要多”[2]。在这里,杜威指出,作业是有目的继续不断的活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是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不断循环上升进行的。“主动作业”在杜威看来这种方法既有别于传统的读书方法,又有别于单纯为获得实际经济利益或仅仅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狭隘的职业训练方法。通过“主动作业”,受教育者产生乃至提高对职业的兴趣,也只有在这些真正需要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一个人才能真正找到他的能力倾向,对确定个体未来的主要职业和对社会的贡献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条件[3]。这里所说的“作业”就是杜威“从做中学”方法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体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说得很明白:“主动作业代表的是要去做的事情,而不是要去研究的东西。”[4]

“主动作业”作为职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同时是一种组织知识的方法,即通过一些“作业”组织知识进行教学。这样组织教学的方法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它将各种教育要素有机联系起来,通过组织行为变现出来,并在进行中不断调整,且永不停滞。因此,这种组织方法显然比那些“刻板的、表面的、无趣的”且“有意识地为了纯粹抽象的目的而进行的组织教学”的方法好得多。

基于以上认识,在近几年里,我们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与《液压与气动技术》这两门基础学科里,针对以前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问题是对学生个体研究不够。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其智力领域常常存在差异,没有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出来。另外,这两门学科各知识模块间既存在联系又相对独立,如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做中学”,在没有讲清概念的情况下直接引入项目教学,常常会造成学生逻辑思维混乱,进而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倡导“学行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时引入案例、“主动作业”等情景教学方式,架构起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的交流,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基于“主动作业”的情景教学模式已先后在我系多门主干课程中进行试点和改革,且已初步形成规模。本文借深化课程改革的契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主动作业”运行机制中的内涵,以及如何建立“主动作业”的规范化管理系统提出一些意见。

一、关于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构建“主动作业”运行机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包括:金属切削原理和刀具、金属切削机床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等专业知识,各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主动作业”作为各模块间有效的联系手段,其实质是通过作业组织教学活动,即通过精选的典型习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的前提下,以各章节精选的习题为连线,串联和组织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置的互动环节传授知识,理论结合实践,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借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通过对自我个性、自我精神的改造,发展自己的潜在能力,提高自己的创造力[5]。主要步骤如下所示:

(一)以“主动作业”为连线,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以“主动作业”为连线,以典型零件的讲解(案例教学)为突破点,将课程各知识点(如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工艺等)联成一体,并通过学生的实践,将技能实践模块(切削参数的选择、定位方式的确定、工艺规程的安排等)有机联系起来。这种理实结合的教学方法以“主动作业”为基础,并在“双主体”的相互作用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则更多依赖教师不断指导。图1所示为基于“主动作业”和典型零件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安排。

图1 基于“主动作业”的教学安排

(二)以“主动作业”为抓手,营造浓郁的主体教育氛围。

通过加强教研活动,讨论课程内容,在确保课程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重点设计“主动作业”内容,并以此为抓手,调整教学进度,完善教学方法。在“主动作业”内容设置上,我系根据“源于实践,基于零件,遵循教材”的原则,精选轴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及异形件等典型零件作为“主动作业”的图样,要求学生遵循教学顺序,依次完成刀具选择、确定切削用量、工艺规划、机床选择等任务安排,并围绕这些任务,组织学生上臺交流介绍“主动作业”完成情况,从而在轻松、愉快、民主的互动氛围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共同进步。

图2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主动作业”设置内容

(三)围绕“主动作业”,规范课堂教学活动。

“主动作业”作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桥梁,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围绕“主动作业”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设计答辩”等,可使授课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主动作业”完成情况,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规范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主动作业”在不断实践中巩固、选择、重组理论知识,逐步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二、关于在《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中构建“主动作业”运行机制

《液压与气动技术》因其内容广泛,实践性强,且抽象难懂,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以串联教学内容,“主动作业”作为一种有效架构师生间交流的课堂教学手段,其规范化建设将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规范化建设。为此,在本课程规范化建设过程中,依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充分贯彻主体性教育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此前“主动作业”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总结、调整和改进对“主动作业”进行规范化建设,形成一套基于“主动作业”的“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精心备课,设置“主动作业”。

根据课程特点,在规范化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的前提下,在本教研室老师的教学研讨会及备课过程中,对教学任务进行细化,根据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选择合适的授课方式,通过设置“主动作业”等环节,构建“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因此,精选“主动作业”是实现课堂教学规范化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将直接影响基于“主动作业”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主动作业”虽为课后自选作业,但需由其构建之后课程内容的教学环节,故“主动作业”应有足够的广度、深度及拓展性,还要考虑“主动作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串联作用,便于日后教学工作开展。具体实施步骤:规范教学大纲—确定重点难点—确定授课方式—收集案例作业—精选“主动作业”。如讲解第一章液压传动基础知识时,在确定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后,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授课方式,如讲解雷诺实验时,采用动画演示,但在授课之前,根据授课进程,提前布置“主动作业”,要求学生回去观察水龙头打开、关闭时发生的一些现象。此作业涉及液压传动的许多知识点,如水龙头开大开小将影响液体的流态(与雷诺实验有关);水龙头关闭后为什么会常听见管道内发出猛烈的撞击声(与液压冲击有关)。这些内容贯穿第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分析、上台展示、总结解惑等环节学习本章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自信心,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表1分别为本课程设置的部分主动作业。

表1 主动作业内容(部分)

(二)组织小组,布置“主动作业”。

由于“主动作业”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的,且在课程内容未讲授之前,就下达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主动作业”的性质和内容,自行组队(通过民主推举选出小组组长,再由小组组长根据学生各自特长,明确小组各成员承担的职责和完成的任务),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内容,通力合作,对即将讲授的课程内容提前预习,以便授课期间能随时解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展示自己的风采,并获得相应的附加成绩。此外,为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布置“主动作业”的时候,就明确公布“主动作业”在课程考核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及“主动作业”的附加分值和计算公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提高本课程的最终课程成绩。其计算公式:

课程成绩=(平时成绩+实验成绩)×15%+期末考试成绩×70%+最终附加分值

(三)过程管理,监管“主动作业”。

为更好地实现过程监管,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主动作业”的进展,本课程组老师在学校规定的每周答疑时间里,要求小组组长提交本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问的统计与记录,同时,简单汇报一下“主动作业”的进展及小组各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从而既避免学校规定的答疑时间设置流域形式,又使老师清楚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从中发现学生间的差异与共性,并将各方面相类似的学生归纳为一个层次,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分别对待,给予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学要求和具体帮助,做到因材施教,分型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主体人格。此外,过程管理还可以帮助教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转变依赖、懒惰、自卑、怕嘲笑等观念,树立信心,肯定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配合其他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四)展示风采,评价“主动作业”。

风采展示是“主动作业”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其高潮所在部分。通过风采展示,教师可以了解“主动作业”实施效果,小组协同作业情况;学生可以掌握专业知识及学习方法,培养其自信心。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主动作业”的热情,必须完善评价机制,要采用过程评价(占50%)与结果评价(占50%)相结合的模式。为使过程评价更合理,在评价过程中运用教师评价为主(占70%),学生评价为辅(占30%)的评价原则,同时为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在学生评价环节中采取组长为组员评分、组员给组长评分、组员给组员评分的方法,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值,从而获得对应的学生互评分值。图3为附加分考评体系构建方式。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主动作业最终附加分值=

[(教师过程评价×0.7+学生过程互评×0.3)×0.5+结果评价×0.5]×(■)

图3 附加分考评体系构建

三、关于“主动作业”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我们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与《液压与气动技术》两门学科教学中进行了关于“主動作业”的改革实验。杜威的“主动作业”对我国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以下一些启示:

首先,“主动作业”是在民主环境下进行的,是学生学习、成长与经验改造的活动,是连接“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桥梁,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主动作业”有助于营造民主氛围,促使学生在自由空间里个性得以发展。再次,“主动作业”有利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发展学生想象力、训练学生心智的助推器。第四,“主动作业”能促使学生做与学的统一,为学生心智发展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杜威认为,知识的直接灌输是对学生的一种强迫,也是永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所以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做中学,将知与行统一起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渴求知识,只有这样,教学才是自由的、主动的而不是强制的。杜威还指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一个脱离学生经验的教育,都将是空中楼阁。“主动作业”能把教学中的所有要素(如教材、教法、教师、社会等)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融合起来,在扩大其知识结构的同时,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主动作业最主要的应该是关注整体,这是同一原则的另一个说法。”“学生在主动作业情境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它的作用,对心智的目的来说,就构成一个‘整体’。”[6]

笛卡尔曾说:“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拿做来教,方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主动作业”作为一种有效的架构起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交流与串联起课程内容的情景教学方法,在优化教学活动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就“主动作业”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建设而言,主要因素是必须建立规范化的管理系统。这里所说的规范化管理系统,指在运作“主动作业”改革的计划、组织、实施、控制上的基础理念与举措,其规范化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倡导全员参与。

杜威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是一个不断改造和实现的过程。教育的过程需要全员参与,应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全员参与,以人为本,师生共同解决在实施方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主动作业”规范化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二)规范研究体系。

“主动作业”作为杜威教育哲学的一种具体体现,是构建学校文化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个研究体系,需要建立较为系统的研究系统。这一研究体系包括通过对教育各要素如师资、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学模式等的全面分析,界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对教学任务进行细化,厘清“主动作业”的相关概念,借鉴相关案例和经验,建构并规范“主动作业”操作程序,明确各程序要解决的问题、掌握的内容及最终要实现的目标。规范的研究体系是实施“主动作业”规范建设的系统保障。

(三)完善调控机制。

由于“主动作业”教学模式对于我国职业教育而言还是新生事物,因此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调控就显得特别重要。调控实际上就是依据规范的研究体系而设计的全方面管理规则,以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行为,给予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学要求和具体帮助,针对不同学生间的差异与共性,做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达到预先设计的目标与任务。

(四)建立激励机制。

为确保“主动作业”实施顺利开展并取得相应成效,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调动全员成员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激励师生积极性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有效的是基于学生需要,且根据“主动作业”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及其结果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如合理的附加分值等。

通过近几年改革与实践,“主动作业”作为一种不断改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其规范化建设过程中仍会不断出现各种问题,但作为一种符合潮流的教学模式,仍然值得尝试、探索、寻求各种有效操作的方式方法,从而形成更客观、科学、合理且具有多样性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新旧个人主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2]董鹏中.从中国当代视角探究杜威职业教育思想[J].教育与职业,2009(6):166-167.

[3]吴振明.重拾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审视我国职教问题[J].现代教育,2011(1):4-5.

[4][6]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5]谈衡,何庆,王泽.基于主动作业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6):145-147.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重点项目(2013JSJG055);江蘇理工学院2013年教学项目资助(JG1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