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5-09-10 07:22孙淑萍陈平
考试周刊 2015年87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孙淑萍 陈平

摘 要: 本文根据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专业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中药制药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中药制药工艺学 中药制药现代化 教学改革

中药制药工艺学是在药剂学、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工程学和其他相关学科基础上,以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围绕现代中药制药领域和中药生产过程中的核心技术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学科[1]。该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中药制药方向)本科生的专业核心必修课,课程专业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随着现代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中药制药相关的新型设备、新的关键技术和新制剂工艺等被广泛研究并采用,传统的中药制药方法和现代化制药技术紧密结合,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需要进行改革。中药制药工艺学关联的学科种类较多,要学好这门课,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参与分析生产和科研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中药制药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了相关探讨。

1.教学内容的改革

1.1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

目前,中药制药工艺学教学多选用《制药工艺学》作为教材,而《制药工艺学》教材种类较多,内容形式也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和生物技术制药三个方面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中药制药内容较少,无法满足制药工程专业(中药制药方向)的本科教学。在参照其他优秀教材和相关书籍的基础上,由本校陈平教授主编了《中药制药工艺与设计》,内容针对性更强,更适合中药制药方向的学生学习。通过对国内其他院校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考察,同时结合当前社会需求和我校具体情况,为提高学生对传统和现代化中药制药的认识,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具体授课内容上,除了对中药制药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外,我们还根据中药制药工艺学的课程特点和中药制药专业的实际需要,着重介绍了现代中药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比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声提取技术,微波技术,酶法和半仿生提取技术,等等。生产中药产品必须按照相关的管理规范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紧密联系当前实际,我们对与中药制药相关的GAP和GMP进行了适当介绍。另外,根据中药的一些特点,对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特殊性作了说明。

1.2引入中药制药的研究实例,体现学科间的关联。

在中药制药新工艺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中药制药的研究硕果累累,把教学和当前科学研究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多采用一些中药制药的实例充实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时,引入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水蒸气蒸馏法和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柚寄生的挥发性成分等实例[2],[3],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工艺过程,夹带剂的应用,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介绍,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性认识。中药制药工艺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教师应该在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中,体现出学科之间的关联和渗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学科内容之间的融会贯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药制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比如,在讲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时,可以以甘草为例,甘草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有很多类,包括黄酮类、三萜类和多糖类等,物质的提取和它本身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这些知识点关联到天然药化。随着我国首个手性植物肝药异甘草酸镁的上市,甘草中有效成分异甘草酸的制备成了研究热点,现有的方法是先转化再提取,而如何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大量制备则关联到药物合成中的手性药物合成问题。

1.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中药制药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是为中药工业化生产服务,所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制药工程专业(中药制药方向)在教学大纲中安排了很多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在实验内容上,结合教师的科研情况,从中选取一些比较成熟的、与当前现代化中药制药联系较紧密的实验内容,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可以鼓励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这样对他们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大有益处。在实习方面,通过积极地联系校外实习基地,与中药制药企业合作开展实习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很多与生产实践接触的机会。在大型中药药厂,学生参观自动化中药生产线,熟悉中药制药的基本设备和各种不同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了解企业组织机构、发展史、生产环境、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和GMP认证,等等。鼓励学生对实践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并通过查阅资料,向一线工作的师傅们请教及和老师与同学探讨等方式尝试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实践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增加了学生对中药制药工艺过程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2.1阐明学习目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较强,对学习没有表现出良好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中药制药工艺学教学既要继承传统中药制药又要把握现代化制药的脉搏,要引起学生对掌握它的向往和追求意向,教师必须向学生阐明学习中药制药工艺学知识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绪论中先讲授中药在“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中药制药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反过来再讲解当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我国中药创新薄弱、止步不前,反而让国外产品后来居上,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中药作为国宝精粹,需加强质量标准认定及临床研究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市场。这样才能激起学生为发展我国中药制药而学好和运用中药制药工艺学知识的学习目的。

2.2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除了要先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动力外,还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他们的兴趣。例如讲丸剂时,可以播放一些丸剂制备过程的视频,还可以举大家熟悉的市场大品种比如六味地黄丸为例,在PPT中加入实物图片,对当前生产厂家,六味地黄丸种类如浓缩丸、大蜜丸和水蜜丸等做适当介绍,把国内生产的浓缩丸与“洋中药”进行比较,等等。对于一些复杂的设备和工艺过程,可以通过仿真图片和Flash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喷雾干燥的Flash动画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这一过程。在理论课教学中采用视频、图片和Flash动画等辅助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增强视觉效果,加深印象,将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Internet,教他们如何利用搜索引擎寻找学习上需要的信息,阅览学校电子期刊查阅中药制药相关的科研论文,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此外,在课程学习到一定阶段以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中药制药相关知识点的PPT报告,把课堂上所有同学分成几个组,每组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自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报告内容,然后制作PPT。每组选一位同学在课堂上根据PPT做一个简短的报告,并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还可以增强他们查阅文献、整理资料、制作PPT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结语

课程教学改革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不断修正才能逐步完善。在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措施,既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平,刘小平,陈新,等.中药制药工艺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朱凯,于洋,董雪莲,等.CO2—超临界流体萃取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工艺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3,33(12):1261-1263.

[3]廖彭莹,卢汝梅,邵敏敏,等.水蒸气蒸馏法和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柚寄生的挥发性成分[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5):1274-1276.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