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初探

2015-09-10 07:22王春红
考试周刊 2015年83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中职学生兴趣培养

王春红

摘 要: 当前随着中职学校的规模扩大,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成绩普遍较差,尤其是数学成绩,而且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学习数学存在畏惧心理,从而导致中职数学教学面临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来自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 中职学生 数学学习 兴趣培养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学习,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成了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重点。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加强对数学史的推介,提高数学在中职生心目中的地位

数学这门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发展史包括数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等。例如:20世纪初,数学家拉东在积分几何研究中引入了一种数学变换,即“拉东变换”,后来科尔马克和洪斯菲尔德运用“拉东变换”设计出了X射线断层扫描仪-CT,为医学诊断技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遇到一个新的知识时,都尽可能给学生介绍数学史上该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当时人们的探索过程,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对人类历史进步的贡献。数学史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对于学生全面认识数学的地位,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结合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学科特点,使得数学课的理论性非常强,对于数学基础不太好的中职生来说,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及消化相对比较困难。但是从中职生的培养目标来看,其更应注重实践环节,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尽量举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觉到学数学确实有用,从而可以提高其学习情趣,增强自觉学习意识。

比如,在教授数列求和的方法的时候,可以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假如你们现在买了一辆小轿车,其中银行贷款额为3万元,假设银行提供了以下三种还贷方案:每个月固定还款为3000元,还款期限为1年;第一个月还款2000元,第二个月还款2200元,第三个月还款2400元,依此类推,以后每月还款额都是在前一个月的基础上加200元,还款期限也是1年(12个月);第一个月还款10元,第二个月还款20元,第三个月还款40元,依此类推,以后每月还款额都是前一个月的2倍,还款期限还是1年(12个月)。你愿意采用哪种方式还贷?

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第一种还贷方案总还款额最多,第二种次之,第三种方案最少。但仔细计算后就会发现,情况刚好相反:第一种方案每月3000元,一年后的总还款额为3.6万元;第二种方案一年后的总还款额为3.72万元;第三种方案一年后的总还款额为4.095万元。然后引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计算,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规律,让学生既感到有趣,又获得了相关的数学知识。

三、强化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发散思维又被称为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特点主要是它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往往能在公认解释的情况下,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就是要让中职学生对同一个数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分析,以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一题多解”,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形成数学学习兴趣。例如:求到A(-4,2),B(1,5)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假如运用求曲线方程的方法解这道题,我们只要设出符合条件的点M(x,y),由已知条件有|MA|=|MB|,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列出方程,通过化简便可以求出点的轨迹方程。这时教师提出:如果我们从其他的角度思考问题,能不能用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思考一下,点的轨迹与线段AB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显然,点的轨迹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因此我们只要求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就可以了。求出直线AB的斜率,从而得到垂直平分线的斜率。我们再利用中点公式求出线段AB的中点坐标,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便可求出点的轨迹方程。从此可见,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

四、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向美国吸取一些好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展思维,并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正确认识不足之处。例如,我们在讲解数学问题时,要尽量让学生能一题多解,又或者把原题改题、编题、变题等进行灵活变通。

由此可见,一道试题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新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个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事物认识的独创性和跳跃性思维品质。除此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发明欲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总之,中职学校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数学教学理念,经常学习、积极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学生实际和教材的内容出发,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贵银.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章庆辉,郭宗礼.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理论新思考——兼对已往概念教学理论的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中职学生兴趣培养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