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调查与推广研究

2015-09-10 07:22王立博
考试周刊 2015年83期
关键词:教学运用小学体育游戏

王立博

摘 要: 当前,我国小学生的体质下降速度很快,这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努力调动小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游戏 教学运用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体质下降很多,小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好好解决,不断增强使命感。目前,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被小学生接受,开发学生思维,具有传授知识、教育、健身、娱乐的功能,满足小学生的身体发展需要。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努力调动小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做到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小学生。本文就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一、我国小学生的体质测试结果不容乐观

根据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数据发现,当前中国小学生的形态发育大大提高,已经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耐力、力量、肺活量、速度等多项指标下降明显,有的指标甚至到了警戒值。小学生肥胖和超重流行,口腔保健水平较低,视力低下率居高不下[1]。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小学生体质下降问题,中共中央明确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完善学校、社区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崇尚运动、热爱体育的良好风气。

2014年我国的国民体质总达标率是92.5%,优秀率为15.3%,良好率为26%。其中城市的小学生大大低于乡村,城市幼儿不合格率明显增高,不合格率在6岁时最高[2]。从总体情况看,我国的国民体质总达标率教上一年相比有了明显提高,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我国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指标不是很乐观,城市明显差于村镇,我国的小学生身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体育游戏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发展趋势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数据发现,小学生此时的大脑生长速度在不断下降,皮层细胞纤维快速增长,分支增多,皮层细胞之间的联系增多,皮层各叶相继成熟,分析综合活动的能力日益完善,皮层的抑制功能迅速发展。这些都说明,在神经系统迅速发展时期,幼儿记忆力、语言、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精细运动等发展增快。儿童期处于人初步发育阶段,这个时期的骨骼韧性发育最强,肌肉体积小,收缩力弱,心跳节奏很快,心脏心腔小,肺部组织的弹性纤维少,肺活量小,这个时期的儿童非常好动,神经系统容易兴奋,加上对周围事物和环境的好奇,很容易产生肢体语言[3]。因此,不宜对儿童进行负重练习,也不能进行大强度训练。对大多数儿童少年来说,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少年体育活动的特殊性与选择性,我们要采用科学的体育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教育。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几乎全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思维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发展,但集体观念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同情心、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弱,以及抗挫折能力较弱。儿童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熟完善的。

“寓教于乐”的体育游戏能够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游戏是受快乐原则支配的,游戏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游戏的假想情景有助于排除消极的情绪,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可以起到心理保健的作用。

三、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推广优势

1.帮助小学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个性是个体的意识倾向性和心理特点的表现,决定人适应环境的独特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个性通常包括人的动机、兴趣、需要、理想、信念等。小学生的个性能实现稳定性和可塑性、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树立自我意识,逐步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和集体意识,锻炼小学生进行社会合作,促使他们换位思考,强化自我意识,以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在不断参与体育游戏中,逐渐改变集体观念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同情心、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弱的情况,逐渐使抗挫折能力得到强化,使小学生发展社会性的自我意识,摆脱自我中心意识,社会性不断完善。

2.培养积极的情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未来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游戏产生的动因就是人类心理的需要,体育游戏对发展心理素质有重要作用。现在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旦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就会失去自信心,产生自卑。体育活动充分开发儿童的潜力,提高承受打击的能力,体育游戏可对小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刺激,展现其聪明才智,在欢乐愉快、轻松活泼的体育游戏环境下进行,有利于发散人的思维,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促进身心健康。

3.可以促进儿童适应社会性的大大发展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儿童少年社会性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学生社会性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标志。我国基础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学生的社会性素质是其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小学生在社会性素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在智力、思维能力方面虽有发展,但是他们集体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同情心、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强,抗挫折能力较差。体育游戏可以很好地促进小学生社会性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建国,许力.体育游戏在晋源区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调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

[2]林锦秀.新课标视角下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体育科技,2014(02).

[3]庄绪华,葛长春.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方式[J].当代体育科技,2015(03).

猜你喜欢
教学运用小学体育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