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分层教学措施分析

2015-09-10 07:22李俊
考试周刊 2015年83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分层教学

李俊

摘 要: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许多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人才更重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大、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与考核体系单一等,提出了分层教学、针对计算机水平差异、专业差异等,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了适宜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计算机基础教育 分层教学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更广泛,使得计算机技术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在计算机教育中需掌握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和office办公软件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通过分层教学能够大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1.新生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来自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陆、东部与西北部的学生关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差距较大。在2011年某高职院校针对新生通过《新生入学计算机水平问卷调查表》进行了数据统计,发现新生中78.8%来自农村,其中57.6%家中有电脑,超过80%的学生学校附近都有网吧。同时,58%的学生都是初中开始接触电脑,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超过两年的占60%以上,57%的学生每周计算机使用时间仅为45分钟,超过120分钟的占12.4%,学生多通过老师讲解计算机知识,亲自动手操作的时间少之又少[1]。据数据统计发现,较为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学生占19.7%,初级使用者高达68.9%,更有11.4%的学生完全没有计算机知识,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 高职新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调查结果

2.不同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计算机基础教育作为高职院校许多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计算机专业外,其他专业的课程基本一样[2]。然而对于不同专业而言,其侧重面还是存在明显不同,导致其课程设置有所差别,如:相对于计算机知识较高的理科,文科要求更弱些。可见,相同的课程设置,不能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适合的知识教育,完全无法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

3.教学体系与考核体系不合理。当前,高职院校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多在开学第一年将计算机课程作为必修课,而剩余的时间内学生多不能继续深造,单一的教学体系往往使得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中无法适应高速的知识更新节奏。同时,在考核上高职院校多采用传统应试教育方式——考试,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但忽视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二、分层教学措施及实践分析

所谓的分层教学,多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在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教学内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划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环境,实行分层达标、评价与激励,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3]。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采用的分层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1.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要更好地进行分层教学,前提条件就是对学生进行分层,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大致掌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再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学习态度等作为依据。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进行分层教学。高职院校可根据新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调查问卷,初步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及兴趣,再通过笔试、上机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等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应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计算机教学目标,将计算机教育分为计算机专业、其他信息类理工科专业和文科专业,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制定层次化的课程教学大纲,再实行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需求[4]。

2.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教育原理》曾提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尽可能达到最高的个人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重视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特色的分层教学,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基础差异问题。通过调查问卷、考试等方式将学生分层划分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安排相应的教学进度,以主流学生为主导,并对层次较低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低层次的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后,可以申请进入较高层次组,相应的较高层次组的学生也可以因目标未达成,而降至低层次组,这样可以加强学生间的竞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5]。

3.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不同。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多以职业规划为指导,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有侧重地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作为许多专业的重要组成课程,但是由于专业的差异,也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如:会计专业,教学应该注重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在掌握办公软件过程中尤其注重EXCEL的学习;印刷专业WORD就是计算机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将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与大纲具体化、形象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进一步认识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众多专业的重要组成,能够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人才。然而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际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阻碍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为了有效促进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采用分层教学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岳宗辉.高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次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20):87-89,93.

[2]宋云生.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文信息,2014(10):131.

[3]张俊杰.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2013:11.

[4]朱凝秀.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些思考[J].大观周刊,2012(28):194.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分层教学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