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落实自主探究

2015-09-10 07:22詹智强
考试周刊 2015年86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詹智强

摘 要: 自主学习探究,能切实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好语文基础知识,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主探究 能力培养

在小学阶段,切实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主动探究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学好语文基础知识,这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让学生拥有向往学习的主动权

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解放孩子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老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学生应该知道学习语文究竟学什么,怎样学,通过哪些方法感悟语言、运用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提供各种条件,给予点拨、引导、激励,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教育的外部因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变必需的学习任务为学生内在的自学要求。

为充分调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我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故事时,我让学生仿照学习“谈水浒传”这个故事的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自学,写成小教案交给老师,老师选出优秀教案,让作者在课堂试讲。学生从小就崇拜站在台上的教师,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站在讲台上。我给他们当教师的机会,他们热情高涨,深入地学习课文,积极备课,当“老师”的学生努力扮演好教师的角色。通过备课、讲课,学生对课文有了较深入的理解。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心,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从而激发了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和热爱与敬仰之情。

二、让学生拥有语文实践的积极性

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综合地表达出来,而思想认识、知识水平、人品情操、应变能力都可以从语言交往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提高每个孩子的语文能力上,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语言实践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并引导学生在课内外的实践中学习,强化能力。

语文课堂上,我采取“先问后学、先学后教、先练后评”的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反复读、深入地读,并提出质疑,在课堂上进行开放式讨论,在碰撞中进行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以此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学生在读课文、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楚王、晏子这两位主角,我问学生愿不愿意演课本剧,学生立刻邀请组员,准备道具,争着上台。通过表演,学生真正读懂了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爱国护民的晏子和仗势欺人、无理取闹的楚王。

三、让学生拥有掌握学法的成就感

有专家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习方法的积累。作为21世纪的新人,如果学生的知识水准只停留在教师教的基础上,那么他们不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不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结网”、“捕鱼”,掌握一些基本学习方法,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寻找解决问题、认识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一趟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了多少,教师能指点一条路,学生可循此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提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拓宽知识面;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实践运用。如,《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是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的,主要写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在指导学生学习了“屋前瓜架”这一处风景后,放手让学生采用这一学法自主学习“雨后春笋”“群鸡觅食”“群鸭戏水”“露天晚餐”“月夜虫鸣”等处风景,这样由扶到放,学生很自然地感受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及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四、让学生拥有学后延伸的创造欲

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外延相同。课内打好基础,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外求得发展,我们要把主动学习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力。比如,在学习了《中彩那天》一文后,我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想想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和围观的群众或邻居后来又会如何评价父亲的,把想到的写下来。这样,学生对父亲在道德难题面前,放弃了汽车,选择了诚信,做到了以诚待人的高贵品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学习了《记金华双龙洞》一文后,让学生仿照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游览的顺序写一篇《土楼一日游》的习作。学生能自然、真实地描写自己到土楼旅游的感受。通过这些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要注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将被动接受真正变为主动实践,把机械照搬变为巧妙运用,把狭隘课堂变为广阔生活,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