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日语教学中文化背景导入的策略研究

2015-09-10 07:22郑科研
考试周刊 2015年86期
关键词:文化导入教学策略

郑科研

摘 要: 我国的二外日语教学处于大力发展时期,学习人数呈逐渐增长趋势。本文从对二外日语的教学现状分析,指出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并以教材《新版标准日本语》为例,提出文化导入的途径与策略,给出建议和意见,以达到强化二外日语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二外日语教学 文化导入 教学策略

一、引言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调查显示,“中国2012年度学习日语的总人数为104万6490人,增幅比高达26.5%,稳居海外学习日语国家第一位”。我国各高校陆续开设日语专业,同时,众多非日语专业的学生以日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二外日语课程通常是面向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实际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高校二外日语教学以培养学生日语基础为主要目标,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应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不是单纯地从词汇、语法等方面简单记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当地穿插日本文化。介绍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所学语言。因此,日语二外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日语学习的重要构成之一。

日语教学与其他外语教学一样,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才能逐步掌握。高校二外教学普遍存在课时偏少的问题,可谓是“时间少、任务重”,因此,如何才能更高效地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值得日语工作者不断地思索和探索。在二外日语教学中,教学对象通常都是首次接触一门新的语言。正是由于零基础,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厚。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动力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二外日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教师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强化二外日语教学效果的目标。因此,日语二外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强化日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二外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图片导入法、音乐导入法、影视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等。下面笔者以所在学校的二外日语教材《新版标准日本语》为例,探讨在日语入门阶段可以引入日语教学的相关文化知识及导入策略。

1.人称问题

《新版标准日本语》的第1课题目「李さんは中国人です」,主要内容是出场人物介绍,应用课文场景设定为日方工作人员到机场迎接来日工作的中国人李秀丽。本课中,人称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师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影视导入法,利用学生较熟悉的影视动漫作品《蜡笔小新》作为学习素材,在学生观赏完教师节选的影视作品之后,提醒学生注意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使用到的人物称谓。

首先,教师详细介绍本课单词部分出现的“さん”、“ちゃん”、“くん”的使用方法及区别。“さん”适用于不分性别、部分年龄的对象,表达对对方的尊重。“ちゃん”一般用于称呼小孩子。“くん”一般适用于比自己年轻或年龄相当的男性。然后,教师应当着重强调日语中第二人称“あなた”的使用方法。在日语中,只有在不知道对方姓名而必须打招呼时,才会使用第二人称“あなた”。一般对于知道姓名的“你”,同样使用姓或姓名后加“さん”的方式称呼。因为用“あなた”称呼对方,有时显得很不礼貌。正因为如此,基本课文的B组对话中,“森さん”既可以理解为第三人称的“森先生”,又可以理解为第二人称的“你”。有了之前的文化背景,学生对于这一教学难点的理解能力就得到提高。

2.日本饮食文化

《新版标准日本语》的第7课,简单地涉及日本的饮食文化,在应用课文「昼」中介绍了日本公司员工的午餐状况。教师在本课的教学安排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采取图片导入法,将日本料理相关图片制作成PPT,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晰地了解日本料理的种类和饮食习惯。

日本的传统早餐包括米饭、米粥、味增汤、咸菜等,西式早餐一般有面包、牛奶、鸡蛋等。因此,学习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基本课文中的“我每天早晨吃面包或者吃粥”。在有了日本早餐的相关知识背景之后,学习者就很容易理解本句中“か”表示选择性列举,并列两种不同的早餐类型。

日本人的午餐一般比较简单,主要原因是日本人通常遵守“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制度,大部分工作者中午仅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午餐时间。这就决定了日本人的午餐大多数是短时间就能吃到的快餐,例如应用课文中出现的拉面、盒饭、盖浇饭等。

3.温泉文化

温泉和日本国民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或民族比日本人更对温泉情有独钟。在《新版标准日本语》第9课中,应用课文以「温泉」为题,并在课文中配有露天温泉的插图。教师在本课的教学导入中可以采用背景知识导入法,并配以适当的图片向中国学生讲解相关的日本温泉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自日本古代时期开始,温泉就被人们用作治疗疾病和健康保养。随着近现代温泉文化的不断发展,其功能和功效得到了不断开发和运用。研究表明,日本的温泉文化表现日本人注重季节变迁的自然意识、治病和消除疲劳的健康意识,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危机意识。

4.内外意识和集团意识

《新版标准日本语》的第13课应用课文中,小野邀请李下班以后一起去喝酒,李回答道:“えっ、いいですか。お願いします。”感叹词“えっ”表示很惊讶,而后“お願いします”表示对对方的拜托之意。在教学过程中,有学习者提出对这样的回答感到疑惑,究其原因,主要是没能充分理解这里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可以使用背景知识导入法向学生介绍日本人的内外意识和集团意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疑惑。

在日本社会中,内外意识和集团意识普遍存在,强烈的内外意识和集团意识是影响日本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著名语言学家森田良行先生曾经感慨道:“日本真是一个内外有别的民族。”日本人在语言和行为上都有极强的内外意识。对内,亲密融洽;对外,谦逊客气且彬彬有礼。这种态度表明了,日本人在与人交谈和交往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分清自己与对方的内外、上下、长幼亲疏等关系,同时也要注意内外之分。日本人的集团意识,简单地说,即指日本人的团结心。在生活和工作中,日本人十分明确自己所归属的集团,并为之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集团意识对于日本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都有巨大的影响,是重要的民族意识之一。

在本文中,李在接受小野邀请的时候,表现出惊讶和拜托对方之意,正是由于日本社会中工作结束后的饮酒通常是一个小的“集团内”行为。小野邀请作为中国人的李加入这一“集团内”,表明一种伙伴意识,李在心理上拥有亲近感和归属感,能够更好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和他人的人际关系。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二外日语教学中,进行文化背景导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语言。正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词汇、文法等层面。教师应该在语言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引入相关文化背景,让学生克服母语和第二外语之间的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强化第二外语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2013.7.

[2](日)森田良行.日本語の視点[M].东京:創拓社,1995.

[3]方海燕.从饮食看日本的文化特征[J].高校讲坛,2008(4).

[4]张靖.日本温泉文化研究[J].青春岁月,2014(21).

[5]赵淑玲.日本人的内外意识与集团意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4).

猜你喜欢
文化导入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探析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
浅谈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文化导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