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篮球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影响

2015-09-10 20:05夏元香
考试周刊 2015年86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心理素质青少年

夏元香

摘 要: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及访谈法,对青少年心理特征和篮球运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青少年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的发展不仅从篮球运动中得以促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得以促进,所以篮球运动应该在青少年中普及推广,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篮球运动 青少年 心理素质

一、开展篮球运动促进青少年智力的发展

运动技能的培养可以借助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肌肉系统得以实现。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是运动技能的调节者和必要的组成部分。

在篮球运动过程中,为了完成每一个任务,运动员们进行的每一项思维活动都是以与运动操作直接联系为特征。由于篮球场上的情形快速、多变,准确地预测即将发生的状况以适应场上的变化已成为运动员的主要任务。首先来自悉心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思维的过程就是观察和判断的过程。进行经常的篮球运动,随着技战术不断熟练和强化,青少年的思维会变得越来越发达和敏捷。篮球比赛变化万千、景场复杂,特别需要将青少年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或迅速分配及转换到特定的对象上,促进青少年的稳定性、注意范围、注意转移、注意分配、注意力集中等,久而久之,青少年的智力发展得到极大的促进。

二、开展篮球运动有利于青少年良好品质意志的培养

篮球运动具有很强的对抗性,运动员经常在激烈的比赛中运用各种战术,需要具有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这有利于培养孩子们机智、灵活、果断、勇猛的精神和意志品质。长期面对竞争、面对失败,在篮球训练、教学过程中,总是勇于挑战各种艰难困苦,为的是追寻各种奋斗的目标,在遵守竞赛规则的同时受到约束和限制,通过最终获胜而获得坚定的意志、坚韧不拔的勇气和努力奋斗的精神。这些有助于培养人的良好的意志品质与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人生奋斗基础。篮球运动的开展,更是一个美育的过程。根据迁移原理,青少年在篮球场上培养出的优秀品行和行为习惯可以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行为模式中,成为受公众认同接纳的因素。从公平竞争角度而言,田径场是塑造人们具有合理意识的最佳环境。篮球规则是一项双方都遵守着共同的法则,也是正确地运用各种比赛技巧以争取胜利的一项有趣性运动,它最大的特点是体现公平性。篮球运动给予了运动员竞争意识,并且使该意识不断地迁移到青少年的生活、学习中,有利于运动员良好竞争意识的培养。

三、开展篮球运动有利于青少年团队精神的培养

篮球运动的显著特点是:它是一项集体性项目,以投篮为中心,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攻守双方在运动场上进行争夺球。它要求球队每个队员都必须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只有秉承个人为集体的原则,集体才能为个人技术的发挥创造机会,才能取得胜利。青少年处于好胜心特强的时期,为失败惋惜、懊悔,为胜利激动、自豪,是最常见的现象。为了争取胜利,孩子们会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为的就是让技战术水平发挥到最大限度,夺取竞赛场上的胜利。在篮球比赛中,常处于这种动静结合的环境。为了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其团队精神,通过在运动中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纪律与自由、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1:在上篮球课的时候,男生爱打比赛,我先分组让他们比赛,这时出现很多问题,在比赛中许多人连球都运不稳,传不出去,常常被对方抢断,打了几分钟还进不了一个球,大家脸红脖子粗地互相埋怨。这时候我及时叫停,让学生分析出现的问题,这时孩子们意识到没有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不好,传球投篮技术太差,根本就没法比赛。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很认真地学习运球、传接球,不再好高骛远,踏踏实实地掌握基本技战术。

四、开展篮球运动有利于发展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既然篮球运动具有竞赛性,就具有对抗性、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和结果显示的及时性等特点。悬念和期望在观看比赛或参加比赛的人在心理上产生是理所当然的事。当实现或满足期望时,会使人感到欢快、自豪、敬佩等,从而调节人的心理失衡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这种情感往往得以移情,从而使人感到精神振奋,使人奋发向上、勇往直前,情感产生积极变化。篮球运动战术配合丰富多彩,技术优美,竞争相当激烈,“爆冷”情况经常出现,如稍逊的对手战胜强队等,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欣赏性,悬念不断,既紧张又刺激。在比赛中获得胜利,让队员们体验成功,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得以养成;如遇失败,则可利用此机会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挑战各种困难的坚强意志,让青少年学会坦然接受现实,同时让青少年学会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用正确的态度处理各种矛盾,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

案例2:运球游戏。九人一队,每队共九个球。开始游戏时,先上场两人,甲左手叉腰站圆心,将右臂侧平举,乙与甲同时用手掌顶住一球,将左臂侧平举,按逆时针方向右臂运球运转一周;若被认可成功,则再上第三人——丙,甲、乙、丙三人共同配合,甲侧平举,再与乙、丙的左臂配合,顶住两只球,乙、丙用右手将球分别运一周。若成功后,再上两人,五人合作,形成风车运球,再后是七人,直至九人组成一个超大风车,运球一周。要求顶球的左手臂保持直线,确保不掉球。胜利者为做得最好的队。对学生的竞争意识等有了良好的培养,对学生的坚持忍耐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现代篮球运动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运动形式,而在运动过程中对他们的心理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运动过程中对青少年的智力、情感等都起到积极的影响,让他们的成长有不同的体验,向成功更快更好地迈进。

参考文献:

[1]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付祥林.篮球运动对青少年的影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3]孙明志.现代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心理素质青少年
幼儿篮球运动
青少年发明家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