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导语设计之我见

2015-09-10 00:12马永宁
考试周刊 2015年87期
关键词:设计方法导语

马永宁

摘 要: 思想品德课导语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好导语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备课前精心准备,积累材料,找准切入点。思想品德课导语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由诗词格言导入富有启迪意义,能开阔学生视野;由时事热点导入能把握时代脉搏,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由设置疑问导入能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由学生生活实际导入能激发学习热情;由漫画导入形象直观,能发展学生思维。导语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思品课教学 导语 设计方法

导语是教师讲课文之前,对学生讲述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席话,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一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设计好一堂课思品课的导语,是摆在思品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设计出好的导语,必须先做好前期准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导语设计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导入新课的方式很多,设计导语时要注意不能每一堂课都用一种模式的导语,否则就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导入方法到底有哪些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分析。

一、由诗词格言导入

诗词格言一般都是语言精练、含意丰富、表现力强、富有深刻的哲理,由诗词格言开讲导入新课,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不无启迪意义,同时能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情感,营造与之相应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对学习新课产生兴趣。

《谁言寸草心》一课的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很熟悉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请大家一起来背诵一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表达了母子情深,今天,我们学习《谁言寸草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这样导入既紧扣课题,又形象生动,更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由时事热点导入

思想品德课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时代特色,紧扣时代脉搏,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以时事热点导入,具有时代气息,并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如讲授《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洪占辉的感人画面,并深情朗诵了关于他的颁奖词:“从12岁起,他单薄的肩膀就担起家庭的重担,带着妹妹求学11年,如愿走进大学校园。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他从来就是生活的强者。”并启发学生:“洪占辉12岁就担起了家庭的责任,照顾妹妹和上学的责任。我们呢?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对自己负责的?”

由时事热点导入,在情境交融中,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由设置疑问导入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渴求了解事情真相或结局的心理,设置疑问,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指向教学内容,为课文学习添加活力。

如《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中国有13亿人口,在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怎样才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是在他们本身的“生疑—质疑—释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因此上课开始教师提出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问题,以惑为诱,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疑惑的冲击力提高学生的专注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四、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导入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尊重学生感受,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由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导入新课,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如《理智面对学习压力》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些压力有时会让我们灰心、失望,让我们退缩,甚至让我们放弃,当然也可能激起我们的斗志。现在让我们来谈谈我们所感受到的压力吧。”

由于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有情可抒,有感而发,课堂气氛活跃,因此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由漫画导入新课

漫画是政治中考试卷中常出现的题型,以漫画导入新课,不但幽默、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漫画导入既深化了课文主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可谓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当然,思想品德课还可以由释题导入,由讲述故事导入,由音乐导入等,导语的设计丰富多样,要根据新课的内容设计合适的导语。

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巧妙地设计好导语,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大有益处,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学识,精心设计导语,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王汉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8).

[2]于漪.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1).

猜你喜欢
设计方法导语
导语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本期专栏导语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浅析儿童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谈新闻导语的创新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