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慕课教学实践的反思

2015-09-10 02:37张伶
考试周刊 2015年87期
关键词:笔者课堂教学

张伶

在马云豪言“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要改变金融业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了教育改革的紧迫感?在社会资本对在线教育爆发式投资,用互联网包围基础教育的时候,你是否有兵临城下的感觉?我们这些基础教育人,作为信息时代的“移民”,要向信息时代的“土著民”学习,以主动变革者的姿态接受新技术、新媒体,充分理解互联网变革的内涵,培养互联网思维,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学习新技术、新媒体在优质课程资源供给方式、多渠道互动、教与学方式变革、专题教育、个性化评价与考核、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大数据挖掘等方面的优点。

2008年诞生的“慕课”如今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教育热潮,国内、国外、大学、中小学对其的研究不计其数,取得很多丰硕的成果。在2014年的一轮教学实践中,笔者在自己所带的初一(13)班展开了慕课教学,发现了慕课教学的利弊。为了进一步推进慕课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对实践过程总结反思如下。

一、慕课教学深受学生喜爱,但还需设计得更合理、有趣、方便。

(一)设计问卷,调查学生的慕课学习情况。

在实施了慕课教学实践后,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笔者决定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的慕课学习情况。问卷内容大致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对慕课教学感到有兴趣与否、是否会参与在线讨论和提问、对学习效果是否满意、是否提高学习效率、上网环境如何、是否喜欢慕课,等等。

(二)实施问卷,展开分析:深受喜爱,但还有陌生感。

笔者在“介词”慕课课程讲授完一周后(虽然上课时间只有2天,但学生会多次观看学习),将调查问卷发给参加慕课教学的初一13班,实发50份,回收50份,但有两个学生填写不规范,所以有效份数是48份。学生的基本情况:1.本班学生男女人数较为均衡;2.觉得自己英语成绩在上等和中等的占87.5% ;3.觉得自己自学能力强的只有觉得自己自学能力弱的一半,一般来说,初中生年龄还比较小,学习自觉性不够,符合正常范围; 4.大部分学生觉得慕课学习是积极有效的,但是提高幅度并不是很大,学生还是更喜欢给他们新鲜感的慕课教学,而不是传统课堂教学;5.要学生在网上进行发言提问,他们还有些不习惯,提问的人数并不多(共18个),积极讨论的更少,如果对他们多些鼓励、多实验几次,可能会好转;6.学生愿意和不愿意再次进行慕课学习的比例几乎一样,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这种模式还比较陌生,不知道继续学习是否会影响成绩,需要慢慢改变。

二、慕课学习可以反复看,拓展了知识面,但是还需加强指导。

(一)用访谈调查慕课的学习效果:可以反复看。

访谈,就是研究性交谈,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尤其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

笔者决定采用一对一访谈,邀请2名学生(1男1女),女生成绩较好,男生成绩中等,访谈步骤如下:①设计访谈提纲;②恰当进行提问;③准确捕捉信息,及时收集有关资料;④适当做出回应;⑤及时做好访谈记录。

笔者在2015年1月18日对两位学生进行了访谈,笔者的问题主要是:用慕课进行学习后的感受是什么?你觉得慕课还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更喜欢老师用慕课教学还是课堂教学?在家里看视频吗?平台使用起来有什么问题吗……

1.访谈对象:冯心怡(女)。访谈记录:慕课教学方式很新鲜,在视频上看到老师感到很有趣。上课前先用它预习了一下,再进行学习好像更好学了。用慕课进行上课和在课堂上上课没有什么区别,都会认真听讲。但没有在网上提问,操作起来有点不习惯,有的地方需要指导一下比较好。觉得慕课拓展了知识面,是学习的好帮手。在家里又看了一遍,网上资源太少,希望能多有一些课外知识。

2.访谈对象:翁凯(男)。访谈记录:网上上课方式挺有趣的,拓展了知识面。在网上提问了一次,老师很快就回复了,不懂的地方反复看了视频。这种方式提高了我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希望多一点慕课课程。网站使用起来没什么不方便的。上课时容易走神,自觉学习能力不够。不少同学上课时不认真看电脑。

(二)总结比较教学实效:略有提高,尚需指导。

13班进行慕课实践教学,14班采用传统课堂方式教学。要说明的是,这两个班级人数一样、英语成绩也差不多。在“介词”这一知识点讲解完后,笔者对两个班级进行了测验,13班的平均成绩为91.73分,14班的平均成绩为90.52分,进行慕课实践的13班分数略高于未进行实验的14班。慕课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教学效果增强程度不大。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在慕课教学设计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达到举一反思的教学效果。

三、慕课学习颠覆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但尚需改进完善。

慕课学习有利有弊,学生不是很熟练,如果想知道学生对慕课的感受是什么,让学生写下他们的慕课学习体验不是很好吗?笔者与语文教师商量,让学生课程结束后的那周周记以“我的慕课学习体验”为题,写一篇200字至300字的小作文。

浏览学生的作文后,笔者发现,学生对进行英语慕课学习的感受是五花八门的。主要有:喜欢慕课的教学方式,很新颖;操作起来有点不习惯,有的地方需要指导一下比较好;上课时容易走神,自觉学习能力不够;网上资源太少,希望能多有一些课外知识,等等。

四、如何反思“我”的教学?

下面用问题的方式列出八个重要的教学行为,可以用来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一)你多久问一个问题?一般在什么时候提问?

这个问题是为了让我们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次数和提问时机。我们经常会高估自己的提问频率,而实际发生的和学生交流的次数要低于自己的想象。另外,有时候尽管会提问,但脑子里还在想后面还有好多内容要讲……有时候也会在即将下课的时候提问,尽管这时候学生一心想尽快下课离开教室。

(二)你会等待多久?

研究表明,大多数教师在两项动作之间的等待时间是2到3秒,也许因为等待时总是觉得时间过得比较慢,但等待是有价值的,是在给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

(三)你是否鼓励正式回答问题前的思考及分享?

如果为学生提供一些反思的机会,可以提高他们后续参与活动的表现。

(四)你移动吗?

你会从讲台后走出来吗?你是否会走到学生中间?

(五)你是否邀请学生参与进来?

当你走动的时候,你是否和学生有眼神接触?如果你微笑并看起来很放松,那种眼神就是没有威胁的。很多学生也许不会看你,但是有一些一定会,这时候你就可以鼓励他们和你交谈。

(六)你认真听学生的发言吗?

当学生在说话的时候你在干什么?你是否会看着发言的学生?是否会通过点头或语言表示你听明白了?在学生发言的时候,一定要全神贯注地听。学生发言后可以引用学生刚才的发言,证明你专心听了。这很重要,这是一种示范效应,能帮助学生学会聆听。

(七)你有没有明确表达对学生发言的重视?

你会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之前学生的回答吗?你是否会说明为什么这个回答是好的?你是否会通过把这些回答写在黑板上表示非常重视学生的回答?你是否会告诉学生你通过某同学的回答也学到了东西?

(八)你会有意收集学生对于课堂活动的反馈吗?

你是否会了解学生在课堂交互活动中的收获?比如他们是否通过其他学生的发言学到了东西?他们对课堂交互活动的看法?

总之,慕课是一项颠覆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它的成熟需要技术和理论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对它进行研究改进和完善。

笔者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是进一步完善慕课平台,如视频的制作、讨论区的建设、活动的设计,加大慕课实践频率,进入慕课教学模式“新常态”。

猜你喜欢
笔者课堂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老师,别走……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