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生物新课改的一点体会

2015-09-10 07:22万国红
考试周刊 2015年46期
关键词:教育观念高中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

万国红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对生物课改教中的切实体会,落实新课改的建议,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生物教学 教材 教育观念 探究性学习

新课改势在必行。面对新教材、新课改的大气候,高中生物教学有很大的改变。课改中经历了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学方法的更新,克服了各种困难,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突破。

一、仔细研究新教材,把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

高中生物新教材图文并茂,内容量大。新教材中每节内容都以问题探讨开头,讨论与资料分析等活动围绕着本节聚焦展开,由浅入深,问题的目的性和连贯性都较强。每章内容最后都附有小结、自我检测题,每套检测题中几乎都有概念图,以便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可以说完全根据新课改要求编写,容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探究学习的思想。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面对教材,首先做到深入研读教材的黑体字、蓝体字,以及课文中小字所包含的内容、表格、图形,理清问题的逻辑性,把握好知识的联系及难点与重点。其次,深入准确研究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必须在上课前做好该节课的准备。这样就能完全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思路也会更清晰。

二、研读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指导和制约着教学活动,是生物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知识方面,课程标准提出模型方面的基础知识,重视数学在生物学上的运用。在能力方面,课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表明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强调科学探究在生物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力图切实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并以此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在情感态度方面,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概念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这些变化表明,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突出“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是培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学会健康生存的必要前提,是高中教育的目标之一。

三、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正确引导者、积极参与者、各项活动的倡导者、主动有效的诊断者与评价者。所以教师要明确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把教师角色的转换落到实处,使教师的教能服务于学生的学。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让学生大胆设计,大胆开拓思维。组织学生对每组学生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辅导者和引导者,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新理念,不再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让学生“学习对自己终生发展有用的生物”,改变以往单一的考试形式,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热情。

四、搞好教学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激励能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开启心智,灵感涌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成功,哪怕只是一点点,对一个学生树立自信意识也是极为有益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吝啬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欣赏与赞许,要及时送上充满激励的评价,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折射出智慧的光芒,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在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中的假说时,有的小组同学回答,我们假想生物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并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这是老师夸奖道:你们小组就是当代的孟德尔。顿时该小组同学自豪感油然而生,其他同学感觉到生物学家离他们很近,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在教学中还可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知识考察法、实验考察法、探究考察法、课堂注意程度考察法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考察法,等等。

五、教给学生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上生搬硬套教授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进行扩展,并对一些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改进专教法培养学生能力”[1]。充分信任学生,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进行合作交流,由学生提问,由学生回答,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不断进步,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六、倡导探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2],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应该让学生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教师把每节课的问题设计好最关键,问题要有兴趣性、探究性、系统性。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每一步骤都要到位,在教师指导下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检测、描述时实事求是,讨论时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

总之,教师在新课改的教育改革中,要融入学生中,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索新知识,不断地交流和总结经验,充分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不断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光秀.浅谈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体会.大观周刊,2012(27).

[2]丁成.新课改理念下农村高中生物备考的几点建议.青年科学(教师版),2012(10).

猜你喜欢
教育观念高中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浅析初中英语教育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