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数学之美

2015-09-10 17:17谷祥
考试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探究学习高中数学

谷祥

摘 要: 情境是探究的“引药”,只有为学生创造探究的环境,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数学之美。本文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探究学习 数学之美

高中数学新课标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结构、数量和空间模型等数学概念,这些知识点的抽象性有目共睹,成为很多高中生望而生畏的原因所在。反观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师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残存的一丝兴趣也被沉寂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倡导数学课堂应该是富有活力与生命力的灵动课堂,学生应是具有鲜明个性和主动向上精神的课堂的主人。从实践中可以看出,探究是决定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兴趣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如何结合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让学生以兴趣为动力,以自信为引力,在成功体验中增强自己的实力,值得广大数学教师不断地进行尝试与实践。

一、用趣味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趣味性和疑问性并重的课堂教学情境,注重对课堂的精心设计,为学生们创造乐学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课。课堂开始时笔者先向学生展示一个礼品盒,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个盒子有什么用途吗?此时,学生的兴趣立即被激发,纷纷询问这个盒子的用途。这时笔者神秘地说:“这个盒子是个幸运盒,谁得到它就会给谁带来幸运。但要得到它,就必须首先参加三个游戏完成一个任务,你们有兴趣吗?”在学生的期待下,笔者将游戏与任务呈现出来:首先,将学生按前后桌顺序结成几个小组,然后通过手心手背的游戏选出胜者,然后每组的胜者对笔者出具的四个问题(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几个关键点)进行抢答,取前三名进入下一个环节,最后请三名同学分别执一枚硬币向上抛三次,连续三次落下后得到正面的即为最终胜者。游戏结束后笔者因势提问:“大家是不是能从游戏中发现某个数学问题?”这时,一个学生立刻回答:“一枚硬币连续三次都能够掷出正面的概率会有多大?”老师立即给予肯定:“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这就是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要了解的内容。”

本课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公平的游戏规则,将可能性的发生条件进行渗透,让学生体验随机思想。参与游戏的过程充满了趣味与疑问,使学生带着兴趣探究,逐步体验概率知识,这时以最后一个游戏环节作为一个新的问题情境,导入新知,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集中于对知识的发现与探索中,如此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联系实际,培养探究意识

对于高中生来说,自主学习意识既是一种动力,又是一个引导学生不断学习的重要媒介。研究证实,要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可通过两个途径达到目的,一是利用任务驱动;二是让课堂更灵动,更富有趣味性。

首先,任务驱动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教师需制订长期的引导计划,利用一个系统的阶段性探索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推动学生不断探索,最终发现探索未知的乐趣,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如“椭圆”一课,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笔者在该课的课前即为学生布置了课外探索任务:①目的:了解生活中的椭圆,找出椭圆的特点,初步掌握椭圆的定义,树立自主学习意识;②探索方法:一是在课前观察生活中的椭圆现象,将观察到的椭圆形状的物体的名称记录下来;二是收集3个以上的椭圆物品作为观察对象,用尺子量一量其外形尺寸,了解其外部曲线与其形态构成的关系;三是尝试利用一些简单工具画出椭圆,如用铅笔和绳子、圆规等,并记录下步骤和过程。结果证实,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可有效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他们发现探索未知的乐趣,并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灵动课堂的构建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环节。在课堂组织方面,教师应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制订符合学生心理规律的课堂教学计划。第一,教师需通过展现个人魅力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赢得学生的尊敬、信赖和喜爱,学生才会乐于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乐于在教师面前表现自己。第二,重塑学生的自信心。面对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应结合奥苏伯尔的认知内驱理论,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加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如此,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第三,教师应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在“兴趣”和“疑问”中导入新课,同时从多方面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让他们树立起“我不比别人差”、“只要努力,就会有所成功”的信念,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总之,新时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了挑战,教师应结合素质教育精神,不断创新思路,优化课堂结构,同时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2]。在实践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源于不断质疑与探索,严格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精神,是对世界万物都怀有质疑态度,不客观认识事物本质而不罢休的一种探索精神。只有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逆向思维的形成才能彰显意义,进而也才能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数学之美,由此高中数学教学才能收获价值,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张辉.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神州,2014(12):177.

[2]张金萍.高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致富向导,2014(17):330.

猜你喜欢
探究学习高中数学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地理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
职高office2010教学之我见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