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级管理中的“学生观”

2015-09-10 17:17白冬梅
考试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学生观后进生班级

白冬梅

对班主任来说,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班级建设中,有众多影响其形成和运转的因素,如班主任的性格、管理的方法、学生家庭状况,等等。在管理班级实践工作中,我学会了知识上的涉猎,处理事件的探究问底,时时刻刻的自我反省,班级管理时的细心、耐心、诚心和爱心。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好方法。下面谈谈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一、深入内心,了解学生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希望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了解是教育的一把金钥匙。只有对学生的内心和家庭了解得越透彻,班主任工作才会开展得越顺利。谈心沟通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形式,通过谈心,既可以增进老师和学生的感情,又可以相互交流思想以消除思想上的隔阂。谈心过程中,班主任应先稳定学生情绪,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感。谈话过程中要体谅学生心情,尊重学生意见,贯彻人文关怀。只要我们用心与学生相处,就能以尊重赢得爱,以爱赢得信任,以信任赢得发展。

每迎接一个新班,都应该创造条件,让大家加深了解和认识。通过班级活动,鼓励新生说出姓名、兴趣、爱好与个性等,让其他学生认识自己,沟通感情。适当的时候,老师应该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周围环境、爱好等情况,熟悉学生。这样,在较短的时间里,老师对学生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全面的了解。小学生不仅需要教师在学业上指导、在生活上关心,而且需要在人格上尊重。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与他们进行平等对话、深入内心、没有隔阂、有共同话题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就要对学生多接触,以便分析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情况,以真挚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引导、帮助学生进步。只有这样,师生才能打成一片,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融洽,班主任工作才容易开展。比如学生搞清洁卫生,班主任要拿着扫把、垃圾铲参加,一边干一边和学生拉家常,谈班级情况。班主任还要勤跟班,让学生视自己为可信赖的朋友。这样,学生有什么心里话,有什么建议,有什么要求,就敢于向班主任提出。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班主任要给予真诚的教育,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宽以待人,理解学生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动容易犯小毛病,总是在不断的犯错误中成长,因此,学校应该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班主任急功近利的矫正是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宽容是智慧的善良,更是一种教育方式。每一位犯了过错的学生总会后悔,希望得到谅解。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教师更应该理解、宽容他们,教育他们。

新时代的少年儿童,他们富有幻想,常常有一些近乎离奇的想法与做法,班主任要能理解,进行具体分析和引导。他们自制能力较差,是非观念不清楚,容易犯小错误。对此,班主任不能只是简单地批评,或训斥体罚,要分析犯错误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如果认识到了,就要宽容,鼓励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由此,加深学生与班主任的感情交融,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理解宽容并不是纵容他们,而是让他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在平时指导中,老师应该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向身边的最优秀的同学学习,对照检查自己的不足,必须改正缺点和错误。

三、全面发展,热爱学生

拥有一颗爱心是当好班主任的基础。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班主任,不经意间的一次细致的关心,一句赞美之辞,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激起情感的浪花,令他们终生难忘,甚至改变学生的一切,这一切都说明了,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为师之道,要有爱心、诚心;要尊重、信任学生,这是一个班主任应该认真做到的。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倾向和问题要处处留心,学生的意见、建议,甚至批评要虚心听取,对正确的要给予肯定和尊重。当学生的家庭或周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更要献出母亲般的爱,去关怀、体贴,使他们的心灵创伤减少,对学习、生活一样充满热爱。班主任必须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包括后进生。因为爱是一种力量,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班主任必备的修养。班主任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充满爱与信任,才能唤起学生奋发向上的信心。班主任要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以诚相待。对后进生要“偏爱”,精心设计出使他们转化的教育方案,创造一系列良好的外因条件,多给他们温暖,多看到他们的长处,多给他们发挥长处的机会,以点燃他们要求上进的火花。

四、科学育人,激励学生

如果爱是班级工作的润滑剂,那么激励就是学生进步的动力。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优秀生犯了过错,正确的批评引导是醒脑剂,唤醒他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而及时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犹如一阵春风,化解心头的忧闷。我班学生李伟,性格内向、经常犯小毛病,平时做事拖拉,课上爱做小动作,每次作业都不能及时完成。我找他谈话分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并给以引导,之后他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了几个问题,我就在班里特地表扬了他一番。后来,他不但作业按时完成,还非常认真,期末评定成绩优秀,激励扬起了李伟自信的风帆,改变了他对待学习、与人交往的态度。他的进步让我看到了班级后进生的希望,树立了管理好班级的信心。

老师要经常组织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知道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逐步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自立意识。因此,在工作中,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积极参与活动,学会处理一些问题的方法。班主任应该当好参谋,给予启发、引导和鼓励。好的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使同学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立意识,坚定自我成才的信心和勇气。

总之,学生是有生命的人,不是物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不仅要做到耐心、细心、诚心,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爱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这就要求教育者、班级的管理者,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就是要班主任做到大爱无疆。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能教育好孩子。老师对学生的爱,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导向和支持。只有依托良好的沟通,与孩子心贴心地交流,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学生观后进生班级
班级“四小怪”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外籍教师课堂典型用语及其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措施背后折射出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不称心的新班级
《外国小说欣赏》的写作价值研究
如何对待后进生
关于解决大学生上课玩手机问题的思考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