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角色错位影响男孩性格

2015-09-10 07:22胡嘉
中华家教 2015年3期
关键词:浩浩错位权威

胡老师:

我儿子浩浩今年上五年级。因为希望儿子不要像爸爸那般“温柔”,而应该“野”一点,我基本没有给予儿子太多的约束。而我先生,不管是在家庭的大小事上,还是在育儿的问题上,一切都听从我的安排。

小时候,浩浩在家中各种上蹿下跳,我们大多听之任之。上小学后,浩浩却“野”得不太受控了。刚开始,只是在爸爸去接他放学的时候,常常找不到人。后来,年仅1 1岁的他,竟然组织了一帮学生,帮其他学生讨债拿提成。为这事他差点被学校开除。我真的想不通,自己家的条件十分优越,为啥孩子会为了几块钱的提成,去做“讨债党”?

浩浩妈妈:

“太娘”和“太野”是男孩养育过程中的两个极端,也代表了男孩养育过程中的普遍困境。不管是“娘”还是“野”其实都是源于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位或者错位。

所谓的父亲角色缺位,倒不是父亲完全不陪伴孩子,而是父亲在育儿方面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越来越弱。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说,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往往承担着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任务。日常家庭管理和家庭教育重任,则主要由妈妈来胜任。这种角色分工,在孩子3岁之前问题不大。但是,孩子3岁之后,父亲的角色往往比母亲的角色更加重要,尤其是步入6岁之后,孩子进入模仿模范阶段,爸爸的模范力量对于男孩而言更为直接。男孩从爸爸身上,可以迅速学习到男人面对生活难题和困境时体现出来的态度和方法,学到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在这一阶段,爸爸应该发挥榜样的力量,教会儿子面对问题时,不要对外抱怨,而要向内反省;不能选择逃避,而是要勇于承担;不要冷漠旁观,而要积极参与……对于孩子而言,爸爸所给予的这些心理营养将会受益终身。

相比父亲角色的缺位,父母的角色错位,也会影响男孩的成长。在一个太过女强男弱的家庭环境之中,男孩往往会走向两种极端:男孩会变得很胆小、很怯弱或者很叛逆甚至很暴力。

显而易见,浩浩家父母的角色其实是错位的。强势的母亲和弱势的父亲,使得浩浩没有找到可以模仿的权威对象。因此,他通过“帮人”讨债,来寻找新的“权威”。父母想要男孩不“娘”也不“野”,一定要让孩子在家庭中感觉到真正的男性权威。如果是单亲家庭,那么妈妈可以适当示弱,把这种男性权威转移到儿子身上,让儿子感觉自己比妈妈强,需要并且能够保护妈妈。

当然,男孩的“放养”,并不是任其“野蛮生长”,因为放养也是要有“边界”的。想要让男孩变成阳刚的绅士,而不是藐视一切的“野蛮人”,必须要从小为男孩们建立规则意识,并帮助男孩们树立契约精神。立规矩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与孩子订立契约的过程,必须相互沟通和相互妥協。规则中,还必须有奖有罚;一旦规则订立,就必须严格执行。

(胡嘉 慧爱公益教育机构创始人,曾在美国芝麻街教育中心任教两年)

猜你喜欢
浩浩错位权威
大学生暑期耕田挣2万元
群策“错位相减法”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错位相减法”那些事儿
小蚂蚁
不客气
今天,你微笑了吗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角色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