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浅析

2015-09-10 07:22庄仕军
考试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庄仕军

摘 要: 合作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以及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诸如要避免将分组流于形式,而要做到优质分组;要努力创造优质课堂教学环境;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积极引导等,从而使合作学习发挥最大作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合作学习 意义 实施策略

1.引言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够与他人交流思维的一种过程和结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数学作为一门讲求思维缜密、要求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学习兴趣。初中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使得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情况,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初中数学老师来讲,如何在教改的潮流下兼顾素质教育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他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以小组为形式的合作学习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并应用到教学中,该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在解决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中产生了良好效果。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笔者认为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合作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和实施意义。

2.合作学习与意义

2.1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在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和提高学生成绩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合作学习很快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把合作学习引入教学中,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合作学习在我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使教育教学的功能得到了提升,并产生了积极影响。

2.2.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之前首先要将学生分成四到六人的学习小组,并使每个小组都有共同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内容。“人多力量大”就是强调人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团结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和强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强调除了个人努力外还要提高全组人员的能力,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兼顾彼此。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使学生在长时间的磨合和交流中培养彼此之间的合作意识。

2.2.2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能够使一些处于被动学习位置的学生在同组员的激励和监督下转变已有学习方式,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学习中。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将问题交给小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无论参与程度高還是低,学生总会或多或少地得到一些学习经验。在小组讨论时,如果教师能够及时从旁指点,对学生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加以引导,就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进一步。这种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2.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代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由于成员之间思维的不同,相互之间的启发能够使对方的思维发展到一个新的领域,从而以不同视角看待问题。

3.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为了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方法,数学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策略,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3.1分组要优质

教师实施合作学习教学前首先需要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分组不应该流于形式,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学习个性做全面考虑,在此基础上的分组才能保证每一个小组之间在成员构成上达到优质的组合,从而便于各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在分组的人数上,教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做人数上的安排,可以是六人一组也可以是更多,分组的同时教师指定每组组长,并按照周期轮流担任。

3.2创造优质课堂环境

初中生多数认为数学课堂比较沉闷,特别是在听不懂的时候更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愿意与他人讨论;而有的则认为学习数学跟专业学习没有什么关系,虽然是基础学科但是感觉没有学习的必要。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方式能够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讲,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之间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加深对数学的认识,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3教师要做好积极引导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包括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让学生能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中,这就使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素质教育强调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以引导者的姿态开展教学,学生要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调动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就能发挥得越充分。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各个小组的讨论中,对小组进行知识、技能、组织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指导,从而使合作学习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4.结语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数学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措施,从而使合作学习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余越秀.中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J].广西轻工业,2009(11).

[2]贺保罗.寻求合作教学创新,提高种植课堂就爱哦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师),2011(11).

[3]马小春.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2(12).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