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程璐 陈文华
摘 要: 以网络、手机和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逐渐改变当代大学生的信息传播方式,并在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过程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重点讨论新媒体视角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学生舆情传播特征及其引导对策。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突发事件 学生舆情
1.研究背景
2013年4月9日上午,有人发微博称宁波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病例,并指出感染者是宁波大红鹰学院的一名徐姓学生。微博发布后迅速被转发,引发该校学生和部分宁波市民的恐慌。微博博文称该名学生已经被送往宁波第一医院进行救治。2013年9日中午13时26分,学校及时通过官方微博回应:校内未发现人感染H7N9病例,请不要信谣、传谣;同时也通过宁波市卫生局、教育局、宁波日报的官方微博和宁波电视台回应,澄清谣言。在这起微博事件中,虚假消息来自某同学QQ空间中的一句玩笑话,却有人信以为真,不经核实就发布微博,从而使事件迅速升级。
从这起“H7N9微博风波”可见,在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会利用网络、QQ和微博等新媒体工具,转发相关信息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形成对社会造成较大冲击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诸如此类的事件中,包含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的各种观点,其中包含不实的言论。因此,正确认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学生舆情传播特征,充分发挥以手机、QQ和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舆情引导作用,掌握校园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主动权,对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学生舆情传播特征
对于高校而言,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清醒地认识、科学地运用新媒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是运用新媒体、接收和发送信息频率最高的群体之一。以笔者所调查的2013级广告、广电专业共186名学生为例。经调查,QQ的拥有率是100%;每一学生每天都会使用QQ发送或接收5条以上的各类信息。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社会经验不足,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调查发现,基本所有的学生都有转发错误信息的经历。新媒体在高校生活中迅速崛起,并且潜移默化地改变信息传播的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以下特征:(1)信息传播速度快;(2)资源丰富;(3)主体更具有能动性;(4)互动性强;(5)虚拟性强。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学生舆情传播就具有了自身独有的特征。
2.1传播主体的多样性。
在速度快、空间大、覆盖面广的新媒体环境中,传播主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传统媒体时代,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基本控制在高校管理部门手中,而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们不仅仅是信息接收的客体,更是信息传播的主体之一,他们可以通过QQ、微博和校园论坛等新媒体主动发布信息。由于传播主体的低门槛和无限制,导致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各种不实、片面、主观、未经官方确认的信息会像雪片般瞬间覆盖校园,为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带来难题。
2.2舆情传播的快捷性和灵活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已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甚至实现信息的“零时间、零距离”传播。利用新媒体,任何信息都只需要通过点击手机键盘或鼠标的时间就可以呈几何倍数向外扩散。以大学生经常使用的QQ、手机和微博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设备消除了交流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高校舆情信息传播更快捷、灵活和自由。
2.3强烈的非理性情绪的扩散倾向。
在新媒体环境下,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被打破,新媒体传播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认识和交往的传统方式。在信息交流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的性别、年龄、身份等社会特征被掩盖。新媒体的这一虚拟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虚假信息传播者应负的法律责任。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辨识能力不够,缺乏客观判断,盲目随大流,易人云亦云;另一部分大学生出于哗众取宠的目的,有意通过QQ、微博等新媒体发布或转发夸大不实信息,并且带上自己的主观情绪,借此发泄对社会或学校管理的不满。在高校发生突发事件时,如果官方渠道不能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各种意见就会以不正常的形态出现,并通过新媒体被不断转载。基于新媒体互动性强的特点,这些不实信息不断变异,并带上强烈的非理性情绪在学生群体中扩散。
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在高校内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已经在改变传统高校舆情环境。尽管高校都已开始转变传统的宣传理念,在不断调整应对的策略和方法,如建立高校官方微博和微信等,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如何卓有成效地使用新媒体来开展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舆情管理队伍不够专业化。
现如今,高校的官方微博一般都是由校内宣传部门负责管理。在面对校园突发事件时,舆情的收集、事件的调查、学生的疏导等都是由宣传部门完成的,而这段时间内的工作往往是阶段性的,没有形成常态。同时,由于人手不足,专业人员比较缺乏等情况,对舆情的收集和分析能力较弱,不能对突发的校园事件做到及时反馈和应对。
3.2缺少系统化的舆情管理体系。
以微博为例,目前各高校从班级、学生社团、各级职能部门到校一级基本都建立官方微博,但高校管理的重心基本聚集在教学和学生活动方面,对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和引导没有引到足够的重视。对于学校突发事件的处置,无法做到学校各管理部门的整体联动,缺乏系统化的舆情管理体系,这是导致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力的主要原因。
4.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加强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对策
新媒体的出现让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变得更复杂和随意,如果高校管理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不能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学生舆情,就会使突发事件进一步恶化,从而影响校园的安全稳定。提高对新媒体特征的认识,科学运用新媒体技术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掌握的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保证高校的和谐稳定。为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学生舆情管理。
4.1建立突发事件舆情预警机制。
虽然高校突发事件具有偶发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但部分突发事件是有迹可循的。现在的“90后”大学生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会通过微博、QQ空间等新媒体进行传播。对于此类学生舆情要重视收集和分析,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潜伏状态的各种零散的舆论进行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高校要充分借助学生干部、辅导员及学生社团、学生公寓等基层组织,关注师生经常浏览的网站、学校论坛、微博、QQ群等新媒体,对大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信息采集和分析,主动把握学生舆情的走向,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储备材料,防患于未然,使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对其发展变化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宁波大红鹰学院基础学院学生会和公寓团工委都设有舆情部,能够及时搜索学生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掌握学生动态,为学校各部门改善服务水平献计献策。
4.2加强高校公信力建设,增强学生的信任感。
公信力属于公共信任的范畴,是社会组织因具有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等信用资源而获得公众权威性的认同和信任,是公众对社会组织总体印象作出的一种判断和评价。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是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高校作为突发事件的重要信息源头,其自身公信力对突发事件中学生舆情的管理体系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突发事件中,要使学生对事件的始末都选择认同学校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平时在高校和学生之间建立长期的相互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校要主动搭建多样的新媒体互动平台,如官方微博、微信等,从管理的“云端”走入大学生群体中。辅导员、高校领导干部应主动适应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地参与舆论引导,消除新媒体舆情的负面影响。面对学生的质疑和困惑,高校要尽量给予认真、明确的答复,在学校和学生之间建立信任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的信任感,共同创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使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与学校保持一致。发生突发事件时,高校在引导学生舆情时,应消除认知偏差和价值观偏差造成的不信任感,通过真诚的沟通有效控制事件的发展。
4.3发挥新媒体优势,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谣言止于智者”,新媒体传播的很多流言和错误信息都经不起仔细推敲,如“H7N9微博风波”中说的“被感染学生已经被送往宁波第一医院进行救治”,只要对宁波的禽流感防治工作有所关注就知道,宁波禽流感治疗隔离的定点医院是宁波市第二医院。新媒体传播的这些舆情信息虽然荒谬,但仍然有很多学生选择相信,这不仅是由于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但大学生对于接收信息的辨别能力不高也是原因之一。目前,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已经融入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高校要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推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实现新发展。在日常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善于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媒体形式,用案例教育等方式,重视提高大学生应对复杂舆论环境的能力和辨别敏感舆情信息的能力。发生突发事件时,面对接收到的大量信息,大学生要有选择,有判断,不盲从,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做有责任心的媒介人。
5.结语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和高校舆情的传播结合得更紧密,它渗透到高校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使得高校舆情的生成和传播充满复杂性和不可测性。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学生舆情的传播将更迅速,为舆情管理带来难度,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突破传统舆情管理的模式,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全新要求,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楹.论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突发事件的学生舆情监督[J].教育论丛.2011(8).
[2]赵治.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及应对策略[J].北京教育,2010(10).
[3]黄冬梅.关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9).
[4]王楷楠.高校突发舆情的发展演化机制及其引导管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5]陈燕.新传播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J].新闻知识,2011(5).
通讯作者:应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