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好风筝线,放飞小组合作

2015-09-17 11:47舒丽群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环节课文文本

舒丽群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这诠释了合作的优点。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告诉我们,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这种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影响学生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状态,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时间的保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

如今,我县经过四年的“353高效课堂”实验,小组合作学习成熟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成为课堂当之无愧的亮点。

聚焦小学语文课堂,笔者就如何有效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策略,使课堂高效低耗,谈谈相关思考。

一、运用在检查学生读背时

比如学习一篇新课文,学生在自读之后,教师请学生分节朗读课文,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同样是请四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的时间,却能让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在小组内都有机会朗读课文。每个小组内一位同学朗读,组内的其他三位同学倾听,对朗读同学的不足或错误的地方给予纠正。

同样,教材上很多课文的段落或者全文需要背诵。当学习完段落或者全文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背诵方法,并充分练习。在检查背诵环节,即可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样几乎是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尝试背诵,避免学生不太熟练在全班背诵时的紧张。

小组内的分节朗读和个别背诵,充分以生为本,尊重每一个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收效最大化。之后,教师点上两三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分节朗读和逐个背诵,掌握学习情况,并伺机指导便可。如此,小组合作的运用,让每一位学生读和背的教学环节变得高效。

二、运用在配合学生思考时

从中年级开始,我们训练学生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了解文章段落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到了高年级,我们要求学生能很好地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到表述简练准确。同时学习文章围绕主题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并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每当初读课文后,扫清了阅读障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的顺序,便要带领学生沉入文本,思考文章段落或者全文的写作顺序。继而让学生跳出文本,统览全文,抓住要点,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此环节,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看似每节课都训练,实则很难让学生形成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那么,在此教学环节进行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学后,便可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时,学生的思维不明朗、不清晰,思考未成形。小组合作,就给了每一位学生从思考过程走向思考结果的路径。这种反复和斟酌,正是能力形成的必要阶段,此为思维的“蝶变”。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狼牙山五壮士》,学生只有在文本中“穿梭”多个来回之后,才可以厘清本文主要记叙了抗战时期,八路军某部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故事。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五方面内容,详写了“痛击敌人”“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略写“接受任务”“引上绝路”。小组合作的运用,让每一位学生潜心反复浸入文本,浏览、跳读、细读、合作读,斟酌组织语言,表达的时空极其充分有力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理清文章脉络的教学环节得以高效。

三、运用在提炼学生见解时

在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个性化地读出对于词句理解时使用小组合作,能让课堂教学环节更高效。

杨绛说,读书是遇见最好的自己。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的阅读,就是充分地尊重和发挥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而自主阅读后小组合作交流,正是学生思维碰撞和生成的过程,正是个性化阅读和多元解读的有机融合,沉潜往复,咀嚼涵咏后的激荡碰撞,斟酌选择。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中“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又如《最后一头战象》中“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请说说作者这样描写的好处。此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理解,别人补充纠正质疑;或是自己聆听别人发言时,受到启发,完善自己的理解同时也补充别人的理解。

如此,小组合作学习的使用,就启发了学生思考,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能力就会不断地提升。从而使生本课堂得以落实,课堂教学高效得以实现。

四、运用在品味写法奥妙时

传统的课堂由于时间和个别发言的有限性,压抑了很多学生想表达交流分享成功的欲望。课堂上,我们往往会听到放下手臂撞击桌面时失望的叹息,或是举手良久未被老师点到时的意犹未尽。此时,小组合作的运用,恰是久旱逢甘霖似的舒爽,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机会和平台。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领悟“前五个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每一段开头的作用,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之后,让学生放飞想象,发挥创造潜能,学习作者介绍新型玻璃的写作方法,大胆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并插到课文中,使它与原文有机整合。学生得法后,分别写出了音乐玻璃、净化空气玻璃、香味玻璃等。此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练笔,然后推选出一位代表本组在全班交流。

如此,每位学生都有了表达的机会,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得以和组内同学分享,分享给别人的同时,也共享着别人的智慧。

以上几方面,仅仅是“353高效课堂”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典型场面,小组合作学习使用的广泛性远不止此。但正因为教师们真正地领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真正科学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关键处,课堂才得以锦上添花,事半功倍。

学生如教师们放飞在天空中的风筝,教师只要准确巧妙地牵引好这根线,定能欣赏到“353高效课堂”色彩斑斓、风格迥异的风景!?

猜你喜欢
环节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