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真实病人的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疾病康复》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25 04:50周蜜娟等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

周蜜娟等

【摘要】目的 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将我校2012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班和3班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引入真实病人的案例教学法和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比较两组成绩对教学效课进行评价。结果 新的教学方法获得了实验组学生的总体认可,实验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引入真实病人的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增强专业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真实病人 案例教学 疾病康复

【基金项目】本文来自2014年度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校级立项课题,课题编号:CWKY-2014-09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33-02

《疾病康复》是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在校期间所学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为将来从事临床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层面上,很多学生学习知识,习惯于死记硬背,往往造成“高分低能”,而一旦面临实际的工作情景便手足无措、一筹莫展。少数高职院校的《疾病康复》课程运用了案例教学法,但案例呈现方式表现为单一的纸质案例,没有真实的场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投入程度和最终的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笔者在2014年尝试进行了将病人引入课堂的案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12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班(51人)和3班(52人)学生为研究对象,两班学生选用教材、授课教师均相同,学生在年龄和综合素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3班为实验组,教学中引入真实病人的案例教学法;2班为对照组,采用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法。

1.2方法

1.2.1 准备阶段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如讲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提前从医院康复科确定典型病人供教学使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签署教学示教同意书,并提前1天将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给实验组学生,如:李某,男,20岁,农民,于2014年3月8日入院。主诉:腰部疼痛伴右下肢放射痛1天。现病史:1天前因劳累后出现腰部疼痛伴右下肢放射痛,无麻木、乏力,主要呈胀痛。无恶寒发热,无潮热盗汗,无腹胀腹痛,无二便异常等。久站、久坐、弯腰及负重时疼痛加重,昼夜疼痛无明显变化,院外给予口服药物消炎镇痛及针灸、牵引治疗后疼痛无明显缓解。腰椎CT(2014.03.07,本市高新医院)提示“腰5-骶1椎间盘突出”。 根据此案例编制教案,设计相应的教学形式,列出本案例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在课前分成6组,每组约8-9人。

1.2.2 教学实施

①实验组:教学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病人进入课堂后,随机选出6名学生摸拟治疗师,自行对病人进行问诊、查体、功能评估,进行讨论后做出临床疾病诊断和功能诊断,其它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帮助分析、補充,提供答案。第二阶段学生以课前分出的组为单位,对病人的康复目标、治疗计划及注意事项进行20分钟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并演示治疗手法。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病例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纠正操作中的错误,给予合理化建议。课后学生应根据自己在进行病例分析、准备发言及讨论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②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即以书本理论为主线,教师理论讲解为主、提问为辅。

1.3 评价方法

①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组采用自制教学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方法评价。②考试成绩评价:考试分理论部分和病案分析部分,理论部分占总分的70% ;病案分析部分占总分的30%,测试临床诊断、分析案例和治疗手段的能力。然后,将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

2.结果

2.1调查问卷

问卷为匿名,发出52份,回收49份,问卷回收率94%。从附表1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引入真实病人的案例教学法获得了实验组学生的总体认可,大部分学生认为其激发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巩固了理论知识和技能,尤其在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临床思维,促进理论与临床联系和增强团队协作等方面最有帮助。

2.2考试成绩分析

将两组成绩按分数段分为优(90 分以上)、良(80~89 分)、可(70~79分)、差(70分以下)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优7人,良24人,可14人,差7人;对照组优3人,良13人,可23人,差12人,表明实验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3.讨论

2012年3月,卫生部印发了《“十二五”时期康复治疗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康复治疗学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增加数量的同时,要提高队伍素质[1]。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师放在主体地位,而将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地位,这种方法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往往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与创新进取的精神。案例教学是理论联系和临床实践的桥梁,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采用引入真实病人的案例教学法,不仅再现了临床情境,将理论知识演化成直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病人和学生的交流,使学生提前领略到职业岗位的内涵,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临床情境的差距,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它以学生为主体,训练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此外分组讨论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易于养成良好的临床工作习惯。

尽管此教学方法优点明确,但并非轻易就能成功。首先我们之所以能找到合适的病人并带到课堂,与学校的的运行机制密切相关。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实行了“一校两附院”的运行机制,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为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与康复系医教资源整合共享,专业课的教师多来自于附属医院的一线临床医生和治疗师。正是这种紧密型校企合作体制,才使我们将病人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可能。其次,选择病人时要符和不同层次学生,具有典型意义且难度适中,应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还有教师对课堂的组织能力,病人的配合度,学生的课前准备等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引入真实病人的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增强专业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也是一种值得继续探讨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十二五”时期康复治疗工作指导意见.[2012-03-13]

[2]卢健.高职康复技术专业PBL 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9(7):137-138.

作者简介:

周蜜娟(1979年-),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康复医学的临床及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基于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案例教学法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