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晚明史

2015-09-25 13:42王东晓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9期

王东晓

【摘要】樊树志写的晚明史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它的特点在于以创新的视角,指出了晚明与世界的联系,包括经济和文化;以叙述史的方法,成功地解读了历史人物,让读者了解到晚明衰败,满清崛起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创新视角 叙述史方法 人物解读

【中图分类号】B83-09;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52-01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周围的同事和学生对晚清史比较熟悉,但对于晚明史相当陌生,甚至一片空白。前几年在兰州求学时,在甘肃省图书馆阅读了樊树志先生的晚明史,感觉相当不错。毕业后年我回到临沂,又在临沂大学图书馆阅读了这部著作,仔细品味,感叹樊先生的学识,赞叹此书不愧为学术之大作。

晚明史是当代第一部完整地再现晚明社会全貌的学术著作,全书以详尽的历史资料,讲述了晚明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走向了灭亡的历史,再现了那段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揭示了国家治理的深刻教訓。关于明代历史,今有汤刚、南炳文的《明史》,牟夏礼、崔瑞德的《剑桥中国明代史》,以及司徒琳的《南明史》和顾城的《南明史》是较有分量的著作,前两部是明代通史,后两部是有关南明小朝廷的著作,具体细致论述晚明社会并不多。樊先生在浩瀚的古史资料中,经过选择、加工、分析、再研究,经过近十年时间才写成了这部优秀的学术专著。

明朝中后期起,由于辽东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民族关系,以及明末统治阶级的腐朽,军事力量的衰落,导致了在该地区形成了影响明清两朝的辽东将家:李成梁的李家将,祖大寿的祖家将,毛文龙的毛家将,构成了晚明史的重要篇章,以往明史著作有所涉及,但是不深不透不详。作者以详实的资料,独特的视角就辽东将家兴起背景,成长之路,命运和原因做细致的研究。通过辽东将家的兴衰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为何具有强大战斗力的辽东将家出现衰落,甚至投降后金?其根源在于明朝的政治、经济。通过研究辽东将家,使我们认识到为什么一个落后的少数民族能够最终战胜强大的汉族王朝?其原因在于这个民族的强烈进取精神,在于这个民族的吸纳百川的开放精神。

在历史的转折时期,满洲人成为幸运儿,入住中原,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王朝,并且统治了近三百年,具有历史的必要性。

晚明史的学术成就,还表现在历史人物的解读上。晚明衰败的历史主题,通过对君臣言行的叙述、解读、评论具体表现出来。因而对历史人物成功的解读,也是这部学术著作具有吸引众多读者重要因素。在晚明史中,叙述了至少一二十个人物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为之动容。在人物的解读上,最大的亮点是作者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命运来讲述。全书通过具体的社会环境的介绍,通过对各阶层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解读,晚明社会的图景便非常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读懂了晚明统治阶级的骄奢消极以及臣子的进取无奈的状况。书中的人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李成梁、毛文龙和祖大寿,他们都是在年龄较大时期重用,经历比较坎坷,属于大器晚成型;因其战功受到皇帝的恩宠,甚至为其在家乡修建牌坊;长期以辽东为主战场,手下部将大多数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是各自部队的领导核心,手下有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他们对主人忠心耿耿,但其最终命运却不同的。李成梁地位显赫,受到重用,大臣吹捧,最终得以善终,除了李氏的个人因素外,还在于张居正的强权政治,在其治理下,国家有条不紊,制定了积极的用人和边防政策。毛文龙则处于明朝激烈党争的历史环境中,落得身首异处的结局。祖大寿两次降清,又两次归明,最后投清,则在于:“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在晚明史中,随处可见一些精美的文句,例如对张居正的评价时,用“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功在国家,过在身家”,真是入木三分。再如对于官场的世态炎凉,说张居正在位时期“举朝争颂其功,不敢言其过”,他死后,“举朝争索其罪,不敢言其功”。这样简练易懂的写法,大大增加了该书的可读性,有利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很值得推崇和借鉴。

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领域,几乎很少把专题放在世界视野之中。樊先生是中国第一个用全球化观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学者。他指出,15世纪末、16世纪地理大发现后,世界市场雏形形成,晚明中的中国处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地位。欧洲强国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都参入了与中国的贸易,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也融入了世界。欧洲传教士带来了文艺复兴以来的科教文化,促使中国知识界开眼看世界。这种视角耳目一新,立意高远。晚明史资料详实,考订严密,是一部高质量的优秀著作。它既适合学者的研读,也适合一般大众的欣赏。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晚明史无疑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极力推荐给我的同事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