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思路

2015-09-25 13:42余美珍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余美珍

【摘要】新课程理念倡导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根据历史学科教学特点,深化新课程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历史学习思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主要围绕践行新课标教学理念下提高高中历史教学实效的实践路径展开论述,旨在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等全面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有效教学法 历史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54-01

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其涉猎知识面广,领域众多,以多样方式呈现于教学课堂,并有着图片资料、历史文物、古体文字以及相关影视资料等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因此,教师教学应根据历史学科教学特点,深化新课程实践,帮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而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善用对比归纳,用科学的历史观来看待历史问题

人类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很多类似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性质上或很类似,或完全相反;时间上或是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域的事件,或是同一国度不同时期的事件。对于这些历史事件的清醒认识,故而应学会对比,学会归纳,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归纳出历史经验,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比如,我国古代历史上开展了很多次“变法”,这些变法有的取得了成功,像商鞅变法;有的却失败了,像戊戌变法,其目的、效果及结果都各有不同,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对比,并进行深入分析,这些变法的背景是什么?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变法的性质是什么?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当今中国的改革,应该怎么样去做,应该避免出现哪些问题等,给当今社会以警示。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即了解过去,给现在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在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待历史的观点,有些是不科学的,或者是错误的,由此,当下应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比如,此前学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时,我们大都采用了完全否定的观点,这是不科学的。又比如,之前评价伟人领袖时所作言论也都采用了完全肯定的观点,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分为二的方法,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

二、注重变化因果,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能力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具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如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历史课堂教学应关注历史的变化发展,注重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间的联系,重视因果分析,从现象看本质,总结出历史变化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理顺历史时间轴,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历史探究能力。比如,在讲授史上某一次著名战役的历史事件时,可引导学生对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进行探究,再布置具体细化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单独或结组查阅资料、总结依据,最后就战争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实现交流共促。

三、综合分析事由,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知识视野

任一历史事件都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或大或小、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分析历史事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重大历史事件相关问题进行判断、评价,主要从性质、胜败因由、经验教训、历史意义及危害等要素入手,还可采用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方式,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分析,来拓宽学生历史知识视野,提高综合分析概括的能力。比如,在分析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重要战役之一抗日战争时,对其取得胜利意义的评析不僅要结合当其时国内、国际两方面来总结和分析,还要深入剖析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人民对和平的热爱、对侵略行为的反抗决心对战争结果的影响等,以此训练和拓展学生历史思维。

四、借助信息技术,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程度

利用现代影音技术将声音、图像和视频三者合一,能为学生再现历史真实面貌,教师根据再现的历史情境从旁适当地启发与指导,便能帮助学生更进一步认清历史真相,深化历史内涵。学习历史并不是要将众多的历史知识生硬堆积在一起,而是通过生动的历史画卷,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播放一些与课程相关的音乐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为沉闷的课堂注入一丝活力;又或是借助播放相关历史时期的影视剧,让学生通过影视剧中所展现的生动画面来记忆历史人名与历史事件,打破传统历史枯燥的固有形象。

五、开展户外实践,实地参观文物古迹提高学生兴趣

历史虽然是过去内容的记载,但学习历史绝不仅仅是学习死板的文字内容就行了。笔者认为,对于历史的学习必须去接触活生生的历史真实,到历史的故地去寻求真相。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真正的历史课堂。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历史古迹去参观,感受沧桑历史,一面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面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感悟能力,并使之产生对历史文物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或是组办历史事件座谈会、历史小故事会、历史人物辩论会、地方史考古讲坛等丰富多彩的实践互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际教学中,这类走出课堂类的小活动通常是历史课后拓展、历史知识再巩固和补充的重要场所,且广受学生喜爱。所以,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诱发他们对人类过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在悄然间逐渐爱上历史,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深化对历史内涵的认知。

新课程理念为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广大教师应藉此为方向指导教学,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表达自我观点、发展自身能力之处。

参考文献:

[1]陈敏.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3期

[2]许微微.以《抗日战争》为例谈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与整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3]江伟.社会史: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趋向[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4)

[4]董振刚.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探讨[J].才智,2010(13)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
给每个孩子一双腾飞的翅膀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