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课堂氛围 培养数学兴趣

2015-09-25 08:56钱琴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数学兴趣主动参与

钱琴

【摘要】本文阐述如何营造民主平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出现,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民主平等 主动参与 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38-02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性,导致相当比例的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与兴趣不强,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因此,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成为教学设计策略的起点行为。

一、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让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氛围中,首先要求教师要创设或提供一个让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和意义存在的课堂教学环境。

如讲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引导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

(1)等比数列的定义是什么?(2)什么叫等比数列的公比?(3)判断下列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若是,求公比:①1,2,4,8……②81,-27,9,-3……③0,5,10,20……

(4)接着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① 若首项b1 =2,公比q=3,写出此等比数列的前五项;

② 若等比数列首项等于b1,公差等于q,写出b1,b2,b3,b4;

(5)请你推导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6)请从函数的角度理解该公式.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这样一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概念、公式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根据问题主动地获得新知,充分感受到了自我价值和意义的存在,培养了其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学习数学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听课情绪。因此,教师要以积极的情感创设一种愉悦的数学学习情景,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参与到其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积极地学习。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学习数学的情景,诱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可以用一个经典的故事——古印度国王奖励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迈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的方法很多。如设置愉快情景,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有助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及时强化反馈,组织竞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等,学生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示,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逐步强化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善于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进行适当地及时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探讨研究。让学生在民主和諧、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从独立思考、相互启发到相互合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质量。

三、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展开教学,发展应用数学意识,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在数学学习中,当学生不知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何用,如何用时,他们很难有兴趣去学习它。因此,教师若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展开教学,可以避免数学教学脱离现实情境的状况,容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正是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另外,学生通过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激发了学习愿望。当了解了某个基本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就会开始给予真正的关注、主动的参与,有利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营造民主和谐氛围,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学科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欲望,而且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愿意去想,敢于提问。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把你当成可信任的指引者。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数学才没有压力,思维才会活跃。同时,教师要对那些勇于提出问题者进行鼓励。当学生提出一个好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由衷地夸奖他;当学生问得肤浅时,教师要耐心地指导他。总之,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恐惧,肯定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当学生积极主动地解答出自己提出的问题时,体验到的不仅是解决者的成功感,更有发现者的喜悦和自豪。

五、关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数学学习也首先要有“情”,由情才可能生趣,由趣才可能入迷。学生的“情”自然来自于教师的诱导与培养。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因此教师要把“分层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法,面向大多数学生,经常于无疑处设疑,尽可能让所有学生能享受“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乐趣。教师还应注意协调“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关系,提倡“优等生”帮助“学困生”,鼓励“学困生”向“优等生”学习、请教,形成学生之间和睦友爱,团结互助的情感气氛。这种情感将使学生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增强学习动力。

总之,关爱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积极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学生才会以探索者的身份出现,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喜欢上数学这门神奇的学科。

参考文献:

[1]张二庆.教师的教学情感及其作用[J].教育理论研究,2004年,第5期

[2]宁广林.让情感走进数学课堂[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 年6 月

[3]黄世凤.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思考.新课程( 教师版) ,2007年5月

[4]张西珍.兴趣培养与数学教学[J].数学教学研究,2000.4

猜你喜欢
数学兴趣主动参与
奥数教学和数学兴趣的分析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析
以“媒”为“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试论数学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析如何上好初中数学课
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小议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浅谈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