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15-09-25 08:56刘忠林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措施问题

刘忠林

【摘要】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掀起了新一轮教育的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要转换教师的角色,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少部分的时间交给老师,要将以前的“一言堂”变成“众言堂”。本文将结合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模式 传统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39-01

一、前言

教学,顾名思义,应该是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因此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由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共同合作完成。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要让学生要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以及参与性,同时要求课堂的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模式要有所创新。

二、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过程过于单一,课堂主体为教师

回顾传统的数学课堂,课堂过程共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内容;2.教师为学生讲解新的课堂知识;3.教师针对所学知识布置相应的数学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4.教师针对刚才所布置的习题进行讲解,学生对于习题的答案进行记录;5.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由此我們可以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的主体是由教师进行把握的,而学生参与的部分却很少。教师在教学上呈现主动地教态,整个课堂也是“一言堂”模式,而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属于被动状态,对于课堂的反应属于机械记忆状态。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有丰富的内容以及多彩的图片或者是文字,因此,这样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不会增加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学习积极性,还会使学生失去对于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内容偏多偏难

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我们最常听到教师说的一句话,就是“最难的如果能做出来,那简单的自然不在话下。”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习惯并且喜欢设置一些超出提纲本身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对于此类的问题,教师本身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得到高强度、高水平的锻炼,但是实际上,这种训练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针对这种拔尖类的数学习题,班级最多能有10%的学生做出来,假设一个班有50个学生,那也就是说班级里最多能够有5位左右的同学能做出来此类问题,对于这五位同学来说,他们的水平是得到了锻炼,但是对于其余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其实是在给他们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若长时间这样下去,学生便会失去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信心,从而失去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三、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模式探究

(一)充分了解学生,量体裁衣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那么在学习中,这句话也同样受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学生不再是“一视同仁。”而是选择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素质。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无论是对于课堂的讲授环节,还是对于课后的习题的设置都是有帮助的。在课堂讲解环节,若是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便可以知道那部分的知识是学生目前已经了解了的,哪部分的知识是学生目前还不了解的,这样一来,就可以细致的讲解学生不了解的部分,粗略的讲解学生之前已经有了解的部分,这样详略得当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的内容,也能很好的减缓学习压力以及教师的教学压力。

在课后习题的设置环节,老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后,可以选择一些篇中等难度的习题给大家,这样一来,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出老师布置的问题,但是不会打击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同时又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减缓了学生们的学习压力。

(二)形成师生互动课堂模式

在新课改要求下,初中数学课堂已经转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常常以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参与,例如,有的老师选择“学生讲课,教师听”的模式,教师让学生课后回去好好复习,复习完以后,把相应的内容制作成PPT,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讲解,然后由老师进行补充和纠正,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性。也有的老师采取“小组竞赛”、“小组讨论”、“一问一答”等方式进行活动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四、结语

传统课程背景下,我国的教学过程注重于教师的灌输,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位置,把学生的学习变得很被动。而新课改背景下,则是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良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了教学模式的高效性。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理解到只有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能力有所发展,精神有所培养,兴趣有所提高,参与性有所增强的课堂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郭昌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D].河北师范大学,2012,(10):12-13

猜你喜欢
新课程措施问题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