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观察学习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以“地球的运动”为例

2015-09-28 02:15磊徐强强王幼俊
地理教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观察学习运动过程

杨 磊徐强强王幼俊

(1. 甘肃省陇南师范专科学校 地理系, 甘肃 陇南 742500; 2.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3. 株洲市九方中学, 湖南 株洲 412001 )

浅析观察学习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以“地球的运动”为例

杨 磊1徐强强2王幼俊3

(1. 甘肃省陇南师范专科学校 地理系, 甘肃 陇南 742500; 2.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3. 株洲市九方中学, 湖南 株洲 412001 )

通过观察活动可以认识地理事物,观察学习在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运用观察学习理论指导地理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理解教学内容。

观察学习;地理教学;应用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地理学科的视角之一是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认识。观察学习在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中“地球的运动”内容一直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教学的重点之一。虽然高中生此时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对地理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仍有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文结合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对高中生地理学习中空间思维能力进行分析。

一、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观察活动是获取地理知识的有效途径,组织和实施观察学习对于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强化地理学习效果、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地球的运动”内容中,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观察,是获得“地球自转和公转一般特点”信息的基础,如方向的判断,就可以通过观察地球运动的动画演示来获取。因此,分析影响学生地理观察活动的因素,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地理观察,是地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关注的事情。

1.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开创者。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生成过程及动机过程。在地理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图片展示等,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读取地理信息。怎样的地理观察学习才是有效的呢?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在地理观察学习中所需的几个过程,逐一分析影响学生观察的因素,引导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如对“地球的运动”的学习,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地球仪的实物演示、动画演示进行细致观察,获取相应的地理信息,建构起对地球运动的符号转化,继而形成头脑中的心理运动图,再让学生复述和保持这一过程。最后让学生将这一心理运动图转化成相应的行为,如让学生画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轨迹示意图。所以,指导学生进行地理观察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

2.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分析

观察学习有注意、保持、生成及动机四个过程,而每个过程都有不同的影响因素。注意过程,受演示和示范活动是否显著、是否可辨别以及是否复杂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做适当处理,选择那些容易观察的内容进行地理观察学习,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如学生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单一的自转或公转相对容易理解,但自转和公转相结合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对学生来说理解的难度较大。此外,学生的认知能力、感知敏感度、知觉定势等都会影响观察学习的效果。学生观察时会注意哪些信息、忽视哪些信息,这些都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应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影响观察学习的负面因素加以剔除,促进学生开展积极的观察,以此优化学生观察学习的效果。

二、运用观察学习理论,提升观察学习效果

1.引导学生有效观察,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效果程度,首先取决于注意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地球运动的动画演示,学生可能注意不到那些关键的信息。如动画中黄赤交角是怎样形成的,大多数学生想象不到地球公转轨道与自转轨道之间的夹角,这可能是因为学生没有注意到动画中黄色的公转轨道(黄道平面)与赤褐色的自转轨道(赤道平面)的叠加过程。此时教师应该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观察时注意色彩的不同,注意色彩代表的事物,以此使学生学会从动画演示的观察活动中提取到有用的地理信息。学生地理观察学习中的注意过程常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地理观察学习中影响学生注意的因素

从表中可以看出,影响地理观察学习中学生注意过程的因素有演示活动的特性、先前的观念直觉、演示的价值、榜样的力量、实际的演练、教师指导等,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演示活动特点等,对影响学生注意的一些负面因素加以剔除,并做以适当的引导。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部分内容时,教师在演示如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轨迹等知识点时,应从表1 的几个方面加以审视。如演示黄赤交角时可运用多媒体将地球自转和公转轨道分别设计成不同的颜色,必要时用文字加以说明,并设计一个平面图和空间运动的轨迹图加以说明,平面图与空间立体图互相配合,化抽象为形象,便于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影响。教师在演示地球倾斜着身子作自转和公转运动时,可将其在不同的时刻如二分二至分别加以讲解,集中讲解某一部分,让学生自己画图,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问题加以指导。经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有意的观察,可以帮助破解“地球的运动”这一教学难题。

2.符号转化、认知复述,有效保持地理观察的信息

如果学生只注意观察教师的示范或者演示行为而不能把观察的过程以符号编码的形式保存下来,那么学生的观察学习就谈不上有效果。制约观察学习的第二个主要因素就是对所观察到的信息的表述与保持。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活动获取地理信息后,应该设计一些环节对这一信息进行保持。保持是对有关事件信息的积极转换和重建。地理表述是对地理信息进行保持的一种转换方法,有利于地理观察学习结果的保持与巩固,对观察到的地理信息表述出来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对观察所得地理信息保持主要依赖于两种符号系统,即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见图1)。

图1 信息表征的过程图

为了使学生能够保持从观察学习中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观察的地理信息以符号的方式表征在头脑中,即对所观察到的信息进行一些加工。如指导学生以示意图、概念图、结构图等方式对这部分内容加以巩固,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所观察到的地理信息,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效果,又可以让学生获得地理观察学习的感悟,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

3.深化补充,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地理观察的方法

观察学习的第三个过程是把符号性表征即观察到的信息转换成适当的行为。高中生能否用行为的方式表现观察学习的内容,部分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再现演示或示范行为所必需的一些相关条件。仅仅通过观察,技能不会完善和发展。在地理观察学习过程中,如“地球的运动”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比较多,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在学生习得相关知识点,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征、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后,要将这一部分知识用地理图像、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展示出来,还存在一定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光照图及其变式图,教给学生表述信息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地理学习效果。

4.凸显价值,激发动机,促进地理观察学习的迁移应用

要调动学生观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地理观察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创设观察学习的活动情境,通过问题的价值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通过变式促进学生地理观察学习的迁移应用。图2是“地球的运动”内容学习时常见到的光照图及变式图,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过程中常用的图式,用来分析晨昏线、极昼极夜范围、太阳直射点位置等知识点,左边是一幅侧视的地球光照图,右边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幅侧视光照图的结果呈现。

图2 光照图及其变式图

在讲解本部分内容时,学生已经学习过怎么观察地球侧视光照图,如先判断太阳直射光线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然后根据太阳直射光线找到晨昏线,画出晨昏线,最后标示昼夜半球的范围等。这些都是学生观察地球侧视光照图应该获取的信息。在此之后如何把侧视光照图上的某点转换为以该点为观察中心的光照图,又怎么准确地画出其相应的光照图,这就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空间概念,理解太阳直射光线、太阳直射点、晨昏线、昼夜半球等地理信息之间的关系,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给学生讲明地球侧视光照图中隐含的信息价值,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动手绘制,借此激发学生将地理观察学习的结果以图式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动机,让学生自主表现他们通过观察所习得的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加以指导。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地理观察信息的提取、地理观察信息的保持、地理观察方法这三步教学以后,需要及时呈现迁移应用的地理观察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机,在直接心理需求(即学生学到知识后想要表达的愿望)的激发下,学生会有一种想要做好并展示自己成果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把握时机将提前准备好的帮助学生迁移应用的素材呈现出来,学生会不竭余力地争取去完成,这样的地理观察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三、观察学习理论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启示

观察学习理论对中学生地理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组织和实施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教师则需要认真细致地分析学生观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剔除影响地理观察学习的负面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运用观察学习理论,指导地理实践教学,教师需要在地理观察学习过程中实施相应的策略。如教给学生怎样在观察活动中获取地理信息,引导学生进行符号转化,做好地理观察信息的表述与保持,传授给学生地理观察学习的方法,适时引导学生对地理观察学习结果进行迁移应用等。通过教师对学生地理观察学习的指导,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快速有效的获取地理信息,转化保持地理信息,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观察法),注重知识的迁移应用,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理论修养,提供理论指导与地理教学实践的研究思路,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

观察学习在地理教学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但并不意味着观察学习适合高中地理所有的教学内容。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中学阶段学习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内容广泛,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的内容并重,其中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等自然地理内容是系统地理知识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分析人文环境和区域发展的必备知识要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组织和实施地理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地理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选择适合地理观察学习的教学内容,如地球的运动、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季节移动、常见的天气系统、地表形态及其塑造力量、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差异性等,挖掘地理观察学习的优势,设计组织地理观察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地理核心能力中的地理观察能力。

[1](美)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佑清.教学论新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 胡良民,袁书琪,关伟.地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观察学习运动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不正经运动范
和孩子相处最没用的三件事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观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