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教学原理指导下的“传统工业区”教学

2015-09-28 02:15樊志姜
地理教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鲁尔区工业区原理

樊志姜

(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 江苏 苏州 215611)

首要教学原理指导下的“传统工业区”教学

樊志姜

(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 江苏 苏州 215611)

新课程要求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当前,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也使教学生态呈现多样化。笔者依据首要教学原理指导“传统工业区”的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首要教学原理简介

首要教学原理是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当代著名教学技术与设计理论家、教育心理学家M•戴维•梅里尔博士归纳提出的。首要教学原理认为,最首要的是教学以问题为中心,而其他四项原理是对应有效教学四个阶段,即五项首要教学原理。五项首要教学原理用简明的方式陈述如下(图1)。

图1 首要教学原理

二、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教学实践

1.问题导入,激活学生已有经验

教学设计以首要教学原理为指导,采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以知识问题化为前提,依据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设计任务驱动又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中心问题,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对中心问题分解为问题串,降低学习难度。

在导入中,提出以下问题,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

(1)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哪三个产业?请分别举例有哪些部门?

(2)简单描述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3)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2.展示资料,利用问题步步深入探讨

活动一:了解传统工业区

学生阅读传统工业区的概述,了解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和典型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活动二:鲁尔区的“前世今生”

问题1:通过视频和课前预习,请你用三个词来概括出鲁尔区的发展历程?(视频是简单介绍鲁尔区兴起、衰落和蜕变的历程,约5分钟)

资料1-1:鲁尔区位置、城市、河流、交通图(见课本P65);资料1-2:鲁尔区煤田和煤炭产量图(见课本P66)

问题2:结合课本文字和图表资料,思考鲁尔工业区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问题3:鲁尔区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了煤炭、钢铁、机械、化学、电力工业,请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2中填出这五个工业部门。

图2

问题4:结合书本,分析下列资料,思考并讨论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资料2-1: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表(见表1)、炼钢所需原料和能源的变化表(见表2);课本P66图4.11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

表1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一次能源)的变化(%)

____表_2__治炼一吨钢所需煤和铁矿石量(单位:t)_____

问题4.1:资料2-1说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有什么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鲁尔区的煤炭产量有什么变化?

资料2-2: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年产量从2亿吨增加至7.88亿吨。但近20年的世界钢铁产量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发达国家,从1970年直到上世纪末,生产规模增长几乎停滞。由于产品的质量提高,使生产的金属用量减少了44%~75%。同时,新兴国家钢铁产量猛增且价格更为低廉。

问题4.2:资料2-2说明世界钢铁市场存在什么问题?

资料2-3: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犹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对鲁尔区的形容。

问题4.3:资料2-3说明鲁尔区长期发展带来什么问题?

资料2-4:美国和日本汽车发动机逐步陶瓷化,并用碳纤维塑料做汽车壳体,这些新材料的应用,可使汽车节省油20%以上。新技术革命中出现的微电子、新能源、生物制药等新兴工业部门,不再像钢铁、机械等传统工业依靠资源布局,而更多的依靠智力和高速交通,以大学、研究机构为核心,邻近高速公路和航空港,在环境优美的地方形成新工业区。

问题4.4:资料2-4说明哪些方面影响钢铁部门等传统工业?

资料2-5:鲁尔区工业生产长期局限于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鲁尔区传统的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问题4.5:资料2-5说明鲁尔区工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5:根据以上资料和问题,归纳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填在表3中,并根据问题写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表3

3.通过问题,进行知识整合与应用

活动三:鲁尔区的发展历程对张家港的启示

材料3-1:张家港市工业经济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开始大规模出现,90年代末期,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张家港市工业经济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对企业的改制也基本完成。经过30多年的发展,张家港市工业总产值近四千亿元,形成了规模经济、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 “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了冶金、纺织、机电、化工、食品五大传统产业。目前,发展规模较大的著名企业有沙钢集团、永钢集团、华昌化工、苏化集团、澳洋集团、华芳集团、东渡服装等。张家港市五大传统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2008年纺织行业首先受冲击,全行业亏损,2009年冶金、化工、机电等行业出口受阻、利润大幅下降。再加上近年来用工成本逐年攀升、原辅材料价格波动大、人民币升值幅度大等不利因素,导致我市传统产业必须考虑如何适应形势,求生存、求发展。

材料3-2:张家港位置、交通、河流及主要传统工业分布图

问题6:张家港传统工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问题7:张家港传统工业的发展遇到了哪些问题?

问题8:借鉴鲁尔区的经验,请为张家港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出谋划策。

活动四:巩固应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4-1:图3为“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示意图”,图4为“德国鲁尔工业区示意图”。

图3

图4

材料4-2:2013年12月美国底特律市宣告破产,底特律曾是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中心,汽车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城市人口一度达到180万,但因汽车工业的衰落,到2012年有60%的人口迁出。

材料4-3:德国鲁尔区从19世纪后半叶起成为世界重要的重工业基地,20世纪60年代也曾面临经济衰落问题,后经综合整治,鲁尔区重新走向繁荣。

1.两大工业区早期发展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_____________。

2.从产业结构分析,底特律市从辉煌走到破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底特律市破产及鲁尔区由衰落走向繁荣的案例,给我国“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

三、首要教学原理在教学运用中的体会

梅里尔指出:“实施首要教学原理将有助于确保教学产品的教学效能。”这里的“教学效能”主要是指有效教学。从教学的实践来看,首要教学原理指导地理教学既有理论的标准性,又有实践的操作性,确实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笔者在教学中运用首要教学原理有如下体会。

1.把握教学的起点

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笔者在了解、研究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依据首要教学的原理,将激活、展示、整合和应用教学四阶段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注重教学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循环性。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展开教学,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分析、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对知识的理解呈螺旋式发展。教学中分析鲁尔区兴起的条件、衰落的原因及整治措施,不是信息传递而是讨论展示,让学生掌握案例学习的原理和方法,然后对张家港传统工业迁移应用,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课堂听得懂,课后练习难以下手或错误百出”的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高中地理四大能力。

2.回归教学的原点

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借助问题展开的,在学习中由于问题的刺激与策动,引起知识主体的认知冲突,也就引发思维的起动和持续发展。所以,依据首要教学原理以问题为中心贯穿教学,设计有效问题促进学生学习,回归了教学的原点。如“通过视频和课前预习,请你用三个词来概括出鲁尔区的发展历程?”体现了问题设计具有指向性;“结合书本,分析下列资料,思考并讨论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这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并且围绕这一问题设计了5个子问题,体现了问题设计具有层次性;“根据以上资料和问题,归纳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填在下表,并根据问题写出相应的整治措施。”体现了问题设计具有针对性;“借鉴鲁尔区的经验,请你为张家港的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出谋划策。”体现了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

3.实现教学的生长点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依据首要教学原理,通过激活、展示、整合和应用四阶段进行教学,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笔者认为教学不只是“去问题”的过程,还应该是学生有困惑、想探究的质疑过程,这样才能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彰显学生个性与生命样态,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和成长。《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评价要点之一是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价值,即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是否新颖。为了让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笔者课前指导学生怎样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教学在“预设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生态链中走向高效,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达到“以生为本”的生长课堂。

猜你喜欢
鲁尔区工业区原理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文莱鲁谷工业区欢迎高科技工业入驻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教海拾贝时间视角切入 探究区域发展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落日余晖下的鲁尔区
关于老工业区污染场地管理的探讨
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编制难点分析
GIS辅助“区域发展”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