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高职院校的“现代”样本

2015-09-29 05:41徐光明雷杰能甘甜
江西教育A 2015年8期
关键词:现代职教江西省

徐光明 雷杰能 甘甜

2015年5月,在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史上,注定是个让人难忘的美好时光。

5月13日,全国首届 “职业教育活动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学习调研团一行60余人,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下,到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调研,对该院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5月28日,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2015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之信息技术知识大项竞赛中摘得21项大奖 。

5月29日,江西省教育厅召开2015年第三次厅长办公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一个在江西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试点——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将在这里起航。

2011年1月,由国家骨干(示范)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整合优质资源,组建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3所高职、10所中职学校抱团借力,共建共享、共赢共长,打造了江西最大的职业教育集团。

2013年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江西省民政厅登记注册,现代职教集团拥有了独立法人资格。

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单津辉介绍说,目前这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及行政管理职能的“紧密型”职教集团,省内首创,全国特有。

4年来,江西现代职教集团勇于先行先试,创新创造。一个“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园区支持,企业参与,科研相助”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多方联动“大职教”格局,已初具规模。现代职教集团成为江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标杆,也走在了全国职业教育集团的前列。

目前,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除学校外,有企业34家、行业协会(学会)4家、科研院所1家、国家级工业园区2个。集团共有成员单位54家,省内成员37家,省外成员17家,实现了跨区域服务与合作。

组建4年的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砥砺前行,历经坚实的改革探索与创新发展,形成了江西首创、全国特有的集团化办学模式。集团探索建立“政行企民校”合作体制机制,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促成江西省政府与中国建材集团“省部”共建;试办学历与技能教育“双沟通”,试行中高职衔接并全省推广,联合本科院校试办本科专业……

4年来,职业教育集团引领各院校深化内涵建设,共投入教育教学资金近10亿元,建成1所国家骨干高职、1所省级示范高职、5所国家示范中职、1所国家示范职业技能鉴定站、4所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形成“中、高职竞相发展,示范院校群星璀璨”的良好态势。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加入现代职教集团前,校园的基本建设比较滞后。加入现代职教团队后,集团利用资源优势,帮助优化学校贷款,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启动“一校一策”考核机制,重点考核招生工作。给压力、注活力,这个学院发展迅速驶入快车道,跨入了省级示范高职的行列。

从2013年开始,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吸引了超计划50%的学生填报第一志愿,且连年录取分数超江西省高职最低分数线100多分。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在校生总数由成立前的5.5万人,上升到目前的6.3万人。

2014年,在国家级职教类教学成果评比中,江西现代职教集团成员学校江西省医药学校“传统中药人才的现代职教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荣获一等奖,实现江西省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2011年,该集团的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单文增荣获第八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计算机程序项目竞赛铜牌,就实现了江西该奖项“零”的突破。

江西现代职教集团各院校共有600余人次荣获省级竞赛一等奖,100余人次荣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创造了江西省史无前例的好成绩。

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搭建行业、企业、学校合作平台,创建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南昌市评出10个“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职教集团就占了6个。开办定向、订单、现代学徒制等特色班级120余个,共建校内外生产、实验、实训基地(项目)200多个。

现代职教集团的毕业生不仅“好就业”,而且“就好业”。职业教育集团各院校毕业生在世界500强和国内2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就业人数超过20%,专业对口率和起薪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技师学院的秦驰同学,以10万元年薪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某研究所聘用,并为其提供10万元安家费。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95%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占大多数,由于高考的成绩不甚理想,使得不少学生最初是抱着一颗无奈的心走进高职院校的。但对于这些学生,该院始终抱有深深的感情,围绕“对学生真好,真对学生好”的目标,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给予学生无声的关怀,帮助学生成人成才。“职业教育就是一个良心活,不仅要对学生在校的三年负责,更应该对他们的终身负责。”院长单津辉对记者说。

记者来到学院学生工作处采访时,学工处副处长赖玉琇正忙于确定暑假家访的师生名单。赖玉琇告诉记者,每年寒暑假学院会对贫困生进行家访。全院资助干事和专兼职班主任,带上助学金及印有国家及学院助学政策的小册子,走进贫困学生的家中,与学生及其家长交流,打消学生读不起书的顾虑,同时激励学生自强向上。据了解,学院自2007年以来,已累计发放奖助学金4666.82万元,受助人数达19537人次。

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2015年5月,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西省慈善总会签订合作协议,在省慈善总会设立“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慈善爱心基金”。在高校校园设立慈善爱心基金,这在江西省还是首创。通过专项基金的形式,师生、校友及校企合作单位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款,为学院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

“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而退学。”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践行着这样的信条。2014级的罗同学来自赣州章贡区,由于家庭贫困,一直吃着低保,入学初的几千元钱的学费让家人犯了愁。罗同学通过“绿色通道”入学,随后得到了学院的助学金,如今的她脸上多了份笑容,她说自己要安心学习,早日学到一技之长。

由于学院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内心中带着些许灰心与自卑。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院将社团活动作为充分展示学生的聪明才华、树立自信、培养学生拼搏斗志的抓手。并出台了《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在3年内创立300个学生社团的目标。如今学院已有艺术类、特色类、专业类社团共162个,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社团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商务学院的谢家龙现在可谓“小有名气”。经常到全国各地参加水晶球、街球演出的他,早已不再是入学之初因脖子上有块胎记而自卑、内向的大男孩了。而这一切的转变都源自于他在一次学校的才艺达人秀中的水晶球表演。因为他的精彩演出,由商务学院出面,为他成立了一个全校性的水晶球协会,谢家龙逐渐找到了自信、融入了集体。

该院除了给学生配备负责班级工作的辅导员外,每栋宿舍还配有2到4名专职宿舍辅导员。学校公寓辅导员黄文婧,一周5天的工作日总是特别忙碌。学生的门坏了、空调遥控器坏了,事无巨细都会找到她,俨然一个“宿管大妈”。每年她都会同其他楼栋的公寓辅导员一起,组织各自楼栋的学生策划社区文化艺术节,提高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引导他们融入集体。与学生建立友谊,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梳理、引导。

黄文婧和同事在公寓进门处给学生开辟了个“毕业生留言墙”,“毕业学子们在留言墙上写满了对学校的感激与留念。” 黄文婧说,“不少毕业生写道‘学院是真对学生好。”

“每个同学都要做半分钟的自我介绍,我给大家带了奖品。‘说也是一门艺术,‘设计也是‘说出来的!……”这是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分院院长刘彦新学期第一堂课的开场白。上课伊始,刘彦对学生提出“不准迟到早退、不准玩手机、不准拖欠作业”的要求,违者要给大家表演节目。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对这门课充满惊喜和期待。随后,刘彦特意拿出从超市买的一大袋饼干作为课堂问答的奖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内洋溢着轻松活跃的气氛。

通过反复实践探索,设计分院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立了“玩、学、做、创”四字教学新模式。

记者来到实训大楼的楼顶上,这里被设计分院的师生全部利用起来了,装饰成为一个富有艺术特色的实训场地。农家的粮仓、跨越池塘的木桥、农夫的斗笠、渔家的小船……记者看到一群学生正在用树枝桠制作躺椅,锯木棍的学生累得满头大汗,学生们非常轻松地讨论躺椅怎么做。

在“好玩”的环境中快乐学习,成为该校教学的新常态。学生经常在艺术展厅、艺术展演厅、5D数字影线体验馆、图书馆等场地上课。学校还经常举办学生才艺大比拼、寝室文化节、技能竞赛等,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及第二课堂。学生的作业也变了,两三人一组或完成一个小制作,或完成一个产品设计等。

刘彦院长说,设计分院实行作坊式教学,鼓励教师创业,做学生创业的榜样。同时正在积极创建电商平台,让师生的设计作品通过电商平台卖得更好。“当然,我们不一定都是卖产品,可能是卖概念。”刘彦说。

在教学中,该校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为大学生搭建创业指导中心、职业素质教育训练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创意产业坊、创业团六位一体实践平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字塔”式学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全校52个专业每个专业都有一个实训基地,有的有两三个,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分院有8个工作室设在学校的实训大楼内,每一个工作室都培养一个专业社团。如刘彦软装饰设计中心、庞勇奇景观设计工作室、胡校峰模型制作工作室、毕宇娟手工艺制作工作室、赖维峰建筑玄学工作室……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拓展了大学生实践平台,开辟新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之路。学校与深圳创想时代动漫公司共建动漫设计专业;与中国建材集团公司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教学设施全部由中国建材集团公司投入,并为学校援建一套水泥生产中控模拟系统,还委派了3名企业培训师参与培训中心的教学工作。

学校与各类企业联办了60多个“订单班”。其中,与江铃汽车集团公司联办各类“订单班”有12个,规模最大。所有“订单班”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教学标准,都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学院教师根据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共同制定,企业承接“订单班”部分专业课教学及全部实习任务,学生正常毕业后全部在该企业就业。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还不断延伸合作办学的链条,与德国DMG MS精机制造公司共同培养国际就业人才。在此合作项目中,德国公司负责建设数控培训教室,免费赠送价值30万元的数控培训软件,每年安排学校数控专业教师和学生免费到其设在上海的机构或德国本部培训,帮助学校开发数控专业教材、课程包和教学资源库,安排毕业生到DMG MS公司(国内工厂与德国工厂)就业,组织学校教师与德国工商会进行合作、交流,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校企深度融合,使学院的办学实力得到了整体提升,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学校每一个专业都有来自合作企业的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企业人员每年在学校兼职授课时间在2.5万课时以上,合作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达5300人/月。学校85%以上的专业课程教学标准是合作企业参与制定的,70%以上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合作企业参与建成的,80%以上教材是由合作企业参与编写出来的,60%以上的教学资源库是在合作企业参与或指导下建成的。这些合作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提升了学习专业建设的能力与水平。

学校每年为合作企业举办一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合作企业年接收毕业生就业达2000人以上。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6%,专业对口率在90%以上,就业前景好。

让毕业生随企业的产品与技术一起“打包”走,这是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结出的奇葩。马鞍山科达机电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墙材、陶瓷、石材节能环保成套装备为主,并从事自动化技术及装备研发、制造与销售的上市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身居中国机械500强、中国建材机械10强行列。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实心黏土砖耗能、毁地、污染环境而受国家限制将逐步退市,开发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势在必行。面对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而又得不到转型升级的砖厂老板们的困惑与发愁,科达机电的老总想到将技术服务延伸,帮助客户渡过从设备安装到形成产量过程中的难关。在行业一名专家举荐下,科达机电与该院合作,共同培养企业急需的机电一体化人才。双方合作完成了《新型墙材机电设备原理》《墙材企业质量检测与控制》等16部专业教材。科达机电先后接收学院青年教师顶岗实践16人次,学院接收科达机电员工培训40多人次。科达机电每年资助学校学生奖助学金10万余元。通过合作办学,学院赢得与企业共建专业和共建实习基地的机会,企业赢得人才供应链和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学生赢得实践锻炼的经历和就业岗位,实现三赢的局面。

目前,江西省教育厅已选定江西现代职教集团为江西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和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单津辉坚定地说,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贯通的办学理念,从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构建人才培养衔接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资源共建共享、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六个方面入手,争当江西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先行者、示范者。

猜你喜欢
现代职教江西省
模拟成真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解放军,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