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

2015-10-08 09:00魏斌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分组教学以生为本分层教学

魏斌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2

摘 要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本论文从以生为本的内涵出发,在促进小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要求,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以期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以生为本 小学体育 分层教学 分组教学

新课改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很多年,其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小学体育教学也应该充分尊重这一客观规律,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体育课堂自然应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体育技能的学习中主动自觉,进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里,感受小学体育课的魅力,感受掌握体育项目技能的成功和乐趣,发展自己的个性,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充分关注学生的体育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提高身体素质。

一、“以生为本”的内涵

以生为本就是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具体来讲,就是将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以关心、关怀、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根本,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首位,在教育教学中,通过知识的讲解传授、文化传承、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启发、引导学生的内在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以生为本,提高学生体育技能

(一)从班级学生的体育层次的实际出发

以生为本的前提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在一个班级任教的开始阶段,教师要摸清本班学生的体育素质层次的差别,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只有最适合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教学方法要与学生的体育素质相适应,才是最恰当的。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即以教师传授知识和扮演的“独角戏”为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为问题解决的引导者,将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运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生为本,注重分层教学

(一)转变教育观念,采用分层教学方式

学生的体育天赋和能力是有着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要重视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体育能力的差别来进行分层教学。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把分层教学的具体步骤体现在备课内容当中,精心设计教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在体育课中都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比如说,在做引体向上的过程中,学生双臂力量的差别是很大的,有的学生酷爱锻炼,有很好的基础,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制定更高的目标,做出示范给大家看;而对于那些从来都不锻炼的学生来说,不可能一下就能提升到很高的水平,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酌情降低目标。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在体育训练课中积累了自信,并喜欢上这些体育课项目,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过于单一,极易造成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出现审美疲劳的现象。因此,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是衡量一个优秀体育教师的重要标准。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还能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说,仅仅一个简单的集合站队都能采取不同的策略,一般常规的集合队形是男女各两队,一共是四列横队。但是每次站队的队形都一成不变无疑变得枯燥无味,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其他队列方式,也可以是男女混搭的队形,每堂课都会有一个新的队形出现,而且每一个队形都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创新设计出来的,学生课堂的主动性自然就很高,特别是在下午第一堂课,完全改变了以往昏昏欲睡的状态,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总之,教师的教学策略的适时改变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四、以生为本,精心组织教学

(一)以生为本,进行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是是提高课堂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进行情景式教学。特别是在上室内体育课时,这种教学手段的优点就体现了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运用视频和影像资料进行体育场景的再现,如雅典奥运会时刘翔跨栏夺冠时的场景,注重对教学气氛的营造,使学生对田径体育项目的神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德育的内容有效的渗透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要求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不仅仅是身体方面,还体现在体育道德素质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

(二)精心组织分组教学,提高积极性

在新课改理念的导向下,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教师可以尝试着把不同体育能力层次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体会到体育训练的成就感。教师要采用引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尝试体育训练项目的兴趣,使学生原有的好奇心充分的调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要求,避免要求过高而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让学生摆脱各方面带来的压力,以一种平常心去面对体育训练课。

五、以生为本,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一)精心布置场地器材

体育教师在布置相关器材和场地的安排过程中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要保证场地布置的安全性,其次,要根据年龄的特征和体育能力的差别来布置相关器材,在安排布置场地过程中要做到新颖创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场地的布置充满神秘感和好奇心,并在开心愉悦的过程中开展学习活动。

(二)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下,教师教授体育训练的动作要领过于死板,学生难有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教师有效地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在教学中给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能够积极动脑,努力创新。例如,在篮球运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游戏。当学生学会体前运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启发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新花样,也可以模仿喜欢的NBA球星的运球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模仿能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乐在其中,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体育素养得到了提高。

六、以生为本,教师要提高动作示范的实效性

动作示范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法,教师的作用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其中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如何“授业”,标准动作示范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检验体育教师专业性的重要标准。教师的动作示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印象,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富有个性美的示范动作,不仅在教学之初可以用到,而且在学习新动作的时候也可以用到。教师要把握时机,对学生感觉困难的技术动作要进行分解示范,也可以在上体育室内课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每一个示范性的技术要领进行逐一讲解,直到学生领悟为止。

综上所述,以生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的体现,就是让体育课教学过程和效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主线,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育能力层次,因材施教,不仅注重学生体育训练能力的提高,也要注重学生体育道德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也是新课改理念的精髓所在。以生为本体现在体育课堂中,要做到持之以恒,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荆军体.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启发作用[J].体育师友.2010.04.

[2] 黄利东.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09.

[3] 白钢.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EQ的激发与培养[J].科教文汇.2013.09.

[4] 李建乔.应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1.36.

猜你喜欢
分组教学以生为本分层教学
利用数学建模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分组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