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水平方法探析

2015-10-09 07:05湖南省衡阳市财政局徐湘湘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24期
关键词:财政部门高素质专项资金

湖南省衡阳市财政局 徐湘湘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安排用于社会管理、公用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经济建设项目以及政策补贴等方面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出现了一些新困境和问题,如何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水平成为我市财政转型提质重要攻关点,需要我们创造性提出“新方法”。

一、存在问题及主要成因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专项资金发挥着撬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据统计2014年度我市共拨付各类财政专项资金11亿元,在2015年8月份财政存量资金清查中,发现结余(存)财政专项资金大达17亿元。通过此次专项存量资金清查,我们发现专项资金管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问题,突出表现为:资金拨付缺乏有效标准和操作模式;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违规挪用侵占专项资金等。

(一)各预算单位的“本位主义”是责任意识缺失

目前我市专项资金一般是各部门(单位)管理,财政部门一般只是履行拨付手续。各预算单位主观认为一进到本单位账户的资金就是“自己的钱”,忽略财政专项资金的特殊性,不讲效率的花钱时有发生。本位主义作祟,导致是各预算单位盯紧专项资金这块“唐僧肉”,出现跑项目争资金热门现象,甚至于一些主管部门搞“钓鱼项目”,结果出现了不少半拉子工程,加大了财政负担,削弱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二)专项资金预算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是技术方法缺失

近年来,各地财政预算中推行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实行的是“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实际”,但对于专项经费如何按实际,缺乏明确的定论。目前,除设备购置、基建修缮等少数专项资金可列明预算内容,有合理预算编制标准外,其他专项资金根本无法列明明细预算,只是简单的统而概之,导致财政或其他监督部门对其使用情况难以进行监督。缺乏客观的技术尺度,预算编制时主观性较强,因人定项目,因人定资金的主观现象时有发生。

(三)专项资金监管不力是外部监管缺失

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重分配、轻监管”。财政监管滞后,且监管方式落后,以突击性,专项检查居多,日常检查少;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管少;对某一事项和环节检查多,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少。缺乏完整地绩效监督机制,造成两大环节重大脱节:财政部门只管拨款,不问效果;部门和单位只管用钱,不求效益。监管手段的不足,监管处罚力度不足,无形中助长了专项资金支出的浪费、违法违纪的出现。

(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工作者缺乏是能力缺失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着力点最终应该是财务管理工作者。财务管理工作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专项资金使用效率。据我市今年会计基础工作大检查中发现:在159个事业单位检查中,有99个事业单位设立了独立的会计机构,仅占检查总数的62.3%,而且各预算单位存在财务管理工作者能力不强,专业知识更新慢,工作热情积极性不高,钻研专业知识有所减退。这一切最终导致专项资金管理能力的缺失。

二、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一)创新资金分配方式方法

专项资金的使用分配中,各级财政部门应把握主导权。专项资金本身就具有独特性。专项资金使用需要一针见血的功效,更需立竿见影的效果。在预算编制方法上,提倡使用零基预算,提高专项资金编制水平,从源头上堵住“套、冒、空”式的专项资金预算。财政部门在分配资金先拨付后监管的老路子应有所转变,转变为各预算单位项目建设验收合格后到各级财政部门申报奖补的方式,提升预算单位主人翁意识;“广撒胡椒粉”的平均主义思想应有转变,对那些见效快效益高的专项应重点扶持,提高专项资金分配力度.专项资金分配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既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又要保证惠济民生建设项目的需求,形成资金发配的有序竞争。

(二)创新高素质财务管理工作者的培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高素质财务管理工作者,提升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只是“一纸空谈”。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工作者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高超的职业技能,具备灵敏的反应能力、驾驭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培养一名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工作者非一日一朝之功,既需要从职业认同源头对他们的职能职责给予肯定,更需要鼓励支持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学习,提高创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专项资金监管的有效机制

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应实行联合监管机制,专门解决专项资金监管工作中有关问题,并适时组织专家对各类专项资金进行不定期检查。建立专项资金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监管体系。一方面督促资金发放单位按时准确足额将专项资金拨付到各单位;另一方面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绩效评价,促进资金使用进一步合理和优化;最后还应做好项目资金结余(存)的监管工作。

三、结束语

财政专项资金本是利国利民的“发展钱”,如何确保财政专项资金用到实处,考量我们财政干部的思维和能力。这需要我们结合工作实际,深化认识,提高水平,创新方法,谋求新发展。

[1]黄世文.财政专项资金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刍议[J].中国农业会计 .2011(11)

[2]姜红梅.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时代金融.2009(02)

猜你喜欢
财政部门高素质专项资金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财政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