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贸易型企业如何管控经营风险

2015-10-10 12:48罗莉芳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管控风险

摘要:加强企业的经营风险管控,保障资金、货权安全对当今处在复杂经营形势的国有贸易型企业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国有贸易型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与形势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就从如何改变传统贸易模式、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管控手段与管控方式、管控制度,如何强化贸易公司的关键环节并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有效支撑企业安全、科学发展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贸易型企业 管控 风险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诸多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运营成本上升,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国际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营风险加剧。国有贸易型公司是连接企业与市场的中间环节,在行业价值链缩水的情况下,还要面对产品价格信息透明、企业加大直销力度抢占贸易商客户、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等诸多不利因素,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商业市场信用体系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国有贸易公司还可能遇到供应商或者客户不履行合同、甚至可能遭受到合同诈骗、骗资骗贷等重大经营风险,那如何有效管控经营风险呢?

在今天复杂的经营形势中,传统单买单卖的贸易模式显然略显单薄,当遭遇到市场价格大跌、客户资金链断裂时,贸易公司的风险便会突显。在新经济环境下,能否突破现有模式,寻求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来发挥贸易平台优势的挑战摆在了贸易型企业的面前。

一、积极探索组合销售模式、推动业务转型升级

在适应经济形势、应对市场变化情况下,贸易公司进行商业模式的变更显得尤为迫切。挑战即是机遇,当普通的生产企业在要面对超大型客户时,会由于销售的独立性和分散性,无法形成合力,不能以集团整体形态与超大客户形成战略合作,发挥整体优势。很多产品只能一对一地与其对接,造成销售资源的重叠与浪费,且与竞争对手在质量、价格层面进行简单的竞争,没形成差异化优势。这对贸易型公司而言便是商机,可以搭建起有效的商务平台,以生产企业的产品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为服务内容,以物流管理为供应链支撑的全新组织架构的搭建,创建一种如全新的大客户代理采购模式,收益将辐射所有合作的生产企业及技术科研院所,其有效落地与实现,更是在当今经济新常态下的一种组合销售模式的全新探索。

在探索创新产品组合销售模式过程中,要按市场规律办事,不能以牺牲生产企业利益来做大客户,要用开拓的设计思维,不断梳理客户需求,梳理过程中抓住其细微处进行转换、创新,同时加强与客户沟通,将我们的数据库与供应商、客户的数据库进行对接,用成熟稳定的产品进行磨合,技术创新创造价值,配以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提供与技术创新合为一体,打造“产品直供、技术创新、供应链整合”的组合型产品包。产品包完善并达到规范化、程序化、流程化、系统化,才能进行复制和推广。同时要建立了捆绑销售、利益分享、业绩考核的高效运行机制,使合作业务有了组织和体系保障,进而真正发挥国有贸易型企业作为商务平台的协同与整合资源的集中优势,大幅降低经营风险。

二、强化供应链、财务管理关键环节,完善相应制度堵塞管理漏洞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要管控住贸易风险,除了贸易模式外,还必须从管控方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解决存在的问题。首先从业务梳理入手,对融资性贸易和有风险的代理业务坚决停止,从源头规避业务风险。结合最佳业务实践,改善业务管理模式,适应灵活多样贸易组合。根据实际业务处理,将业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统一管理客户信息,统一业务数据管理,相关领导和部门实时查询,实现销售策略和信用管控有效执行。紧抓贸易业务关键点,销售合同和采购合同对应管理,细化合同分类,建立标准流程,合同签订分类、分级审批管理,根据业务形态制定合同模板,防范合同风险,提高审批效率。经营业务中,要重视框架协议、年度合同的评审工作,从客户评审、法务、物流、财务等多个方面加以把关,保证和任何一个合作单位的贸易条款都是风险可控的范围。强化订单的管理,销售订单、采购订单的衔接管理,保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订单勾稽模式,使得单笔业务能够直接判断预期毛利。对贸易合同中的购销直接勾稽,使业务线条更明晰,便于利润分析,后期统计定制开发业务管理报表,统一台账、报表样式,提高效率,避免重复对账,对贸易业务进行多维度统计与分析,实现各模块高度集成。

其次,加强供应链管理,公司要对商品进行全流程集中管理,取消由公司下面的业务部门自选物流单位,管控仓储、货权等环节,由公司供应链管理部门统一与国内大型物流公司合作,集中管理。对运输、仓储、货代、报关等业务全流程管理,管控物权和风险。物流集中管理使物流费用更为规范、透明,保障了订单的准确执行,逾期报警,使用量化指标实现系统控制,不符条件拒绝执行。物流集中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指标化,运输、仓储、货代、报关环节的集中管理,库存管理实时信息报警,货权转移业务严格管控,储、运、票、款集成化管理将大力减少业务部门私自放货、违反公司规定进行违规行为,业务风险大幅降低。且要注意做好实时库存台账,实时反映各类库存物资的真实库存及物料出入库动态,统一货代和报关公司管理,可以优中选优,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经营费用,挖掘潜在利润。全面采用批次管理功能,加强每批物资的来源、去向追踪管理,这样能抓好货权管控,监控商品流转,切实降低货权风险。财务管理环节,要注重核算及时准确,合同执行信息实时掌握,强化信用额度管理,实现有效资金监管,大幅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注重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摆脱纷繁事务,实现由事务性财务向战略支持型财务转变。

再者,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认真梳理业务细节,不放过每一个风险点,用制度规范、用流程监控,防控风险。对于业务管理、发货、库存管理、报关、报检单据管理等要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要出台经济责任考核制度,在考核制度中增加约束与惩罚力度。

三、利用现代化的先进信息系统,支撑贸易业务有效管控与科学发展

现代化的先进风险管控管理,依靠过去传统的手工作业已难以支撑,必须在公司整体管理要求下,以信息化系统为工具进行支撑,建立以购销合同为索引,监控合同执行各环节风险,对合同签订、货物收发、货款收支、收益核算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在事前和事中防控业务风险,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通过实现“经营模式专业化、核心业务集中化、业务流程标准化、资源能力共享化、全球供应链协同”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来切实降低经营管理风险。

先进的信息系统以业务流程节点控制为核心,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中到一个平台上进行管理,打破部门之间的界线,将基础数据、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梳理,让内部业务流程和数据管理更加规范化,尤其是数据统计的规范,实现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与无缝衔接,减少内部反复的单据传递、数据核对、数据统计等工作,解放部分重复性的工作量,从而让业务人员及财务管理者更多专注于内部业务流程的监控和梳理上,提高效益。同时,其能进行实时的采集和统计,在业务控制的必要节点就进行统计,比如订单成本计算的数据管理;这样大大降低内部报表统计的风险并优化报表速度。其将财务模块和采购模块、销售模块、库存模块等业务系统高度集成,保证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将财务数据上最大的工作量(业务单据记账及统计的工作)从原来的手工录入的状况下提升到通过系统完成自动的业务帐和财务帐的同步,并通过必要的管理规则的引入,将财务数据上需要的管理元素进行控制,在内部控制上也进行了财务管理的事前控制的管理,比如客户的应收账款的控制:通过信息系统严格控制款到再发货,没有款发货单添加不了的管理流程,这样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且有效的提升了财务资金管理能力。

此外,先进的信息系统还能使资金计划编制更有依据,落实执行效果实时反映,使信用额度的管理更有依据,更科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的核算标准化和集成性,完全避免了层层汇总、多部门合并,EXCEL文件版本太多,电子文档存档困难的症结,全面避免业务风险盲区,切实管控好贸易经营风险。

(罗莉芳,1980年生,中蓝国际化工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管控风险
业财一体化财务共享模式对建筑企业成本管控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地铁备件管理过程中的成本管控分析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浅析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管控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