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

2015-10-13 06:54王连辉唐山市第九医院神经内科河北唐山063000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有效率

王连辉(唐山市第九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唐山 063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

王连辉
(唐山市第九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 观察甲钴胺联合自拟加味牵正散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32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64例和对照组1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甲钴胺联合自拟加味牵正散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1%,高于对照组的7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自拟加味牵正散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两种合用可起到协同的功效,发挥良好的疗效,且价格便宜,易于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甲钴胺;自拟加味牵正散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为临床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又可称之为Bell麻痹或面神经炎。多是由茎乳突孔内发生急性非化脓性非特异性炎症而致的周围性面瘫,临床主要特点为急性进展性面部表情肌麻痹及瘫痪[1]。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段,其中尤以20~40岁人群多见,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目前多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风寒、病毒感染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则有可能遗留面肌痉挛、瘫痪等后遗症[2]。本文采用甲钴胺联合自拟加味牵正散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令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32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64例和对照组163例。试验组男93例,女71例,年龄18~65岁,病程1~2个月;对照组男96例,女67例,年龄19~68岁,病程1~2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地巴唑、泼尼松、维生素B1等常规口服治疗,若患者由带状疱疹所引起者,则再加服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等。

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肌肉注射治疗,500 μg/次,1次/d。

试验组给予甲钴胺联合自拟加味牵正散治疗,其甲钴胺的服用方法同对照组患者;自拟加味牵正散的药物组成为:黄芪30 g,防风20 g,羌活、当归各15 g,桂枝、川芎各12 g,白附子、全蝎、僵蚕各8 g。1剂/d,早晚温服,200 ml/次。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疗程,共需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未留有后遗症;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可见口角轻度歪斜;③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口角歪斜症状略有好转;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任何好转,甚至症状加重[3]。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获得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1%,高于对照组的77.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因各种因素如受寒着凉、自主神经不稳定以及病毒感染而导致神经营养血管缺血性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面神经收到压迫致使水肿而引起本病。在疾病早期可表现为面神经水肿、脱髓鞘,严重者则可致轴突变性。而本病在中医学中归属于面瘫、口僻等范畴,多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机体正气亏虚,委外不固,风邪乘虚而侵犯机体,导致机体气血不通,面部筋脉失养,面部肌肉痉挛而诱发本病[4]。

甲钴胺为维生素B12的一种衍生物,相当于辅酶性维生素B12。其在机体内的作用特点有:①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和抑制神经递质的分泌,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进而改善神经速度的传导;②促进轴索的再生和轴索内传输,对髓鞘内磷脂酰胆碱的合成具有积极的作用;③甲钴胺易于向神经细胞内的细胞器转移,利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因此,甲钴胺可在临床上常规用于治疗周围性神经病变[5]。自拟加味牵正散方中白附子、全蝎、僵蚕为治疗面瘫常用药,其中白附子善治头面之风;全蝎通常为定风止痉的要药;僵蚕祛风通络,止痉;三者连用则可起到祛风止痉之效;佐以黄芪可益气,当归则养血;而两者则可共奏益气补血,营养经津之效。防风、羌活、桂枝、川芎等辛温散寒之品具有温经散寒,解表通络之功,此外还可引邪外出,振奋机体阳气。本品主要合用可气到化瘀通络、祛风消痰、通经活脉的功效,最终达到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目的[6]。

综上所述,甲钴胺联合自拟加味牵正散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两种合用可起到协同的功效,发挥良好的疗效,且价格便宜,易于患者所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1] 梁红霞.大秦艽汤加味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10:1372-1373.

[2] 单振芬,苏 美,王云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2):231-232.

[3] 周毓萍,石丽丽,程麦莉,等.祛风颗粒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3,26(10):81-83.

[4] 李春红.桂枝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0例[J].光明中医,2014,9:1882-1883.

[5] 杜 鑫.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163-164.

[6] 李四方.自拟加味牵正散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80例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0-11.

R745.12+5

B

ISSN.2095-6681.2015.06.016.02

猜你喜欢
特发性面神经有效率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很有效率
面神经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处理
特发性腹痛一例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