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2015-10-13 05:42马泽波李晓雯
红河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滇南蒙自红河州

马泽波,朱 丹,李晓雯,刘 姝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云南蒙自 661199)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013年,滇南中心城市(个旧、开远、蒙自、建水四县市组成的城市群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77.19亿元,占全州第三产业总量的一半以上,比重达58.14%。第三产业在全州经济构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对提升滇南中心城市功能和综合实力具有强大推动作用,对建设“滇南中心·国家门户”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滇南中心城市发展第三产业具有良好的机遇、区位及经济优势,在发展过程中,四城要正确定位自身发展优势和特色产业,既要实现同城化发展,又要体现发展差异性,避免产业同构、资源重建现象发生。

一 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一)第三产业增加值快速稳步增长,占全州第三产业比重过半

2010年个开蒙建四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为118.24亿元,2013年增长至177.19亿元,增长约1.5倍。且连续4年占全州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超过50%以上,成为红河州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见表1(单位:亿元)。

(二)传统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保持稳定发展

2013年,个开蒙建四城批发零售及餐饮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增加值141.3亿元,占全州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的57.1%,与2010年相比,增长51.5%,见表2(单位:亿元)

表1 2010~2013 年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与所占比重

表2 滇南中心城市2010~2013年批发零售及餐饮业总额

(三)金融保险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13年,红河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21.6亿元,比年初增加160.6亿元,增长13.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739.1亿元,增长18.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72.2亿元,比年初增加110.4亿元,增长16.7%,各项存款、贷款余额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全州保费收入25亿元,支付各类赔款9.78亿元。个开蒙建四城金融保险业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存款余额为732.1亿元,贷款余额为447.68亿元,分别占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和贷款余额的55.4%,60.1%,见表3(单位:亿元)

表3 滇南中心城市2013年金融业发展情况

(四)房地产业发展迅猛

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和住房消费各项政策的陆续出台和落实,四城住宅建设尤其是经济适用房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商品房个人消费不断扩大,有力的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2013年,红河州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有121个,从业人员约4.2万人,完成房地产投资155.8亿元,比2012年的89.6亿元增长73.9%。

(五)旅游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2013年,全州旅游总收入127.13亿元,较上年的103.94元增加23.19亿元,增长22.3%;接待旅游总人数1756.39万人,较上年增长18.2%。四城旅游业发展情况势头良好,接待旅游总人数898.51万人,占全州旅游总人数的51.2%,实现旅游总收入54.75亿元,占全州旅游总收入的43.1%,见表4(单位:亿元,万人次)。

表4 滇南中心城市2012~2013年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 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四城第三产业尚未形成合理布局

由于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四城第三产业发展基本还处于自我完善、各自为阵的发展格局,在城市职能分工及第三产业布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空间布局尚未成形,四城产业发展还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二是产业布局趋同,四城在物流、商贸、旅游等产业布局上发展规划相似,思路相近,还没能形成组团发展意识;三是四城快捷综合交通还不够完善,人流和物流的不顺畅,限制了四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内部行业结构不合理,新兴行业发展仍然滞后

目前,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内部行业仍然是以商贸(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行业为主。科技、教育、文化和信息、咨询服务等行业发展较为缓慢。内部结构不合理,新兴行业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滇南中心城市群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

从全州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来看,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金融企业竞争力不足,金融结构矛盾突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还不完善,金融协调机制还不健全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方面。2013年,全州存贷比为58.4%,四城存贷比为61.2%。存贷比与国家规定的小于等于75%还有一定差距;在州内落户的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富滇银行和曲靖商业银行与其它大型银行机构如工行、中行、建行相比,竞争力不足;农村信用社及村镇银行对农村金融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农村居民抵质押贷款方式不灵活;金融机构相互合作协调机制还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规范等成为阻碍红河州金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招商引资水平有待提升

滇南中心城市地处云南边疆,受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在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产业转移、经济协作等方面优势不明显,第三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困难较大。2011年,红河州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249个,协议资金729亿元,到位资金171亿元;2012年,全年新签项目协议资金495亿元;截止2013年6月,全州新签项目110个,新签协议资金235.99亿元,预计全年新签协议资金280亿元。从近三年招商引资情况来看,呈逐年下降趋势。

(五)滇南中心城市基本功能尚未完善

蒙自、个旧、开远三市各自相距大约40公里,三市与建水相距约80公里,城区之间较为分散,严重制约了滇南中心城市基本功能的完善和发挥,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虽然城际之间有高速公路或铁路相连,但四城第三产业还谈不上协同发展,尤其在基础设施方面还达不到设置辐射全区域范围的高档次公共服务设施的“门槛”,综合服务水平基本处于“县一级”水平,城市聚集效应和综合功能较差,尚不具备中心城市应有的投资软环境。四城缺乏规模较大的商业和文化娱乐区,以及做大做强第三产业所需要的人气、产业等发展环境的支撑。

三 滇南中心城市发展第三产业的基础条件及重点领域

(一)滇南中心城市发展第三产业的基础条件

1.机遇优势

(1)桥头堡建设带来的机遇优势。桥头堡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已成为红河州今后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平台,将红河州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门户和前沿,对增强自身输出能力,加强产业培植,加快以现代物流、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交通网络建设带来的机遇。近年来,红河州紧紧围绕打造滇越国际大通道的发展规划,全力推进公路、铁路、机场和红河国际航运等重大项目建设。目前,蒙河高速公路、石蒙高速、玉蒙铁路已建成通车,蒙河铁路正抓紧建设,云桂铁路红河段已开工,红河机场开工在即,蒙自到文山至砚山高速公路有望国家立项,南部6条二级公路建成通车,一大批重大交通建设项目还将陆续启动,再过3至5年,一个面向东盟、连接大西南、进入两广沿海地区的国际大通道将全面建成。

(3)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机遇。2013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红河州被列入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对全面提升红河州对外开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动沿边大开放实现新突破,促进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和人民币周边区域化,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桥头堡建设意义重大、作用深远,也为滇南中心城市的金融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4)“三大平台”建设机遇。红河州委、州政府提出打造“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三个支撑平台,将极大地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也为红河州发展现代物流业及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区位优势

滇南中心城市是紧邻“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又一个城市经济圈,距昆明200余公里,处于昆明、河内两大城市辐射的交汇点,是昆河经济走廊的核心腹地和重要增长极,也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目前,滇南城市中心半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已建成城区面积80余平方公里,产业聚集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已经成为引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正向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方向发展。

3.经济优势

滇南中心城市是云南省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基地之一,是红河州产业门类较齐全、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

从衡量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指标来看,个开蒙建四城有着发展第三产业的经济条件。

从生产总值来看,2013年,红河州生产总值达1026.95亿元,其中个旧、开远、蒙自、建水四个县市的生产总值合计为545.36亿元,占红河州生产总值的53.10%。

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来看,2013年,红河州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04.68亿元,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总增加值为177.13亿元,占全州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8.14%,超过全州第三产业总值的一半,第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2013年,红河州人均生产总值为22442元,滇南中心城市人均生产总值达32111元,超过全州平均数9669元,占全州人均生产总值的143.08%。

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13年,红河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294元,滇南中心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583.5元,超过红河州平均值289.5元。

(二) 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1.发展壮大三大优势产业

(1)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放大哈尼梯田申遗成功的旅游效应,全面推进文化旅游强州建设,突出“生态旅游”主题,整合旅游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主动融入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激活“梯田魂、古城韵、福地灵、异域情”主要元素,打造历史文化“三千四百年”亮丽名片。扎实推进建水临安古城5A级景区、蒙自碧色寨铁路遗址暨历史文化公园、开远凤凰山休闲森林运动公园、个旧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小镇、开远龙溪村生态旅游小镇等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打造建水紫陶文化产业、个旧锡文化产业、蒙自广电传媒文化产业、开远根艺文化产业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2)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抓住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打造“滇南中心城市半小时物流核心圈”,重点在“两线”打造现代物流体系,即在鸡街、大屯、雨过铺一线,羊街、草坝、新安所一线统筹规划具有加工、仓储、商品分拨、配送及贸易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中心。

(3)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区域性商业中心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城区的消费环境和城市品位,凸显商业中心地位。以蒙自、个旧为中心同城发展商贸流通业,带动其它组团有序推进,重点加强蒙自市中心-雨过铺镇-大屯镇-个旧市中心组团发展,在此区域内重点建设城区和中心城镇的商贸流通项目,逐步建立以连锁超市、综合超市、连锁方便店为主体的商业网点。同时,在此线布局信息服务业,推进商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蒙自南湖-中央大街—天马路一线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合理布局大中型商业网点,整合小型商业网点资源,形成一批具有聚集效应的综合和专业市场。

2.鼓励发展三个生产性服务业

(1)金融服务业。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构建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引导外埠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企业到四城拓展业务,使四城银行存款、贷款余额实现增长。二要加快发展保险业,不断开拓商业保险业务,做大做强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业务,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蒙自天马路和银河路规划布局金融服务业,将蒙自打造为红河州的金融中心。

(2)商务服务业。以满足企业服务需求为目标,引导建成一批法律、会计、审计、信息、咨询、广告等中介服务机构和评估、典当、租赁、融资担保等专业商业服务机构。要加强工业园区的商务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鼓励知名企业在四城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为产业集群提供的服务业。加强跨地区的劳务协作,积极开展劳务派遣,发展就业服务业;整合教学资源,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整合医疗资源,加大各级医院软件硬件投入,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3)信息服务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壮大基础电信业企业。一是加快推进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拓展服务领域,鼓励增值电信服务的发展。二是发展互联网业务,推广电子商务的应用,开展远程教育、网络银行等服务。三是发展数字化广播电视,为用户提供多媒体业务等。

3.引导提升三个消费性服务业

(1)汽车销售业。个开蒙建四城人均收入远远高于全州平均水平,私家车消费潜力巨大,加之四城同城化发展趋势的到来,汽车销售服务业将是四城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点。汽车销售业要积极整合四城汽车销售市场,将蒙自市建成全州汽车销售中心,将开远市建成汽车售后维修维护中心,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形成产业竞争态势。

(2)住宿餐饮业。鼓励和支持大型餐饮业连锁经营模式和名牌产品的推广力度,积极引进各类菜系的名牌、老字号餐饮店,培育一批名品、名店,全面提升餐饮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星级饭店评定工作,加大名牌饭店的发展力度,引导现有分散落后的住宿、餐饮企业实现管理、营销和服务标准化,提高住宿餐饮业的规模和层次。

(3)社区服务业。加快建立面向社区居民、社会特殊群体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社区服务体系。鼓励下岗职工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支持发展各种养老机构、医疗康复机构、文体娱乐机构以及老年人再教育机构,加快推进养老、失业、医疗、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向社区延伸。

(三)优化布局四城特色产业

为避免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趋同,四城应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1.蒙自市特色产业布局

一是依托红河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建设物流园区,发展现代物流业;二是依托蒙自市作为红河州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优势,规划建设高标准CBD(中央商业区),将其建设成为红河州金融服务中心;三是依托碧色寨铁路遗址暨历史文化公园、过桥米线品牌及石榴生态农业,发展文化旅游业;四是依托红河学院、红河卫生职业学院、红河州职教园区建设带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五是建成全州最大的汽车销售中心。

2.个旧市特色产业布局

一是将市政府迁到大屯镇,为个旧、蒙自同城化组团发展奠定基础,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业,同时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做好铺垫;二是依托锡文化,大力发展锡文化产业;三是大力发展城市社区服务业。

3.开远市特色产业布局

一是推进羊街农副产品物流基地建设,与蒙自草坝、新安所组团发展物流业,辐射昆河经济带;二是加快推进苗木交易中心建设,吸引全省苗木交易往开远聚集,带动全州苗木产业发展;三是继续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打造州内最大的医疗产业;四是建成全州最大的汽车销售与维修维护服务中心。

4.建水县特色产业布局

一是继续挖掘临安古城历史文化元素,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城市,主动融入昆玉红旅游带,壮大文化旅游业;二是扎实推进紫陶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紫陶文化产业;三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着力构建农副产品现代物流体系,辐射昆玉经济带;四是依托建水一中做大做强义务教育品牌,发展文化、教育、科研产业。

四 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大政策扶持

1.建立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领导机构

一是加强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第三产业发展领导协调机制,组建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由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四城政府主要领导任副组长,负责对四城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协调领导和指导,建立政府间、部门间的信息互通机制。二是加强规划指导。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尽量做到四城规划相互衔接,并纳入滇南中心城市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范围,及时出台配套措施,强化和落实规划的跟踪监测与后续评价措施,对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和第三产业布局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三是引入考核机制。强化跟踪分析与考核机制,加强对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的研究、分析和考核,积极解决第三产业布局问题,探索四城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为规划的动态调整和修订提供依据。

2.发挥宏观环境优势加大政策扶持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机制。坚持“非禁即入”、“非限即允”的原则,对第三产业的所有投资,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制度。二是争取国家、省优惠政策扶持,切实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州、县级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来自本部门有关第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项目,配合相关企业,向上积极争取资金并合理利用。对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信息技术、金融、商贸等服务业,实行价格、税收方面的政策扶持。三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首先,要积极协调和正确引导企业与金融机构进行战略合作,建立政府、企业、银行三方联席会议制度,为第三产业融资提供平台;其次,要鼓励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切实增加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信贷投入,提倡金融服务机构为第三产业提供小额贷款;第三,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由州级与县级财政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一定的资金,引导和支持第三产业发展,对具有示范效应的第三产业重点项目,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对地方财政有贡献的企业可适当给予贴息和补助。四是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提供保障。加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把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二)四城一体化合理布局第三产业

根据滇南中心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四城同城化发展目标,有序推进“蒙自西拓、个旧东移、开远南扩、建水东联”步伐,逐步形成“一环两翼四组团”的空间布局,以蒙自市为中心重点发展四城特色优势产业,引领和带动全州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

一环:即以个旧鸡街镇为中心,蒙自、个旧、开远、建水四城通过城际快速交通干线形成半小时经济圈的第三产业发展环带。

两翼:即以蒙自为中心,形成西连个旧,北连开远的第三产业聚焦区。

四组团:即蒙自文澜镇、雨过铺镇-个旧大屯镇组团;个旧鸡街镇-开远灵泉办事处组团;蒙自草坝镇、新安所镇-开远羊街乡、大庄乡组团;个旧鸡街镇-建水面甸镇、临安镇组团。

蒙自文澜镇、雨过铺镇-个旧大屯镇组团:依托红河大道交通干线,形成蒙自市中心(文澜镇)—蒙自雨过铺镇-个旧大屯镇—个旧市中心发展组团,重点打造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文化旅游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聚集带。

个旧鸡街镇-开远灵泉办事处组团:依托国道323线,形成个旧市中心-个旧乍甸镇-个旧鸡街镇-个旧沙甸区-开远灵泉办事处-开远市中心(乐百道办事处)发展组团,重点打造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聚集带。

蒙自草坝镇、新安所镇-开远羊街镇、大庄乡组团:依托石蒙高速公路交通干线,形成蒙自新安所镇-蒙自草坝镇-开远羊街乡(大庄乡)-开远市中心(乐百道办事处)发展组团,重点打造现代物流业、汽车销售及配套产业、乡村旅游业、高原特色农业产品流通等第三产业聚集带。

个旧鸡街镇-建水面甸镇、临安镇组团:依托国道323线,形成个旧市中心-个旧乍甸镇-个旧鸡街镇-建水面甸镇-建水县中心(临安镇)发展组团,重点布局高原特色农业产品流通、文化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聚集带。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四城空间一体化

城市是聚集资源要素和引导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同城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要以城市空间布局一体化为基础,按照“一主一副两区”(一主:即蒙自市为主城区;一副:即个旧市为副城区;两区:即开远市和建水县)总体布局,强力推动滇南中心城市空间一体化。首先,统筹四城城市建设项目,把国家级、省级及州级项目及资金优先投入到蒙自市和个旧市,提升中心城市主城区和副城区的产业聚集和辐射能力;其次,利用四城距离较近的便利条件,沿交通干线布局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商贸流通(仓储)、房地产、金融等第三产业;再次,待条件成熟时,适时调整四城行政规划,将蒙自、个旧合二为一,将开远、建水撤县市设区,城区之间通过城际快速交通干线连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群落,实现四城“同城化”。

2.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滇南中心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四城的小城镇建设。通过多个小城镇相连,逐步融合为一个城市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因此,四城在修编城镇体系规划、建设和改造城镇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第三产业发展的布局和结构。有条件、有基础的地区要适度集中,如在现有的蒙自、个旧、开远、建水城区周边,应因地制宜加快小城镇建设。首先,要借助红河州作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优势,加快布局实施文澜、雨过铺、大屯、鸡街、面甸、沙甸及新安所、草坝、羊街、大庄等四城各乡镇的城镇化建设,实现这些小城镇组团发展;其次,要放开中心城市的户口迁移限制,吸引外来人口迁移入户,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至中心城市就业,增加中心城市人口数量,提高中心城市的城镇化率;再次,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注重城镇内涵增长和品质提升,构建基础设施完善、框架布局合理、服务功能齐全的中心城市框架,走一条产城结合、生态宜居的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之路。

(四)完善城际快速交通设施建设

滇南中心城市要实现四城空间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目标,除了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外,构建完善的城际交通系统是四城一体化的前提和条件。一是加快推进公路建设,加强第三产业聚集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建设,缩短个旧到建水、个旧到开远、开远到建水的距离和车程;二是积极推进城际铁路建设,依托四城区域内的铁路干线,规划铁路专线或城际轨道交通,构建区域内部快速交通体系及对外高标准、高速度、大容量的铁路通道,同时,加快蒙自红河机场建设,启动建水通用机场建设;三是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和公共交通建设,规划大屯、鸡街、羊街3个综合交通枢纽和客货枢纽站,衔接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干道等运输方式,为人流、物流中转提供良好平台和支撑。

(五)扩大对外开放,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1.立足红河沿边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产业转型

抓住蒙自市建设红河综合保税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机遇和优势,高水平建设好“两大平台”,并着手谋划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布局及可预计增长方式。一是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完善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政策。重点推进外贸和投资便利化、对外投资机制等改革,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全面落实国家扶持进出口企业的相关政策,转变外贸发展和增长方式。二是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开放管理、技术和人才服务市场,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三是重点发展加工和服务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支持加工和服务企业进入“两区”自由贸易和投资,为建设内陆沿边自由贸易区打基础。

2.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一是加大对滇南中心城市三大优势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第三产业对外开放的重点,积极引进州外资金、技术和管理模式,大力支持其它市场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特许经营等形式参与第三产业经营,带动第三产业结构调整。二是提升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水平,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服务企业、跨国公司到中心城市设立地区总部、分支机构、服务中心、培训基地等。三是畅通融资渠道,采取积极的融资导向政策,引进独资银行、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入驻中心城市,建立第三产业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和政策性担保公司,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和额度,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少、融资难的问题。四是提高招商引资服务水平。各级管理部门尤其是四城招商引资部门要提高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认识,为从事三产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指导服务,严格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充分发挥人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创造性和引领性作用,精心设计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工程,释放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量,为四城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首先,四城应围绕三大优势产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重点应主要集中在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领域。其次,要进一步加大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高端人才分类培养体制和引进机制,鼓励高端人才进入中心城市从事第三产业工作,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以此吸引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从事现代服务业。再次,要深化教育改革,有效整合四城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资源,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面向第三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等技能人才。

五 结语

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易受政策环境和地区经济状况的影响,四城政府应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服务水平,创设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要同城考虑统筹协作,实现“规划同谋,产业同兴,市场同构,交通同网,资源同享”。要紧紧抓住四城经济发展不放松,提高人均GDP总量,提升消费水平,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为滇南中心城市提供后续发展动力,从而带动南部六县经济增长缩小南北差距。

[1]红河州人民政府,红河州地方志办公室.2010-2013年红河州年鉴[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

[2]马鹏,等.城市化、集聚效应与第三产业发展[J].财经科学,2010(8).

[3]杜琼.滇中地区产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5).

[4]郭利军.鹤壁市第三产业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17).

[5]张军容.南宁市第三产业发展路径选择[J].创新,2012(6).

[6]张耀华.云南第二个百万人口大城市规划设想[J].城市问题,2003(1).

[7]邹再进,谢昌浩.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1).

[8]张鹏,梁正东.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

猜你喜欢
滇南蒙自红河州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A New Species of Trimeresurus Lacépède,1804 (Squamata:Viperida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Vietnam,Thailand and Myanmar
滇南彝族传统禁忌基本内涵与社会功能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创享空间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习作点评
说谎和开玩笑
红河州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亚型分布
云南省蒙自市陶瓷卖场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