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称谓语“X帝”的研究

2015-10-13 02:24
红河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模因网络时代语义

杨 凯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石家庄 050024)

引言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身份角色的称呼,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标识着人的身份地位,也是对社会文化特性的反映。[1]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网络用语的迅速发展,一些旧的称谓语逐渐消失,新的称谓语随之产生,人们对称谓语的使用也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现象之一就是:“帝”在网络语境下产生了新的变异形式,演变成了新兴的社会称谓,即“X帝”,用来称呼不断涌现的各类“X帝”人物。

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开始对新兴称谓语“X帝”进行研究,但为数不多,其研究总的来说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出的新闻、网页、贴吧中以“X帝”形式构词的语料,详细全面地探究称谓语“X帝”的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一 称谓语“X帝”的发展演变

随着社会的历史发展,“帝”作为一个历史词,语义也在发生着变化。战国时期之前“帝”专指“天帝”,如《尚书尧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2]战国时开始指人间的圣贤君主,如《周礼·地官司徒》“祀五帝,则系于牢,刍之三月。”[2]“五帝”指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明君主,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秦以后,秦始皇开始以皇帝为君主称号,“帝”成为皇帝的简称,如《史记·匈奴传》“先帝制,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於,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毋离,臣主相安,俱无暴虐。”[2]至此,“帝”的语义日渐稳定,许慎在《说文》中释“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从丄朿聲。”[3]即最高称谓,是君王统治天下的称号。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帝”的解释是:①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②君主,皇帝;③指帝国主义④姓。[4]根据语料库和词典可以归纳出“帝”的基本语义特征,即[+男性][+至尊][+专制]。到了20世纪80年代,影视业蓬勃发展,“影帝”一词也伴随着出现,指“获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称号的人”,而获得“影帝”称号的演员基本上代表了这个时代影坛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随后出现的还有“视帝”。此时“帝”有了新的指称意义,不再专指对古代最高统治者的尊称,而是在某一领域获得最高荣誉的人,语义特征变化为[+男性][+杰出][+令人敬佩]。

“X帝”最早出现于网络,网友为了调侃中国足球球员前锋李毅,写了《李毅大帝本纪》,“李毅大帝”开始广为人知,这一称谓既是指李毅,也是网友对中国足球的不满和无奈。从此,称谓语“X帝”开始被广泛使用。

为了观察方便,笔者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以“X帝”形式构词的网络热词,对其进行语义特征的分析,见表1:

表1 称谓语“X帝”类词的语义特征

表1清晰地表明了网络语境下“X帝”语义特征的变化,根据词典上“帝”的基本义项总结出的语义特征为[+男性][+至尊][+专制],但随着“X帝”构词形式的广泛使用,其原来的语义特征逐渐消失。同时,又演变出了一些新的语义特征,如具有预测世界杯比赛结果的“章鱼帝”属于[+动物]范畴,具有了语义特征[+雄性],在这类“X帝”中“帝”的[+人类]语义特征变成了[+有生命]。“特长帝”指5岁学舞,演出频繁,在获得的舞蹈、声乐、体育等各种比赛证书中,仅一等奖就超过100个的吴致旭,显然失去了[+成年]这一义素。在某个领域掌握丰富的技术,且比其他人拥有更广泛的技术和经验的“技术帝”增加了[+杰出][+令人佩服]的语义特征;而孟凯带领公司频繁转型,屡次失败,以其超乎寻常的行为被媒体戏称为“跨界帝”,增加了[+超乎寻常]这一义素。“表情帝”指的是唱歌时眼睛一会瞪得圆溜溜的,一会又眯成一条线,表情夸张异于常人的龚琳娜,语义特征为[—男性]。

根据其语义特征,笔者认为可以将“X帝”分为两类:一类指某些人或动物在某个方面很出色,受人尊敬。例如,“打包帝”指一位能把一个月所穿的衣服和鞋子都装在一个背包的人;“校服帝”指在校服上作画,而且没有任何草稿涂改的学生。该类词属于一种尊敬的称呼,是褒义的网络用语,有称赞,佩服的意味。此外还有数学帝,数据帝,语言帝等。一类指用来调侃在某方面有超乎寻常行为的人,带有戏谑的感情色彩。例如,“游戏帝”指洪水已经漫过膝盖却临危不乱,仍旧坐在水中继续游戏的三位疯狂的玩家。“炒作帝”指80后争议作家张一一,他在新作《炒作》中大言不惭自比老子和孔子,自称“炒家学派创始人”。类似的还有“傲娇帝”“私奔帝”“哈欠帝”等。

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提出“类词缀”这一概念:“汉语里地道的语缀并不很多,有不少词语差不多可以算是前缀或后缀,然而还是差一点儿,只可以称为类前缀或类后缀。……说他们作为前缀和后缀还差点儿,还得加个‘类’字,是因为他们在语义上还没有完全虚化,有时候还以词根的面貌出现。”[5]随着“X帝”中“帝”的理性意义日渐虚化,语法功能日益增强,其成为了一个位置固定,构词能力强,能产性高的类词缀。首先,“帝”的理性义产生了一定的虚化,增加了附属色彩义如[+尊敬][+调侃][+讽刺]等,但没有完全失去其词根意义,在某些情况下仍作为词根出现在语言生活中。其次,“帝”构词时位置固定,粘着在修饰限定成分“X”之后。最后,在语法功能方面,无论“X帝”中“X”的词性是动词、名词还是形容词,只要和“帝”结合后都会构成名词。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称谓语“X帝”中“帝”是一个标准的类词缀。

称谓语“X帝”中“帝”的理性意义逐渐虚化,这一变化直接导致“X帝”指称对象范围扩大。绝大多数的“X帝”类词主要用于称呼那些在某些方面具有某种特长或某些行为怪异的人,如“口才帝”“表情帝”“offer帝”“酱油帝”“民工摇滚帝’等。然而,随着“X帝”类词迅猛地繁衍与传播,其开始被用来指称少年儿童,动物,群体等。例如:一位年仅十岁的小朋友,用忧郁深情的眼神演绎了陈奕迅的《好久不见》,被称为“忧郁帝”;在南非世界杯上预测有关德国队的比赛时,章鱼保罗全部命中,保持了100%的正确率,堪称“章鱼帝”,而它的高准确性也引发了“鹦鹉帝”“猩猩帝”“海豚帝”等一系列的动物预测家。在这类词中,“X帝”指称动物;“真相帝”泛指那些常活跃于贴吧、论坛中的人,知道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所不知的问题。类似的还有“技术帝”“内涵帝”“傲娇帝”“考证帝”“逻辑帝”“背景帝”“努力帝”等,这类“X帝”词不是个人的特定称谓,而是指具有相同专长的特定群体。总而言之,在网络环境的推动下,称谓语“X帝”指称对象的范围呈逐渐扩大趋势。

通过以上梳理与分析,可以观察到“帝”的语义演变和称谓语“X帝”在网络环境下的指称对象,具体如图1和表2:

图1“帝”的语义演变

表2 称谓语“X帝”在网络环境下指称对象

随着网络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帝”的传统语义特征不断虚化、模糊,几乎消失殆尽,“X帝”便日渐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时代称谓语。

二 网络时代称谓语“X帝”变异的原因

社会语言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新语言不断产生,其产生既有外部原因,如社会的、地域的、文化的原因,又有语言内部自身的原因。称谓语“X帝”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受到语言内部规则的影响;另一方面与社会方面,大众心理等语言外部因素密不可分。因此,笔者将从语言内外两大方面分析这一语言现象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一)网络时代称谓语“X帝”产生中模因的作用

模因(meme)是由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Richard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到,仿造基因一词而来,由何自然先生译为“模因”,指“通过模仿进行自我复制的任何实体”[6]“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7]也就是说基因和模因都是复制分子,但它们有着不同的行为特征,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而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观察,何自然先生把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分为基因型的“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和表现型的“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两种方式,模因表现型又分为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形联想嫁接和同构异义横向嫁接。同构异义横向嫁接指“语言模因的结构和形式都不变,但内容变了,为另外的词语所取代。”[7]

语言模因论认为,在语言选择和使用过程中,数量极大的潜在模因也在相互竞争,能够生存下来的模因必须易于引起人们的注意、认同,并且被人们反复仿制传播,从而成为“强势模因”。网络时代称谓语“X帝”从最初的“李毅大帝”到后来的“口才帝”“黄牌帝”“龙套帝”“眼神帝”等,可以看作是模因表现型中同构异义横向嫁接的一种。称谓语“X帝”构词能力强,指称范围广,受众群体强大,易于传播和复制,因而成为强势模因,为其在网络语言中盛行并成为网络流行语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二)网络时代称谓语“X帝”产生的社会动因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在不断地提高,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人们关心的重点和热点也随之迅速转移。想要得到更多的关注点,一个事件既要有本身的特性,也要有新奇的包装,“帝”就是一种包装,如“民工摇滚帝”,当崔健、汪峰等人在工人体育馆唱响“怒放摇滚”演唱会的同时,他身穿灰色保安服,抱着木吉他在工体场外进行了“踢馆”演唱。这个事件本来就带有新奇性,毕竟几乎没人做出这样的举动,接着人们又对其冠上“民工摇滚帝”的称号,使他迅速爆红。

随着互联网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许多新的语言形式在这一平台产生,并且得到广泛传播和模仿,成为流行语。为了提高网上交流速度,传递信息更快,网络语言要求简洁方便,同时由于网络的受众群体大众化,这就要求其更加语言通俗易懂。称谓语“X帝”就是在这一新媒体和环境下应运而生的。随着不计其数的“X帝”在网络上出现,一些传统媒体如报刊、电视等也开始纷纷使用,以此吸引受众眼球,提高收视率。因而“X帝”的使用语域扩大,同时也引导了大众对该称谓语的使用与传播。

(三)网络时代称谓语“X帝”产生与大众心理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总是忠实地记录着、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及其相应的民众心理,网络时代称谓语“X帝”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一时期相关大众的心理密切相关,包括张扬个性,期待受到关注,娱乐讽刺等。

随着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新事物、新观念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摆脱一些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追求创新,彰显个性,而网络恰好为这一需求提供了平台。称谓语“X帝”的产生印证了这一点。如“秋衣帝”李明博会经常把秋衣当成礼物送人,他认为穿上秋衣,办公室的空调气温就可以不用开得那么高了,以此来为节能。虽然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仍能看出人们对其崇拜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追求个性的心理,在对其行为敬佩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优秀,以此求得关注,成为“X帝”。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X帝”的推崇引发了大批“X帝”的产生,充分显示了人们个性化的心理。

随着网络迅速发展,娱乐已日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通过通俗性的娱乐文化来满足自己的娱乐心理,宣泄自己对某些事情的情感。有些“X帝”类词的产生源于人们对某些事件或人的讽刺、恶搞心理,以此达到娱乐的目的。

如“私奔帝”指知名投资人王功权突然发微博宣布“放弃一切,和王琴私奔了”,被人们戏称为“私奔帝”。这类“X帝”迎合了人们的娱乐心理,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某些人的讽刺。

综合以上两方面分析,笔者认为,网络时代称谓语“X帝”的产生是语言和社会两方面互动的结果,既受到了语言内部规律的制约,又有特定社会文化心理方面的影响。

三 网络时代称谓语“X帝”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网络时代称谓语“X帝”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广泛的传播和使用,网络时代称谓语“X帝”丰富了人们的语言生活,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作为新兴词汇,其本身还不完善,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局限。

1.有些“X”词本身表意不明导致使用时产生歧义。如“太极帝”指称两种人,一指舞动着双截棍、唱着《中国人》的太极拳教练林行云,以其独特的行为赢得个人组比赛的一等奖;另一类是把握一种文明的推诿,表面礼貌客气、笑容可掬,实则避实就虚、大打太极,对群众能哄则哄,能推则推的一些工作人员。由于“太极”一词有两种意义,导致“太极帝”产生了歧义。想要正确理解这类词,必须结合语境。

2.很多词字面义与本义脱离,导致其指称对象错误,造成误解、误用。如“道德帝”不是指称合乎道德的人,而是指那些拿着道德捆绑人,站在道德的顶点嘲笑他人,却不知嘲笑他人时已经打自己脸了的一些人。如果不了解这类称谓语的实际指称对象,在运用过程中就会出错。

3.由于个人命名的随意性,一些称谓语“X哥”和“X帝”存在着混用现象,对同一现象,既有“X哥”,又有称呼“X帝”,如“淡定哥”“淡定帝”“酱油哥”“酱油帝”。但并不是所有的“X哥”类词都可以称为“X帝”,由于称谓语“哥”是由亲属称谓泛化为社会称谓的,本身不含有尊敬崇拜等附属色彩,所以在指称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人时,只能用“X帝”,不能用“X哥”指称。

4.作为网络词汇,称谓语“X帝”主要出现于新闻快报,网络语和口语中,在书面语特别是规范作品中应用非常少。

5.适用人群分布不均匀,“X帝”主要指称男性,而女性和动物非常少。

6.使用人群分布不均匀,主要是年轻人使用,且学生居多,而中老年使用的非常少。

(二)网络时代称谓语“X帝”的发展趋势

“就整个语言发展的历史事实来看,任何语言现象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其发生、发展乃至消亡,往往在众多偶然性中寓示着必然性”[8]网络时代称谓语“X帝”构词能力强,易于复制,其产生与发展符合当下时代文化,迎合了大众心理,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因此,可以预测,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还会有更多的“X帝”类词产生并被人关注。但能否在使用中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能够成为通用称谓语,能否被词典接纳收录,这些都需要等待语言发展规律和时间的共同检验。

结语

本文通过搜集有关网络时代称谓语“X帝”的语料,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其语料进行穷尽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网络时代称谓语“X帝”指称对象有在某些方面具有某种特长或某些行为超乎寻常的人、少年儿童、动物、群体,并且在网络环境的推动下,其指称对象范围呈扩大趋势。②网络时代称谓语“X帝”的产生既有语言内部规律的制约即模因的作用,又有社会方面和大众心理方面的动因。③称谓语“X帝”会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着,但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能够成为通用称谓语,能否被词典接纳收录,需要等待语言发展规律和时间的共同检验。

[1]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138-139.

[2]北京大学语言中心CCL语料库[EB/OL].http://ccl.pku.edu.cn.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7.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87.

[5]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4):200-209.

[7]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8]夏中华.关于流行语流行的基本理据的探讨——基于近三十年流行语的考察与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0(2):86-96.

猜你喜欢
模因网络时代语义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语言与语义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网络时代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