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疗效

2015-10-14 07:06毕红云上海市奉贤区海湾旅游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418
关键词:胃痛气虚脾胃

毕红云(上海市奉贤区海湾旅游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418)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疗效

毕红云
(上海市奉贤区海湾旅游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418)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脾胃气虚型胃痛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脾胃气虚型功胃痛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医辨证治疗的运用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了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表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中医辨证治疗;常规西药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

胃痛是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以脾胃气虚型较为常见,在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治疗方式为传统西药治疗,这样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但是长期效果并不明显,无法满足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需要,同时这样的疾病也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造成了影响,为了提高疗效和质量应该探讨和分析更加的治疗方案[1-2]。选取我院收治的脾胃气虚型胃痛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了概括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脾胃气虚型胃痛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3例,女57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9.7岁,病程6个月~14年,平均病程6.85年,其中重度33例,中度47例,轻度50例,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治疗的药方组成为茯苓15 g、炙甘草10 g、桂枝15 g、佛千手10 g、炙黄芪20 g、白芍25 g、红木香30 g、党参30 g、焦白术15 g,将上述药物用水煎服,500 ml/次,1次/d,连续治疗5周。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的药物分别为叶酸50 mg、甲硝唑0.4 g、奥美拉唑20 mg以及阿莫西林0.5 g,治疗的方法为口服,2次/d,连续治疗5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疗效采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胃脘痛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中的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相关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水平,6个月内无复发情况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相关生化指标基本明显好转,6个月以上出现复发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化指标改善不大,疼痛时间短,6个月~1年内有复发情况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生活指标无改善或者有加重现象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完成对本次研究中数据的统计以及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析和比较(n,%)

3 讨 论

在中医治疗中,胃痛是由于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以及湿寒内侵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引发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的病变部位为胃,但是与患者的肝脏和脾均有着直接联系,脾胃气虚型胃痛患者以四肢不温、脉搏虚弱、舌苔惨白以及空腹痛甚为主要的临床症状,应该给予针对性的治疗[3]。

中医辨证治疗主要根据脾胃肾虚型胃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实施针对性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茯苓、炙甘草、桂枝、佛千手、炙黄芪、白芍、红木香、党参、焦白术等药材的运用能够直达患者病灶,有效的达到补脾的功效,同时,促使患者大肠兴奋,加速患者胃排空,减少患者的痛苦,达到更好、更理想的疗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4-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脾胃气虚型功胃痛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医辨证治疗的运用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了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表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1] 吴万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脘痛60例疗效观察[J].中国房贷医药,2011,24(20):566-567.

[2] 孙志华.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12):7426-7427.

[3] 白奇连.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120例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0,32(20):744-745.

[4] 刘静凌.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胃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1,21(20):900-902.

[5] 窦丹波,王松坡,蔡 淦,等.积实消痞丸方及其拆方对大鼠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0(05):279-281.

R256.33

B

ISSN.2095-6681.2015.05.029.02

猜你喜欢
胃痛气虚脾胃
艾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治疗干预效果观察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胃痛嗷嗷叫,“梁丘穴”是良药
四逆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