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术后应用干扰素和白介素副反应的观察护理

2015-10-20 08:38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副反应肾癌免疫治疗

沈 艳

肾癌术后应用干扰素和白介素副反应的观察护理

沈艳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39%,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目前认为,肾癌是免疫性肿瘤,其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免疫治疗是除外科手术外的重要治疗方法[2]。采用干扰素(IFN)和白介素(IL)治疗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免疫治疗方法。Negrier报道,15%的肾癌患者对IFN和IL治疗有反应[3]。但在免疫治疗的过程中,短期内常出现一系列急性副反应,如发热流感样症状、疲劳、消化道症状、肝肾功能改变等,给患者带来恐惧和不适。作者观察单用IFN和IL对患者的副反应,针对患者做好用药前的宣教及用药后的护理指导,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74例肾癌根治术后采用免疫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8例,乙组36例,分别给予IFNα-2b、IL-2治疗。甲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平均53.1岁。乙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平均52.9岁。两组性别、年龄段构成比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给药方法:术后1~2周,遵医嘱给予免疫治疗,两组用药均按2010年泌尿外科诊疗指南小剂量方案使用。① IL-2:1800万IU,皮下注射,2次/d,分别于8:00、20:00用药。②IFNα-2b:300万IU,皮下注射,1次/d,于每日8:00用药。(2)宣教内容: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给药前宣教:①肾癌手术后的治疗方案及免疫治疗的现况。②免疫治疗有利于增强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延长患者5年生存率。③免疫治疗用药后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流感样症状、疲劳感、消化道症状、皮肤症状、精神神经症状,其中流感样症状中发热、流涕较常见。④疲劳感中肌肉酸痛感亦较多见。⑤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较低,主要表现为腹泻、胃纳差、便秘等。⑥皮肤、精神神经症状较少见,主要表现为皮疹、焦虑、失眠、水肿等症状。⑦偶可存在白细胞数量增多、转氨酶及肌酐水平的升高。(3)副反应评价标准:①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寒战、流涕、头晕、肌肉关节酸痛等。体温≥37.3℃为发热。其他症状以患者自我评判为准,给药后l~4h由责任护士和夜班护士分别测量体温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流感样症状。②疲劳感:采用线性模拟法。在0~10cm的尺子上平均分成11个级别。0分代表没有疲劳,10分代表所能想象到的最严重的疲劳,患者在其所认为的疲劳程度上标注。0~5分表示轻度疲劳,≥6分表示中重度疲劳。因疲劳感发生率较高,本资料以≥6分归入疲劳组。③消化道症状:消化道症状亦是比较常见的副反应,常见的有腹痛、腹泻、腹胀、便秘、恶心、厌食等,评判标准以患者用药后出现的症状为准,用药前本身存在的消化道症状如习惯性便秘不属于副反应。④皮肤症状:主要有皮疹、皮肤瘙痒、皮肤干燥脱屑以及口腔黏膜炎等,晨间护理检查,1次/d。⑤精神神经症状: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失眠、嗜睡、焦虑、多梦、谵妄、神经源性水肿、幻想等。以患者症状及主诉为观察点,责任护士和夜班护士交接班负责记录。⑥实验室化验结果的改变:主要存在白细胞数量增加、转氨酶及及肌酐水平的升高。每位行免疫治疗患者均于治疗后1周复查血常规及生化功能。评估相关指标变化是否存在差异。

1.3护理 (1)流感样症状:发生率较高,用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让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发现相关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并对症予以降温、镇静,嘱患者多饮水补充丢失的体液,及时予以心理疏导护理。(2)疲劳感:是较常见的副反应,常伴有肌肉关节酸痛感,症状轻重不一,鼓励患者适当锻炼活动,定时翻身,树立信心。(3)消化道症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饮食及排便习惯是否改变,监测体重的增减。鼓励患者多摄入精蛋白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养成少食多餐、定时排便的习惯。(4)皮肤症状:晨间护理检查,1次/d,如发现皮肤红斑、干燥脱屑,及时请皮肤科会诊协助诊治。晨间护理包括口腔护理及预防压疮护理,减少皮肤黏膜的副反应。(5)精神神经症状:以心理疏导为主,必要时增加镇静、安眠药物治疗,水肿时加用利尿剂减轻症状。(6)实验室化验结果的改变:根据1周后的化验结果,如相关指标升高,立即汇报医生,根据医嘱予以用药。大多数患者予以饮食指导,建议多饮水、清淡饮食、保暖,避免口服其他损害肝肾功能的药物加重肝肾负担。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副反应中,以流感样症状及疲劳感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症状、皮肤症状、精神神经症状较轻,实验室检验结果四项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38个月,两组患者均无疾病进展。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后副反应的结果对比

4 讨论

依据2010年版肾癌治疗指南,免疫治疗是目前晚期肾癌术后首选的治疗方式。目前肾癌的临床一线免疫治疗主要采用IL-2和IFN-α。 2004~2006年国内开展的Proleukin治疗转移性肾癌Ⅲ期临床试验证实IL-2治疗的有效率约为15%[4]。IFN-α和IL-2联合并未显示出明显优越性[5],所以作者选择单种药物副反应的观察对比,从中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患者使用IFN后比IL副反应较大,主要表现为早期的流感样症状以及疲劳感,如发热、肌肉关节酸痛,由于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因素导致的个体差异较大,其副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大,尤其是首次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6]。

对给药后出现的精神神经症状,如恐惧、焦虑等,多与药物无关,而与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方式的认识不够有关。较多患者将免疫治疗药物与常规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混淆,造成对免疫治疗的恐惧感。给药前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可减轻其用药后的不适。郑瑾等[7]研究表明, 肾癌患者相关疲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说明争取患者主动配合的重要性。

每个护士充分掌握各种免疫治疗药物的副反应,做好治疗前宣教工作,使患者个体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处于一种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将肾癌术后免疫治疗的护理注意事项渗透到每一项具体的护理行为中,尊重患者的权利,创造美好的环境,和谐护患关系,使其在接受护理服务时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放松、乐观进取,最大程度地发挥免疫治疗的疗效[8]。

住院患者接受系统疗程用药1~2个周期后可带药回家继续疗程用药,针对不同的免疫治疗药物予以出院宣教,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免疫治疗过程中护理的重要性,消除恐惧感,完成系统的治疗方案,提高肾癌术后的生存率。

1 马建辉.肾癌的外科诊治现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 24(8):569~572

2 黄世勇, 朱绍兴, 连学坚,等.B7-H1与肾癌免疫治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0,31(3):213~215.

3 Négrier S, Mercatello A, Coronel B, et al.Immunotherapy of metastatic kidney cancer.Prog Urol,1993,3(2):187~194.

4 Pett SL, Wand H, Law MG, et al. Evaluation of Subcutaneous Proleukin(interleukin-2)in a Randomized International Trial(ESPRIT):geographical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ipants. HIV clinical trials,2006,7(2):70~85.

5 Cohen HT, Mcgovern FJ .Renal-cell carcinoma. N Engl J Med, 2005,353(23):2477~2490.

6 Tyre C C, Quan W.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receiving high-dose, continuous-infusion interleukin-2 with pulse dose and famotidine. Clin J Oncol Nurs,2007,11(4):513~519.

7 郑瑾,句敏.生物治疗肾癌患者相关性疲劳、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护理研究,2010,24(34): 3128~3128.

8 郑妍,杜春花.肾癌术后大剂量免疫化疗患者的舒适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11):1536~1538.

321000 浙江大学金华医院

猜你喜欢
副反应肾癌免疫治疗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肝细胞癌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及挑战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癌症免疫治疗相关的PD1-PDL1通路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做个B超就能及早发现肾癌
动物免疫副反应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肾癌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p73及血清IL—17表达的临床意义
自噬与肾癌
强制免疫副反应死亡补偿机制的探讨